王先生今年40歲,某公司中層領導,正處於事業上升期。這天,他突然感到胸部劇烈疼痛、呼吸困難,情況十分危急,家人急忙將他送入醫院。經醫生緊急搶救無效,於次日死亡。上海長海醫院血管外科景在平
家人悲痛欲絕,也百思不得其解,年紀輕輕,好端端地怎麼就走了呢?通過家人的供述,我們發現,王先生兩年前就曾出現胸部疼痛症狀,但均因很快恢復,他也沒有在意。胸部疼痛的病因比較多,我們將“兇手”大概鎖定在主動脈夾層、胸主動脈瘤、心絞痛以及冠心病這一類血管疾病上。在對王先生單位同事進行調查走訪後,我們進一步獲悉,王先生平素社交能力強,嗜煙嗜酒,“無肉不歡”。喜好菸酒,又極愛肉食,這很可能引起血管內堆積大量“血管垃圾”。但具體是甚麼疾病呢?經法醫屍檢發現,病人主動脈內有少量灰黃色或灰白色斑塊殘留。這些殘留的痕跡究竟是甚麼?是不是它們引起了王先生的死亡?死因又是甚麼呢?我們請來了著名腔內血管學奠基人、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血管外科主任景在平教授,協助我們進行這起“血管”案件的分析處理。
景教授仔細觀察了“案發現場”,隨後結合法醫的屍檢報告,最終得出了結論:王先生死於主動脈夾層的破裂。景教授告訴我們,人體血管壁共有三層,從裡往外分為內膜、中膜和外膜。正常情況下,這三層膜像“三夾板”一樣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一旦內膜因為某些情況產生破裂,血流就會由破損處衝入主動脈壁的中層,血管壁只剩下薄薄一層外膜。因此主動脈夾層形成以後,最致命的是管壁的破裂――外膜若頂不住洶湧的血流,則血管之破裂猶如江河決堤一般,血液在體內肆意噴湧,病人幾分鐘內即死亡。主動脈夾層因此也被稱為人體內的“不定時炸彈”。在調查中景教授發現,正是兩年前這些“灰黃色或灰白色斑塊”的脫落,使血管管壁的內膜發生了破裂和脫落,引起了主動脈夾層,埋下了禍害。終於,“不定時炸彈”的爆炸導致了王先生的死亡。雖然王先生是死於主動脈夾層破裂,但背後的元兇,也是這次破案的關鍵,正是那些“灰黃色或灰白色斑塊”。“我早就注意到這些潛藏的禍害了,”景在平教授說,“無數人都在不知不覺中被它們給害死,其學名就是動脈粥樣硬化!”
動脈“粥”樣硬化,是指由於動脈壁上沉積了一層像小米粥樣的脂類物質,導致動脈管壁的彈性減低、管腔變窄。高脂肪攝入和缺乏運動等生活方式的改變是發生動脈動脈粥樣硬化的最主要的誘因。王先生“好酒”“無肉不歡”,隨著過量的膽固醇、高能量食物的攝入,血液中膽固醇水平升高,而膽固醇不能被及時清除,導致它在血管內膜上逐漸沉積,悄無聲息地就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直至病入膏肓,最終悔之晚矣。
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古老的疾病,在500年前埃及木乃伊的動脈中就已發現粥樣硬化性病變。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動脈粥樣硬化疾病重新“煥發青春”,目前已成為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
這一“殺手”是如何“作案”的?在景在平教授的幫助下,我們聚焦了其“作案”過程――
第一步:“潛伏”――“鑽入”血管壁。人體的一些疾病或不良生活方式,如高血壓、糖尿病、吸菸等因素極易造成血管內膜破損。血液中過多的膽固醇,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通過破損的血管內膜“鑽入”血管壁,慢慢沉積下來,“潛伏”在血管裡,伺機“作案”。
第二步:“醞釀”――沉積成斑塊。沉積在血管壁中的膽固醇,引起了血管壁的慢性炎症反應,結合血液中的許多雜質,形成一種醫學上稱為“粥樣斑塊”的物質。因為肉眼所見這種塊狀物黃黃的類似小米粥,故稱之為粥樣硬化。這些斑塊黏附在血管壁上,就像自來水管的水垢,使血管的管腔逐漸變得狹窄,“蠢蠢欲動”,醞釀“作案”時機。
第三步:“作案”――發生血管事件。粥樣斑塊分兩種:穩定斑塊和不穩定斑塊。穩定斑塊沉積時間長,不易脫落,人體有充足的時間形成側支循環供血,只有當管腔狹窄超過70%時,才會發生心絞痛、腦缺血等。不穩定斑塊就像餡大皮薄的餃子,是定時炸彈。在工作緊張、熬夜或大量吸菸等情況的刺激下,斑塊會突然破裂脫落,如果脫落的斑塊正好撕破了血管的內膜,則會引起主動脈夾層、主動脈瘤等血管疾病。如果血液沒有衝破中膜,血小板等物質就會馬上凝聚在破裂處,迅速形成血栓。脫落的斑塊則隨血流流向全身,在細小血管(如冠狀動脈、腦動脈)處發生堵塞,導致急性心肌梗死、腦梗死。輕者中風偏癱,重者一命嗚呼。景教授說,這些被通緝的“血管殺手”擅長流竄“作案”:竄到下肢,誘發腿梗;竄到心臟,誘發心梗;竄到大腦,誘發腦梗。危害之大,令人髮指!
景教授語重心長地告誡大家,動脈粥樣硬化“青睞”吸菸者,各種斑塊多發生在35至50歲的大量吸菸的男性身上,使他們英年早逝!就像案例中的王先生,令人扼腕嘆息!而老年人更是它們“鍾情”的對象,因為老年人血管老化,容易發生粥樣硬化。如果發生在心臟主動脈瓣,引起瓣膜的鈣化,更會引起心臟主動脈瓣狹窄的疾病!
瞭解了“第一殺手”的“作案”過程及“作案”對象,我們就能有針對性地進行預防和治療,比如合理膳食、戒菸限酒、適度運動,情況嚴重的需要在血管外科醫生的指導下積極使用藥物治療,不讓其有機可乘。臨床上有大量的案例證明,許多患者在第一次發生主動脈夾層疾病時並沒有及時就醫,而是選擇了得過且過,而此時“不定時炸彈”已然埋下,下次發作時將沒有挽回的餘地!因此,景教授建議,除了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外,若發生像王先生那樣的胸部疼痛,無法判斷到底是主動脈夾層還是其他血管疾病時,應儘快前往醫院“報案”,以免悲劇再次發生!
(本文發表於2016年1月21日上海老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