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腹脹痛是很多中年女性常有的慢性病症,在婦科門診就診的病人中約佔到10%。引起下腹脹痛的原因有很多,盆腔炎症、子宮內膜異位症、卵巢囊腫等婦科疾病,慢性闌尾炎、憩室炎等腸道炎性疾病,還有一些神經、肌肉疾病等等都可引起慢性下腹疼痛。
由於病因複雜,又缺乏特異性高的輔助檢查手段,慢性下腹疼痛的病因診斷在臨床上較為困難。尤其是有一類疾病,無論是醫生還是病人都還存在著重視不夠和認知不足的問題,這就是盆腔瘀血綜合徵。
PCS這個病雖然在1948年就已有學者提出,但只到20世紀80年代才得到較為廣泛的認同。PCS的定義是指盆腔存在明顯靜脈曲張,造成盆腔器官靜脈血液瘀滯和靜脈高壓,進而導致慢性盆腔疼痛。有學者研究發現,在慢性盆腔疼痛的女性病人中有91%的人患有明確的盆腔靜脈曲張。PCS主要見於生育後至絕經期前的中年婦女,一般都有一胎及一胎以上的生育史。
臨床表現主要為下腹部疼痛,疼痛性質多為類似於下肢靜脈曲張的鈍性脹痛,一般以單側為主,也可為整個下腹疼痛。凡使腹內壓增高的因素,如久站、負重、妊娠、性生活等,都可使疼痛症狀加重。疼痛發作一般可持續數小時。除疼痛外,病人還可能有會陰部墜脹、背痛、陰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狀。PCS病人常可同時伴有下肢靜脈曲張,主要可分佈於大腿、外陰部和臀部。很多病人到醫院就診主要是因為下肢靜脈曲張,而PCS容易被忽略。
引發PCS的真正病因並不十分清楚,一般認為其病因包括器質性因素和內分泌因素兩方面。器質性因素主要是指盆腔靜脈的異常擴張。在女性,盆腔內主要有卵巢靜脈叢、子宮靜脈叢和陰道靜脈叢。卵巢靜脈叢匯入左、右卵巢靜脈,左卵巢靜脈匯入左腎靜脈,右卵巢靜脈直接匯入下腔靜脈;子宮靜脈叢和陰道靜脈叢則主要通過髂內靜脈迴流。
大部分PCS病人其異常擴張的靜脈主要是卵巢靜脈系統,其中左卵巢靜脈內靜脈瓣膜的缺失率高達13~15%,右側為6%。即使靜脈瓣膜存在,也有40%左右的病人存在瓣膜功能不全,尤其是左側。在人體,靜脈瓣膜是保證靜脈血液單向迴流的重要結構基礎,瓣膜缺失或功能不全會導致靜脈血液返流而引起靜脈血液瘀積,造成靜脈高壓,進而引起靜脈的擴張和迂曲,產生一系列臨床症狀。
因此,PCS發生的主要病理基礎就是以卵巢靜脈為主的靜脈瓣膜缺失或功能不全,其症狀的輕重也與盆腔靜脈的擴張程度密切相關。
PCS在臨床上診斷率較低,主要原因除了公眾認知度不足外,在技術層面上是因為缺乏特異性、敏感性高的有效檢查手段。常用的無創檢查手段如超聲、CT或磁共振掃描診斷價值都較為有限,最有效的檢查評估手段仍是“金標準”―血管造影。
一旦診斷明確,PCS的治療還是比較簡單有效的。經歷了藥物、傳統手術切除結紮等階段,近年來,PCS的治療主要採取血管腔內介入的方法,即卵巢靜脈栓塞術,通過栓塞物將失去正常功能的病變靜脈堵塞掉,以消除靜脈血液的異常返流,緩解靜脈高壓,進而達到治療目的。診斷和治療可以同時完成,即從股靜脈穿刺插管,行卵巢靜脈造影,如果發現有明顯返流即可診斷PCS,可直接置入彈簧鋼圈等栓塞物完成治療。
該方法僅需局麻即可完成,術後2小時便可下床活動甚至出院,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療效確切等特點,長期隨訪結果也較為滿意,是治療PCS的一種較理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