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接診中,術後患者問得最多的問題就是:醫生,我這植入的鋼板到底要不要取啊?如果要取,甚麼時候取呢?為甚麼他的取我的不取?為甚麼我要取他不用取?
醫生多是根據經驗判斷,你這個要取,他那個不用取。結果有的醫生說可以,有的醫生說不要,患者一頭霧水,到底取不取?在這兒就跟大家聊一聊,植入體內的鋼板到底取不取?內容比較多,分幾次跟大家好好講一講這鋼板的學問。
要回答開篇的那個問題,首先就要跟大家科普一下這鋼板的材質。
所謂的鋼板,實際上要打上一個引號:“鋼”板。
甚麼是鋼?說到鋼,就不能不說說他的祖宗――鐵。百度百科上給出的解釋:鋼,是對含碳量質量百分比介於0.02%至2.06%之間的鐵碳合金的統稱。鋼的化學成分可以有很大變化,只含碳元素的鋼稱為碳素鋼(碳鋼)或普通鋼;在實際生產中,鋼往往根據用途的不同含有不同的合金元素,比如:錳、鎳、釩等等。定義這麼複雜,概括下來就一句話:鋼是摻有其它元素的鐵合金。那麼骨科手術植入人體的鋼板是鐵合金材質的嗎?
事實上,骨科手術用到的所謂“鋼”板實際上成分非常複雜,遠遠不是鐵合金那麼簡單,而且隨著生物材料學的發展,新材料不斷湧現,將來也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性質更優良的材料應用於臨床,造福於患者。植入體內的“鋼”板長期浸泡在血液、淋巴液、關節潤滑液等體液之中,而體液含有有機酸、無機鹽、Na+、K+、Ca2+、Cl-等複雜成分,使用時間長達幾年甚至幾十年之久,這些都給材料提出了嚴格甚至苛刻的要求:首先要具備與人體組織和體液有良好的相容性,其次還要有耐蝕性和化學穩定性。此外還要承受人體的各種機械動作,因而在力學上應具有適宜的強度、韌性、耐磨性和耐疲勞性能。對於生產來說,還要容易加工成各種複雜形狀,價格便宜和使用方便。
這麼多苛刻條件,目前能達到要求並且普遍使用的骨科內植物材料有三種:不鏽鋼、鈷合金和鈦合金。
先說說不鏽鋼。雖然都是鐵合金,但手術用的不鏽鋼和我們平時生活中用的不鏽鋼還是有很大差別。骨科用的不鏽鋼主要是混雜了鎳鉻的不鏽鋼,優點是成本低,價格便宜,強度大,缺點是同等強度下體積大,更厚重,耐腐蝕性不如其它鈦合金,所以在骨科中多用於肌肉豐富部位的固定,如大腿、上臂等。因為便宜,所以好用。目前用的最多的材料就是不鏽鋼了,從這個意義上講,稱其為鋼板也沒錯。
銀光閃閃的鋼板閃亮登場!
接下來說說鈷合金。鈷合金成分為鈷鉻鉬,因其具有最佳的耐磨性能而廣泛用於人工關節制造。我們平時用的人工關節多是這種材料。
人工髖關節
最後講講鈦合金。鈦因其優異的組織相容性和較高的強度而備受青睞。純屬鈦由於太軟,較少單獨使用,而鈦合金的強度明顯提高。目前用的鈦合金“鋼”板厚度薄、強度大(等體積情況下),多用於表淺部位的骨折固定,如橈骨遠端,脛腓骨等。
患者說:我就想知道這個東西到底要不要取出來,能不能直接回答?
醫生說:這個確實是個問題!答案很簡單,概括下來八個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你會說,這也算答案?!別急,聽我慢慢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先看看文獻,老外怎麼說這個問題。看下來真令人失望,老外似乎對這個問題不太感冒,一般只有兩個選擇:一定要取和可以不取。
由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特殊國情,“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中國人老覺得本來好好的身體多了個零件總是不舒服,於是本來簡單的問題到了中國變得複雜起來,我總結了五種情況:一定要取,儘量取,可取可不取,儘量不取,一定不要取。
是不是又看暈了?因為可用的研究不多,只能結合平時自己的臨床經驗,各位病友對號入座,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拍磚!
先說第一種情況:一定要取!當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內植物併發症和幾處特殊部位的鋼板螺釘,我會建議患者儘快取出。
常見的有:
1、異物反應:雖然大多數人可以和內植物和平共處,但總有那麼一小部分人的身體對這些內植物意見很大,出現了明顯的異物排斥反應,表現為皮膚紅腫,切口癒合困難,反覆破潰等等。我就遇到過一個對鈦過敏的病人,放置鋼板的部位皮膚表面起了一層皮疹!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那就不要再猶豫,骨折癒合後第一時間聯繫你的醫生取出它們吧。
2、內植物失敗:這個不多說了,如果出現了斷板斷釘、嚴重感染等情況,醫生往往會考慮取出內固定物。還有一種極端情況:內植物跑偏到其它部位!你會說,甚麼?這也可能!前段時間有媒體報道了個世界罕見的病例:有個病人做脊柱手術的內固定竟然遊走到了胸腔裡,這告訴我們:世界那麼大,一切皆有可能!
3、嚴重的心理異物反應:雖然沒有明確的臨床表現,但有極強烈的心理反應!無時無刻不在擔心和焦慮,臆想各種極端可能,揣測各種不良後果。面對這種患者我的建議:一定要取!
4、幾處特殊部位:踝關節的脛腓聯合螺釘,在下地負重前一定要取掉;脊柱骨折手術如果沒有做融合,脊柱節段間會有反覆微動。再結實的鋼釘也經不起反覆折彎,內植物容易出現疲勞性斷裂。所以在骨折癒合後也要建議患者儘快取出。
根據經驗我分為成了以下幾種情況:一定要取,儘量取,可取可不取,儘量不取,一定不要取。上次聊了聊一定要取的情況,今天跟大家聊聊下面幾種。
甚麼樣的鋼板要儘量取呢?
1、年輕人。多少歲是年輕呢?一般呢我以60歲為界,特殊情況可以依次上下浮動。年輕人新陳代謝旺盛,活動量大。雖說現在的材料技術已經很先進,鋼板可以與人體長時間和平共處,但是也架不住幾十年的磨損與腐蝕啊。長年累月的腐蝕鋼板釋放各種金屬離子進入人體,鬼知道會發生甚麼呢,目前真的缺少這方面的研究報道。根據我的經驗,當體內的鋼板年歲超過五年,就已經有較為明顯的腐蝕了,取的過程會比較困難。年輕人身體條件好,手術恢復快,取鋼板後創傷會很快癒合不會傷筋動骨,所以還是早取為妙。小孩子更要早取,鋼板會不會影響小孩骨骼的發育呢?實話說:醫生也不知道。
2、 影響功能。近關節部位的鋼板有時會成為影響關節活動的罪魁禍首。如肩鎖關節部位的鎖骨鉤鋼板,會影響患者抬胳膊,那就要儘量取掉了。當然影響的程度要患者自己把握。一千個人有一千部哈姆雷特,這裡同樣適用。同樣的情況不同患者接受程度不同。一個健身愛好者的功能需求肯定與一個宅男不一樣嘛。
3、特殊部位。一句話概括就是皮包骨頭的地方。鋼板在這些部位容易觸及,一個是摸著不舒服,另一個鋼板與皮膚反覆摩擦容易損傷嬌嫩的皮膚。常見的就是近關節部位的鋼板,如尺骨鷹嘴的鋼板、外踝的鋼板,還別說,我真見過鋼板把皮膚磨破的病人!
4、有一個部位呢不得不單獨說,就是鎖骨鋼板。好鎖骨是好身材的一半,說明鎖骨位置很表淺。對瘦人來說這個部位的鋼板有時特別明顯,一摸就在那,很不舒服。所以從感觀上我是建議這部分病人取的。但是呢,鎖骨比較細,取出後的連成一線的釘道使得鎖骨的強度大大降低,短期內鎖骨再次骨折的風險會高於不取的病人。所以對於這部分患者,在取完後我往往會反覆叮囑:三個月內一定避免手臂負重,一定避免跌倒摔傷!
根據經驗我分為成了以下幾種情況:一定要取,儘量取,可取可不取,儘量不取,一定不要取。上次聊了聊一定要取儘量取的情況,今天跟大家聊聊下面幾種。
甚麼樣的鋼板可取可不取呢?
1、髓內釘。除了正在發育的小孩子(多用一種與成人不同的彈性髓內釘),不管多大年紀,只要沒有出現明顯內固定物導致的不適都是可取可不取噠。
2、肌肉豐富部位。如股骨、橈骨遠端等部位,肌肉豐富,對鋼板形成了良好的保護,一般情況下不會出現明顯的不適,可取可不取。
概括下來,只要植入體內的鋼板沒有造成特殊的不適,也不屬於之前文章中提到的那些特殊情況,就可取可不取啦。
那甚麼樣儘量不取呢?許多患者在這裡容易鑽牛角尖,要好好講一講。
1、時間長。一般鋼板在體內超過三年,體液對金屬的腐蝕就非常明顯了。取的過程中由於螺釘和鋼板間的吻合關係改變,骨頭與螺釘間的粘連容易造成螺釘滑絲,會大大延長手術時間,增加手術創傷,鈦合金鋼板尤其如此。
2、年紀大。年齡超過60歲就儘量不取啦。如果沒有任何不適,年紀大了何必再挨一刀,再吃一份苦頭呢?
3、前臂幹部骨折,包括橈骨、尺骨。前臂骨折後固定的鋼板有時會影響前臂的旋轉功能。如果前臂旋轉功能沒有特別影響還是不要取了。這個確實有研究依據。《Arch Orthop Trauma Surg》雜誌在2014年發表的一篇研究顯示:前臂幹部骨折取出鋼板的患者再骨折率為12.9%,而不取出的患者再骨折率僅為2.77%!也就是說有將近十分之一的患者取完鋼板後會再次骨折!
4、橈骨幹骨折。微創手術治療橈骨幹骨折真心不推薦取。本來微創做的手術,切口小、創傷小,可是這裡有根很嬌氣的神經――橈神經。植入鋼板時可以貼著骨頭從橈神經的下面過去,而取鋼板時可不敢直接抽出來。為啥呢?萬一神經和鋼板有了粘連怎麼辦呢?真有因為取鋼板傷到了橈神經而致殘的病例。所以為了避免傷到它,醫生要切一個非常長的切口,得不償失了。
甚麼情況下一定不要取呢?
1、老年人
2、螺釘斷裂在骨頭裡
3、某些特殊設計的螺釘:如Herbert螺釘,根本取不出來
4、脊柱手術用的鋼板螺釘,多數情況下不需要取出
但萬事不是絕對的,還是要根據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有個好消息,目前可吸收鋼板螺釘技術已經越來越成熟,以前詬病的強度問題已經解決。植入這種鋼板螺釘就不用考慮今後的取出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