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膽道蛔蟲病。當腸道內環境或宿主全身情況發生變化時,刺激蛔蟲進入膽道,引起膽道蛔蟲病,是腸道蛔蟲病的主要併發症之一,僅次於闌尾炎、膽囊炎和穿孔性腹膜炎等。多見於成人和兒童,尤其是青壯年,女性多於男性,蛔蟲的位置在總膽管。
②急性膽囊炎,可由蛔蟲侵入膽囊後繼發細菌感染引起,也可由蛔蟲進入膽囊導致膽管梗阻引起。
③急性膽管炎,腹痛不因蛔蟲鑽入膽管而緩解,寒戰和高熱提示膽管繼發感染,併發急性膽管炎。
典型膽道蛔蟲病的臨床表現包括:
①急性起病,突出症狀為上腹陣發性劇痛,呈鑽心痛或絞痛,可向背部、肩部放射,疼痛可基本消失,有明顯緩解期。
②常伴有嚴重的噁心、嘔吐,多數病人可嘔吐出膽汁和蛔蟲。
③ 症狀與體徵不符,即疼痛嚴重時腹壓不明顯,無明顯的肌肉緊張。
④少數患者疼痛不緩解,後期可出現細菌性化膿性感染。
⑤黃疸少見,如有黃疸,也較輕。
2、蛔蟲性腸梗阻。十餘條腸道蛔蟲可在小腸內纏繞而引起機械性腸梗阻,本病多見於嚴重感染的兒童,60%以上為10歲以下,其中2歲以下的發病率最高,蛔蟲性腸梗阻多為不完全性腸梗阻。梗阻部位多在迴腸下部,蛔蟲性腸梗阻的典型表現為腹痛、嘔吐、腹脹 蛔蟲性腸梗阻的典型表現為腹痛、嘔吐、腹脹、停止排便和衰竭、脫水、酸中毒和電解質失衡等。,這與一般腸梗阻的情況相同。
3、蛔蟲性闌尾炎。可因驅蟲不當使蛔蟲進入闌尾,引起闌尾腔梗阻,由於蟲體鑽入闌尾粘膜及其分泌的毒素的刺激,使闌尾肌層和血管收縮。血液供應受阻,造成粘膜損傷,引起急性闌尾炎,如果闌尾腔梗阻進行性加重,使腔內壓力增加,可導致闌尾穿孔和繼發性腹膜炎,據報道。蛔蟲性闌尾炎伴闌尾穿孔的發生率為25%-65%,蛔蟲性闌尾炎的發生率僅次於膽道蛔蟲病和蛔蟲性腸梗阻,在小兒闌尾炎的病因學中佔有重要地位。鑽入闌尾的蛔蟲常為1~3條,多為30條,本病與一般闌尾炎表現相似,常在服用驅蟲藥後3~6h出現陣發性腹絞痛、冷汗、面色蒼白、噁心、嘔吐。患者面色蒼白,噁心、嘔吐、腹脹,可有侷限性腹肌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