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3-15 19:39

  1、沒適量運動

  很多坐月子的產婦在月子期間沒有進行適當的運動。雙腳沒有下地活動,因此腳跟脂肪墊出現退化現象,所以等產婦一旦下地行走,退化的脂肪墊由於受不了體重的壓力和行走時的震動,產後雙腳會出現脂肪墊水腫、充血等炎症現象,因此月子病腳後跟疼就是由於這症狀而引發的。

  2、鞋子碼數不合適

  很多產婦會發生月子病腳後跟疼完全穿鞋碼數不合適有關係。孕婦在懷孕期間,體重逐漸增大,當然腳也會增大,甚至腳會發生水腫,而很多產婦都會忽略這些問題,沒有及時換大一點的鞋。這原因也會導致得月子病腳後跟疼。

  3、不注意腳保暖

  產後在月子期間會勞損腎氣,而如果這時候穿拖鞋或赤腳穿涼鞋,沒有適當的保暖,可能遭到風寒的侵襲,這樣會導致腰腳之間的血液循環不暢,從而導致出現腳後跟疼痛。

  4、缺鈣

  月子病腳後跟疼的原因很大可能是由於缺鈣的緣故。很多產婦在坐月子期間不注意補鈣,導致身體缺鈣,所以建議坐月子期間要適當的補鈣,多吃富含鈣質的食物,例如排骨湯、雞湯、雞蛋、鯽魚湯。

  5、韌帶發炎

  如果韌帶發炎,也會導致腳後跟疼痛。大多坐月子的產婦都會有或多或少的韌帶發炎。很多產婦在月子期間不注意休息或者懷孕期間體重龐大,做過粗重的活,從而引起反覆的牽拉摩擦而導致韌帶和骨骼結合部位發炎,造成疼痛。

月子病腳後跟疼是怎麼回事相關文章
這種產後病,以腎虛為主,產後穿高跟鞋,經常赤腳穿拖鞋、涼鞋,常常是重要的誘因。腎為元氣之本,腎主生殖、主骨。根據經絡循環路線,足跟屬腎經循環的範圍。產後本身腎氣虛弱,衝任受損,百脈空虛,氣血兩虧,如果再經常赤腳使足跟外露,或經常穿硬底、彎曲度高的高跟鞋,使產後本已虛弱的足部肌肉不能得到休息,氣血失於溫養而不流暢,就很容易導致足跟痛。如果不及時調治,日久不愈,便會落下“病根”。平時注意休息,避免長
發布於 2023-04-25 02:37
0評論
一、產後風並不僅僅指感受寒邪 女性在產後元氣大傷,氣血津液受損,百脈空虛,皮膚腠理比較疏鬆,抵抗風寒溼邪的能力很差,護理不當寒邪就會入侵體內,容易留下月子病。它的臨床症狀是:怕冷,怕風、出虛汗,活動關節疼痛,嚴重的病人夏天穿棉衣。如果病邪長期滯留於體內,損壞腠理與筋骨組織,會導致嚴重的筋骨病。產後風不僅僅指產後感受風邪留下的月子病,產後女性的宮口開放容易導致病菌入侵,產後情緒憂鬱、飲食不節制引起
發布於 2023-04-25 02:43
0評論
有些硬的皮鞋之類會造成腳後跟疼痛,這時候換一雙稍微軟一點的鞋子穿(但是不要穿很軟的那種布鞋,建議穿休閒鞋),或者在硬鞋底下加上一副軟一點有彈性的鞋墊,走路時儘量選擇走平整的水泥路或石板路,少走凹凸不平的泥土路和很軟的草坪。 每天晚上用熱水泡腳,在熱水中加大概二十毫升的醋,在泡腳的同時按摩腳底,疏通經脈,而且在平時注意對腳部保溫,穿質量好一點的襪子,尤其是晚上睡覺要將腳包好,或者用暖腳袋。 腎有毛
發布於 2024-06-30 12:21
0評論
腳後跟疼患者日常鍛鍊和護理 1.收縮運動,腳後跟疼患者可以面對牆壁站立,雙手扶牆以保持平衡,然後踮起雙腳腳尖,再放下,反覆練習。 2.腳趾仰臥起坐,這可以強健腳底的肌肉組織。腳後跟疼怎麼辦,坐姿或臥姿都可以。 3.平時要養成良好的腳部衛生習慣,每日要用溫水洗腳,保持其清潔和良好的血液循環,減輕局部炎症,有助於腳部的健康。 4.日常保養只能起到緩解的作用,建議患者還是用中藥膏,足跟骨方世醫貼進行治
發布於 2025-01-03 17:42
0評論
骨刺是老百姓熟悉的一個詞,它也是自然老化的一個現象,也有一些報道說足跟痛是足跟長了骨刺,因此不少人來看病就會問醫生:"我是不是腳跟上長了骨刺?"而事實上,在所有跟痛症的患者中,僅有5%的病人是長了骨刺,而更多的90%的病人則是蹠筋膜炎,另有一部分病人是脛神經跟後支的問題。 足跟痛是由多種慢性疾病所致。跟痛症是指足跟部蹠側(即足底一側)的疼痛,最常見的原因有蹠腱膜炎、足跟脂肪墊炎及
發布於 2023-06-04 16:42
0評論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受到腳部疼痛的困擾.據美國足病醫學會的羅納德博士說,該協會接到的患者諮詢熱線電話70%以上都和腳後跟有關. 絕大多數的腳後跟疼痛都是由於韌帶發炎引起的.人的腳後跟由33個關節和100多塊肌腱和韌帶組成,腳底的韌帶緊連著跟骨的底端,當人行走時,巨大的牽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韌帶上一個狹窄的區域內,反覆的牽拉摩擦容易導致韌帶和骨骼結合部位發炎,造成疼痛.同時,體重也和後跟疼痛有一定關係
發布於 2025-01-03 17:22
0評論
第一種:腳跟血脈不活。這類病人症狀表現為:如早上起床下地行走{或者}在沙發做一段時間下地行走時,腳後跟就像針扎一樣疼,但是行走一會疼痛的症狀逐漸消失,再在沙發做一段時間下地行走又疼,就這樣反反覆覆。 第二種:腳跟受風溼。這類病人受天氣變化影響較大,天氣忽冷忽熱時,行走時腳後跟疼痛難忍。 第三種:跟腱炎,腳跟骨刺,跟墊炎。這類病人症狀表現為下地行走腳後跟就疼,嚴重時腳跟浮腫最嚴重時腳跟側面起包。
發布於 2022-12-13 09:11
0評論
概述 很多朋友說自己每天腳後跟疼,懷疑是不是痛風,簡單科普一下,痛風是由於人體內的嘌呤物質,在發生新陳代謝的時候紊亂了,導致了尿酸的含量偏高或偏低,從而造成高尿酸血癥,在這個時候,如果血尿酸濃度過高,那麼尿酸就會以鈉鹽的形式沉積在關節中,引起炎性反應,就是痛風,痛風在發作的時候,最典型的症狀就是腳部關節出現明顯的疼痛,所以腳後跟疼有很大的可能是痛風的發作。 步驟/方法: 1、 那麼這裡就勸腳
發布於 2022-12-30 04:39
0評論
1你好,絕大多數的腳後跟疼痛都是由於韌帶發炎引起的。人的腳後跟由關節、肌腱和韌帶組成,腳底的韌帶緊連著跟骨的底端,當人行走時,巨大的牽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韌帶上一個狹窄的區域內,反覆的牽拉摩擦容易導致韌帶和骨骼結合部位發炎,造成疼痛。 2得了腳後跟痛不要擔心。通過一些東西可以減緩疼痛,例如收縮運動,腳後跟疼患者可以面對牆壁站立,雙手扶牆以保持平衡,然後踮起雙腳腳尖,再放下,反覆練習。平時要養成良好
發布於 2024-04-02 02:11
0評論
老年人腳後跟疼是痛風嗎?早日警惕痛風的侵害。 痛風是常見代謝性疾病,以關節疼痛、腫脹為主,一般發作部位為大拇指關節,踝關節,膝關節等。長期痛風患者有發作於手指關節,甚至耳廓含軟組織部分的病例。急性痛風發作部位出現紅、腫、熱、劇烈疼痛,一般多在子夜發作,可使人從睡眠中驚醒。痛風初期,發作多見於下肢。治療不及時,甚至會帶來痛風性腎損害等嚴重併發症。 那痛風引發的腳後跟疼怎樣更好的治療呢?北京侯麗萍風
發布於 2025-01-03 17:49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