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食是指小兒較長時期食慾不振,厭惡進食,甚而拒食,而無其他疾病的一種消化道常見病症。是由脾運胃納失職所致,一般預後良好。但厭食日久,攝入失調,營養吸收障礙,氣血不充,常繼發疳證、貧血、營養不良、佝僂病,導致患兒生長遲緩;同時因氣血虧乏,使抗病力降低,易罹反覆感冒、咳嗽、支氣管炎等呼吸道常見病。
厭食往往不是一個獨立的病證,是兒科常遇到的主訴。《小兒藥證直訣》曰:“脾胃不和,不能食乳,致肌瘦,亦因大病、或吐瀉後脾胃尚弱,不能傳化谷氣也”。故強調首先要仔細詢問病史,作好體檢和必要的化驗。分清是否由於全身或消化系統疾病引起,是否藥物影響,有否微量元素或內分泌素缺乏。還要調查患兒的家庭、託兒所和學校環境,有無不良精神刺激與不良飲食衛生習慣。才能確定病因,提高療效。
小兒厭食症的發生大多因餵養不當,過度或過餐嗜食高粱厚味及生冷冰飲,導致消化功能失健所致。“脾胃為後天之本”,主運化水谷和輸布精微,是氣血生化之源。小兒生理特點為“臟腑嬌嫩,脾常不足”,若先天稟賦不足,脾胃氣弱,加之後天調護失宜,飲食失節,厚味傷中,終致脾胃運化失司,故出現食慾不振而厭食。正如《內經》所言:“飲食自倍,胃乃傷。”由於家長盲目追求高蛋白、高熱量餵養,現今兒童飲食結構的改變,已提示小兒厭食症的病因主要為肥甘厚膩餵養過度,主要證型為溼食裡滯型;經統計該型患兒約佔就診厭食兒的80%左右。
溼食裡滯型厭食兒臨床表現:厭惡進食,脘腹脹滿,口臭汗多,煩躁不寧,大便乾結或便秘,舌紅苔膩或黃膩,脈沉有力,指紋紫紅或深紫,達風關。針刺四縫穴有黏液。辨證為素體脾虛溼重,餵養不當,溼食積滯,脾失健運。
治法:消導化滯,運脾燥溼。
方藥:予保和丸和平胃散加減。常用藥:蒼朮、川樸、陳皮、半夏、茯苓、萊菔子、連翹、內金、山楂等。配合針刺“四縫穴”,對溼食裡滯型尤其適合。
脾胃氣虛型其臨床表現為不思進食,面色少華,神軟少氣懶言,舌淡苔薄,兩脈細軟,或指紋淡紅,食少便多,大便稀軟,或挾有不消化食物。為脾胃氣虛,運化無權。
治法:益氣健脾,助運醒胃。
方藥:異功散或香砂六君丸加味。
胃陰不足型臨床表現為食少飲多,大便偏幹艱行,面色萎黃,形體偏瘦,皮膚不潤,舌紅少苔,或苔花剝,脈細小數,或指紋色紅者。為胃陰不足,受納失職。
治法:酸甘化陰,養胃生津。
方藥:養胃湯增損。
營衛不和型臨床表現:食慾不振,自汗盜汗,汗出肢涼,面咣少華,易感外邪,腹軟便調,或睡時露睛,舌淡紅,苔薄潤,兩脈細和,或指紋淡紅,達風關,是屬營衛不和,影響脾胃氣機升降失調。該類患兒多因反覆感冒,兼以餵養不當,損傷脾胃,出現汗多易感,食慾不振,本病消既不宜,補又不合,運用桂枝湯調和營衛,以促醒胃氣,使之思食,此謂“倒治法”。
治法:調和營衛,促醒胃氣。
方藥:厭食靈。由桂枝湯加味而來,藥物組成:桂枝、白芍、炙甘草、陳皮、佛手、炒谷芽、生薑、大棗。汗淋易感加防風、黃芪、糯稻艱、白朮;腹痛便軟加炒扁豆、焦楂曲;舌紅少苔或有鼻衄,加川石斛、炒藕節;大便乾結加天花粉、火麻仁。
肝胃不和型臨床表現:不思飲食,噯氣噁心,煩躁易怒,夜寐不寧,面色青黃,面部或山根青筋顯露,舌質偏紅,苔多薄黃,脈弦或指紋青紫滯澀。為肝胃不和,思慮傷脾,氣機逆調,納運失常。
治法:疏肝理氣,健脾和胃。
方藥:四逆散或柴胡疏肝散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