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3-16 11:16

  迄今為止,帕金森病是最常見的神經變性運動障礙性疾病;帕金森病的臨床譜延伸超出了功能失調的運動控制,非運動症狀是疾病的初期症狀,比首次典型運動症狀出現要早很多年。特發性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一種特徵為特發性快速眼動睡眠期肌肉張力消失的深眠狀態,似乎對與帕金森病風險增加有關的所有非運動症狀有最高的預測價值。Iranzo及其同事報告了44名睡眠行為障礙患者的長期隨訪結果。自診斷後對患者進行了平均6年的隨訪(RBD首發症狀主觀回憶後進行隨訪12年),82%的患者臨床上確定轉變為1/4的神經變性綜合症,其中36%為帕金森病和32%為路易體痴呆。重要的是,在三個病例驗屍後這些臨床診斷得到證實,即與特發性快速眼動張力缺失調控相關的腦幹核也記錄了神經元損失和路易體病理。顯然,該發現增加了如何定義帕金森病的基本問題。

  當前帕金森病診斷標準通過越來越多的證據不僅帶來疾病有早期運動前階段的可能性,而且通過不同病理與一些確定的帕金森病基因類型相聯繫,近期,專家組圍繞該問題進行了討論。鑑定帕金森病病理的生物標誌物暫不可用,但人們正試圖努力確定候選物。當提及疾病緩和療法時,在基於確定的診斷標準之前更早診斷帕金森病似乎非常需要。不幸的是,這種治療仍然是一個模糊的目標,2013年發表了另一個陰性的疾病緩和試驗,延遲啟始設計未能發現較早或較晚使用多巴胺激動藥普拉克索治療時運動結局的不同,用統一帕金森病評定量表進行了評估,紋狀體中多巴胺轉運蛋白結合減少是用I-FP-CIT SPECT進行的評估。
  通過植入電極進行丘腦底核深部腦刺激已經成為一線治療,用於那些使用藥物治療不能達到良好運動控制的患者。幾個精心進行的隨機對照試驗顯示,對於平均病程為12年的持續性帕金森病患者,深部腦刺激的有效性和優越性超過了最好的治療。神經刺激干預是否能改善生活質量與病程的早期運動症狀,近期於EARLYSTIM試驗中進行了評估。研究人員隨機分配了251名左旋多巴誘導的運動併發症(不少於3年)近期發作的患者(平均年齡為52歲,平均病程為7.5年),接受丘腦底核深部腦刺激加最佳醫學療法聯合治療,或者最佳醫學療法單一治療。經過兩年隨訪發現,與最佳醫學療法相比,早期深部腦刺激顯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水平、運動障礙、日常生活活動和左旋多巴誘導的運動併發症。
  曾有人稱,運動併發症首次出現之後就應立即考慮深部腦刺激。這一概念好像為時過早,有幾個原因:因為高度選擇了人群參加這項試驗,代表大概不到專科中心醫院所有患者的5%。在該試驗中特別高的自殺率可能是一個額外的指示,患者不同於一般帕金森病人口。此外,患者的期望這一混雜效應很難在像EARLY-STIM的非盲法研究中分析。這一隊列的長期結果將有助於闡明深部腦刺激對帕金森病患者早期運動併發症的益處。
  對於所謂的非典型帕金森病症,例如多系統萎縮、進行性核上麻痺或皮質基底變性,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患者經歷殘酷無情的進展性病程,嚴重殘疾並在10年內最終死亡。對這些神經變性狀況的疾病緩和治療的研究非常少,且進行的幾項研究(主要在多系統萎縮)也失敗了。在2013年,日本協會和國際調查者首次報告COQ2基因突變的潛在原因,該基因編碼輔酶Q10生物合成所必需的酶,在兩個多系統萎縮家族中發現。同一基因功能受損的突變與這一研究中日本亞群偶發的多系統萎縮有關,包括800多名患者。這些結果強調受損的線粒體能量代謝是多系統萎縮一個重要的致病途徑和新療法的潛在靶標。
  基因測試現在可以鑑定遺傳性運動障礙的無症狀個體,如亨廷頓病或脊髓小腦共濟失調(SCA)。TRACK-HD研究對298名預顯個體和亨廷頓病早期患者最終的3年隨訪發現,為亨廷頓病的進展提供了不受年齡和CAG長度影響的各種標誌物。對264名後代或患者兄弟姐妹的SCA1、 SCA2、 SCA3、或 SCA6,或有沒有陽性基因進行了測定,該研究的基線數據已經報道,且繼續隨訪的結果評估期待已久。這些觀察性列隊研究的結果不僅在將來亨廷頓病和脊髓小腦共濟失調的臨床試驗設計上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且在其他更普遍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微生物標記領域具有示範意義,例如偶發的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該疾病臨床前期還沒有可行的高度預測性測試。

甚麼是帕金森病?相關文章
概述 17世紀和18世紀醫學專家發現了一種病,以肢體震顫為主,伴有軀幹前傾及慌張步態。1817年英國的詹姆斯?帕金森醫生首次描述了這種疾病,即患者有不隨意震顫動作、肌力減退、行走時軀幹前傾、起步後呈奔跑狀態,但感覺和智力正常。由於該病在當時罕見,因此並未引起其他醫生的關注。直到1918~1924昏睡性腦炎大流行,患者的症狀體徵與帕金森醫生描述的非常相似,於是把具有相似症狀體徵的一類疾病正式命名為
發布於 2022-09-25 06:12
0評論
概述 說到帕金森病可能很多患者並不陌生,因為帕金森病現在已經是我們國家非常常見的一種老年男經常出現的一種疾病,而且帕金森病出現以後給我們帶來的危害也是很多的,所以有的時候我們針對這種疾病還是要早期的發現來進行治療,為了防止出現這種疾病我們一定要及時的進行預防,那麼預防帕金森病到底有哪些措施呢?來跟我一起看看了解下我的經驗。 步驟/方法: 1、 想要預防帕金森病,早期發現這種疾病的患者一定要及
發布於 2023-06-15 05:33
0評論
概述 我們知道的,身體的情況和心理的情況是息息相關的。好得心理是會促進帕金森綜合徵病人的病情康復。但是糟糕的心理也是會傢俱不舒服的症狀。當然了,身體的不舒服會造成病人會有一些心理問題出現。那麼對於帕金森病人也是不例外的。要知道的,其實很多帕金森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鬱的問題。他們會有焦慮症狀。帕金森病症狀有甚麼特點? 步驟/方法: 1、 帕金森病症狀有發病不是很突然,而且症狀是會越來越嚴重的
發布於 2024-04-23 15:51
0評論
一、帕金森病的治療原則 帕金森病的用藥治療強調個體化特點,需根據患者的年齡、病情嚴重程度、就業狀況、經濟能力等因素,決定治療方案。以達到有效改善症狀,提高生活質量為目標,堅持"劑量滴定"、"以最小劑量達到滿意效果"。儘量避免或減少藥物的副作用和併發症。 二、帕金森病嚴重程度評估和分級 目前常統一採用HOEHN&YAHR分級來評估嚴重程度。分級越高,疾病越嚴
發布於 2024-10-13 04:04
0評論
帕金森(PD)早期黑質-紋狀體系統存留的DA神經元可代償地增加DA合成,推薦採用理療(按摩、水療)和體育療法(關節活動、平衡及語言鍛鍊、面部表情肌操練)等,爭取患者家屬配合,鼓勵患者多主動運動,儘量推遲藥物治療時間。若疾病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藥物治療。 1、用藥原則 本病用藥應注意從小劑量開始,緩慢遞增,儘量用較小劑量取得滿意療效;治療方案個體化,根據患者年齡、症狀類型和程度、就業情況、藥
發布於 2024-12-05 17:20
0評論
帕金森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不是甚麼罕見病了。各位朋友對於帕金森患者的症狀表現或多或少也都有一定的瞭解。帕金森患者的身體表現是非常明顯的,下面就其病症表現給各位朋友做一下具體介紹。 一、行動遲緩 一般的帕金森綜合症病人都會出現這種症狀。嚴重的患者連簡單的動作也不能進行,走路時,腳步邁不開,步伐紊亂。從患者的背部看,有時患者會出現一條腿僵硬的情況。 二、震顫。 是帕金森綜合徵主要症狀之一。初期是患
發布於 2024-12-24 19:52
0評論
☆帕金森病與帕金森綜合徵是一回事嗎?帕金森病與帕金森綜合徵不完全是一回事。廣義而言,帕金森綜合徵包括了帕金森病、帕金森疊加綜合徵(又稱非典型帕金森病)、繼發性帕金森綜合徵以及遺傳性相關疾病。狹義的帕金森綜合徵僅指後三種。在應用帕金森綜合徵概念時,一般多指狹義的概念。以下均使用狹義概念。☆帕金森病與帕金森綜合徵的症狀有甚麼不同?帕金森病與帕金森綜合徵其實並不是1個病,但均有共同的症狀,包括運動遲緩
發布於 2022-11-24 10:51
0評論
概述 帕金森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可怕的疾病,以前大家都認為這種病症只會出現在老年人的身上,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案例告訴我們,青少年也是有可能得這種疾病的,只不過兩者之間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青少年帕金森病與老年帕金森病的區別,在年齡上面有所不一樣,青少年的發病年齡多在10-25歲之間,多有家族性發病傾向或明顯遺傳史。 步驟/方法: 1、 青少年帕金森病的症狀特點主要是病程短,進展快,容易伴有智力障
發布於 2024-04-23 19:19
0評論
帕金森病是一種多發於中老年人、以肌肉震顫、僵直、運動活動起動困難,姿勢反射喪失為特徵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目前對病因不明者稱為原發性帕金森氏病(帕金森病、震顫麻痺)。由腦炎、腦動脈硬化、腦外傷及中毒等產生類似臨床表現,稱繼發性帕金森氏綜合徵(症狀性帕金森氏綜合徵、帕金森氏綜合徵)。所有帕金森病都具有下列共同特徵:它們隱匿起病並不斷加重,震顫在靜止時最明顯;肢體僵硬,引起運動減少,逐漸喪失正常工作和
發布於 2023-01-04 17:36
0評論
帕金森病是一種多發於中老年人、以肌肉震顫、僵直、運動活動起動困難,姿勢反射喪失為特徵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目前對病因不明者稱為原發性帕金森氏病(帕金森病、震顫麻痺)。由腦炎、腦動脈硬化、腦外傷及中毒等產生類似臨床表現,稱繼發性帕金森氏綜合徵(症狀性帕金森氏綜合徵、帕金森氏綜合徵)。所有帕金森病(PD)都具有下列共同特徵:它們隱匿起病並不斷加重,震顫在靜止時最明顯;肢體僵硬,引起運動減少,逐漸喪失正
發布於 2023-01-04 14:2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