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0-09 21:23

  近年來雖然我國自願無償獻血人員在增加,但在一些大城市每年酷暑(7-8月)和嚴冬(12月到來年2月)時節者會發生季節性“血荒”,而冬夏季往往是骨科脊柱矯形手術的高峰期。為了達成合理用血,無血醫療的目標,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積極廣泛地在圍手術期開展血液管理。

  圍手術期血液管理就是指在圍手術期的各個階段,採取不同的、或聯合使用多種技術進行血液質和量的保護,減少失血。血液管理重要的環節之一是嚴格掌握輸血指徵(具體內容見前述),其次在術前、術中及術後,也各有不同的側重。此外還應重視相關藥物的干預。

  術前:患者的選擇和準備及術前預存自體輸血

  基於血液管理觀念的確立,手術醫生在門診評估時不僅要考慮手術指徵與禁忌,也應將紅細胞儲備及失血相關危險因素的評估置於相當重要的位置。

  措施1:改善患者術前紅細胞計數包括術前貧血的早期診斷及糾正。老年人中缺鐵性貧血和慢性炎症及退行性病變相關的貧血常見。最好能經常檢測和進行針對的病因治療。給予促紅細胞生成素(EPO)及鐵劑是增加術前紅細胞計數的一項雖然昂貴但效果顯著的措施。我們對術前貧血患者常規口服鐵劑,對於適宜於術前預存自體輸血(PABD)者給予EPO及鐵劑。

  措施2:術前應該觀察患者的凝血狀況。在擇期或非急症手術前,患者應該停用抗凝劑(如華法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或在抗凝劑作用消退後再行手術。使用維生素K或華法林拮抗劑,可避免新鮮冰凍血漿(FFP)的使用。骨科患者往往長期使用非類固醇類抗炎藥(NSAID),它能影響凝血功能,術前需合理停用。

  措施3:對骨科大手術尤其是失血較多的手術還有一項術前全科查房制度,群策群力,科學把握手術指徵及制定手術方案。對考慮輸血量大於1200 ml的手術,需科主任簽字同時報醫務處備案。這項制度對減少輸血尤其是意外輸血的機率很有幫助。

  儘管手術技術和術中用藥方面有巨大的進步,但骨科手術中失血量仍然較大,因為在手術中,應重視採用以下措施。

  措施1:骨科醫生應用精湛的外科技術來止血以減少術中失血。重視手術過程中每個細節尤為重要,包括手術後體位、患側肢體抬高、麻醉方式的選擇、術中患者體溫的維持、止血帶使用等。一些外科技術,包括氬氣刀、電灼術、雙極電凝止血、局部使用止血紗布等,均能安全有效的減少輸血。在麻醉科大力配合下,術中控制性降壓麻醉在我院骨科已廣泛開展。

  措施2:手術病人術前往往存在容量丟失和不足,而術中、術後更會丟失容量,因此病人容量儲備是維護循環的前提,樹立容量第一的觀點可以降低術中輸血風險。血液稀釋是容量治療的延伸,對大手術而言,麻醉下對病人採用急性等容血液稀釋或高容血液稀釋,使病人術中出血為“貧血”之血,減少體內全血的丟失,可做到開源節流,維護循環功能,而血液稀釋本身也可以改善循環,增加組織氧供和氧合。我們已在部分脊柱矯形患者中使用該方法,顯著減少了輸異體血比例。

  措施3:術中血液回收(CS)大有可為,它通過減少術中丟失血量以減少異體輸血。

  骨科手術後創面滲血量較大,如脊柱後路手術,關節成形術或關節翻修術。臨床上對術後傷口引流處理措施有三:

  措施1:“堵”――不放置引流,認為放置引流並不能降低血腫形成率與傷口滲出,同時增加了術後失血,從而提高了異體輸血率

  措施2:“疏”――放置引流,認為放置引流可減少術後瘀斑與滲血,同時緩解患者對傷口滲血的心理負擔。

  措施3:“變廢為寶”――行術後自體引流血回輸,既可以減少術後傷口瘀斑滲血又可減少異體輸血。

  上述臨床試驗證實了血液管理的益處。血液管理的措施又是綜合性的,在大多情況下,僅靠單一措施往往效果不顯著。應結合患者的情況、手術情況、現有的技術和設備條件等選擇安全可行、操作方便的方法,科學合理地採用聯合技術,力求達到最佳效益。

如何保證輸血安全?相關文章
事實:直系親屬輸血,易產生輸血相關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進展快,病死率高 專家介紹,輸血其實就是移植的一種。既是移植,必然會伴隨著一系列可能發生的免疫反應,輸血相關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就是其中的免疫反應之一。 輸血就等於受血者身體迎來許多“外來客”,非親屬供血者的血液中的免疫活性淋巴細胞容易被受血者識別和排斥,若是親人間,特別是直系親屬,“外來客”相貌更為相似,加上受血者免疫能力低下,
發布於 2023-11-09 12:46
0評論
為甚麼直系親屬不能輸血?直系親屬只的是父母和所生的子女,我們經常在影視劇裡面看到這樣的情節,兒子出車禍了,找不到合適的輸血的,父親說趕快輸我的吧,把觀眾感動的稀里嘩啦的。其實這樣的故事情節是不科學的,現實當中也是不可以這樣做的。現代醫學證明,直系親屬間輸血有時會發生一種嚴重的輸血反應,稱為輸血相關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這種輸血反應儘管發病率很低,但死亡率卻高達99.9%,一旦發生幾乎無法挽
發布於 2024-05-21 03:23
0評論
一般情況下RH陰性者不能接受RH陽性者血液,因為RH陽性血液中的抗原將刺激RH陰性人體產生RH抗體。如果再次輸入RH陽性血液,即可導致溶血性輸血反應。但是,RH陽性者可以接受RH陰性者的血液。 注意事項: (一)在緊急輸血時,Rh陰性的病人可以輸給同樣A、B、O、Rh陽性血液做為應急之用。在這種情形之下,病人可對RhD產生致敏感性,但是立即的溶血性反應的危險性是非常少的。 (二)若Rh陰性受血者
發布於 2023-08-17 17:12
0評論
衛生部要求,三級綜合醫院自體輸血比例要達到20%。然而,我國目前自體輸血比例很低,僅佔1%左右。而在歐美許多國家,普遍推行自體輸血手術,自體輸血約佔全部用血量的20%至40%,美國、澳大利亞更是達60%以上。在日本,擇期手術病人80%以上的病人會在術前自備2至3個單位自體血液,手術時自己給自己輸血。誤區一:輸別人的血漿可“補”自己血漿可提供各種血漿蛋白,包括抗體、凝血因子等,因此對提高血漿蛋白水
發布於 2023-03-16 08:06
0評論
輸血以輸同型血為原則。例如:正常情況下A型人輸A型血,B型血的人輸B型血。 緊急情況下,AB血型的人如果需要輸血,血源相對其它血型來說可能會較多。但AB血型也並不是萬能受血者。AB血型人的血清中雖不含有抗A抗B抗體,但其紅細胞內含A.B.抗原。如果輸用其他血型血時,極易引起輸血反應。所以,AB血型不能接受其他血型的血液。 O型血並不是萬能血,那種認為O型血是萬能血的陳舊觀念應該摒棄。因為O型血紅
發布於 2024-05-21 03:43
0評論
那麼這是否就意味著直系親屬間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獻血相救呢?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在有一種技術就叫做輻照技術,就是把這種有活性的免疫細胞給殺死、滅活。讓它在輸到體內去以後它不能夠再產生,它的免疫血活性。所以用這種技術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專家提醒,儘管直系親屬之間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解決以後進行輸血,但是不建議直系親屬之間血液這樣輸。實在要輸異體血的時候,有幾個選擇的原則,第一個就是量要少,能少輸盡
發布於 2024-05-21 03:30
0評論
如果是A型血的人,他紅細胞帶A抗原,血漿裡有抗B抗體,能使帶有B抗原的紅細胞溶解死亡,同理,B型血血漿裡有抗A抗體,O型血血漿裡抗A和抗B抗體都有,AB型血血漿裡沒有抗體。如果把A型血的人的血輸給B型血的人,B型血的人的血漿中的抗A抗體就會使進入B型血的人體內的A型血的人的紅細胞融解,產生嚴重的輸血反應,可危及生命。所以輸血要配血型,但不是隻有同種血型的人才能輸血,比如O型血就可以給任何血型輸血
發布於 2023-11-13 20:32
0評論
輸血是急救和防治疾病的重要措施,但輸血也可引起不良反應,有時甚至非常嚴重,帶來了一定危險性。輸血不良反應是指在輸血中或輸血後,受血者發生了用原來的疾病不能解釋的新的症狀或體徵。輸血不良反應按發生的時間分即髮型和遲髮型,即輸血時或輸後24小時內發生的和輸後幾天至幾十天發生的。 一、過敏性反應和蕁麻疹 輸血後可發生輕重不一的過敏反應,輕者只出現單純的蕁麻疹;中型為過敏性反應;重度可發生過敏性休克和死
發布於 2024-05-21 03:50
0評論
其實,當孕婦發現自己肚子異常的大再到醫院檢查,排除雙胎輸血綜合徵時可能已經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胎兒醫學科主任李瑋璟再三提醒懷雙胞胎的準媽媽,一定要在懷孕的第11周進行B超檢查確定自己是單卵雙胎還是雙卵雙胎,如果是確定是單卵雙胎一定要在第16周再做B超進行篩查,通過B超檢查,是否患上雙胎輸血綜合徵一目瞭然,以後每兩週都要去醫院複查,直到24周之後確定安全了才可以放心。如果不幸
發布於 2023-04-19 21:26
0評論
門診當中,偶爾會遇到一個乙肝或者丙肝的病人,他們之前沒有乙肝或者丙肝病史,但是有過手術或者輸血史,經排除也沒有其他的傳染途徑,他們就會詢問,輸血怎麼會感染這樣的病?難道醫院給輸的血有問題,血液之前沒有做過檢測嗎?外傷、生孩子、手術等等情況都需要輸血或其他血液製品。醫院的血液和血液製品都是經過嚴格檢查化驗的,會保證其安全性,這一點是我們不容置疑的。但我們是否就要放鬆警惕?其實不然,只有在必需情況下
發布於 2022-09-25 00:42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