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3-17 07:26

  房顫的診斷、判斷

  心房顫動,也稱心房纖顫,簡稱房顫,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顫的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長。在一般人群的總患病率在0.4%,成人患病率在0.5%-0.95%之間,60歲以上的患病率為1%,隨著年齡增加,房顫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在75歲以上人群可達10%。房顫發作時,心電圖上面可以看到規律整齊的竇性心律消失,代之以快速而紊亂的心房電活動(也就是心房顫動波),同時因為不同傳導比例而使得代表心室的QRS波快慢不等,出現心室率的不整齊。臨床上房顫的診斷依靠發作時候的心電圖就能夠診斷明確。

  而如果有些患者發顫發作持續比較短的話,可以依靠自我測量脈搏與心跳來大致判斷,其表現為脈搏快慢不等,並且脈搏數少於心跳數。當然,也可以通過24小時心電圖或者更長時間的心電遙測來判斷到底有無房顫,其診斷標準同普通心電圖。一般房顫的診斷需要快速紊亂的房性心律失常持續超過30秒以上才能夠診斷。

  房顫的症狀表現

  房顫的症狀多種多樣,因人而異,因病情而異,主要取決於有無基礎心臟病、心功能情況、心室率快慢及發作形式、個體敏感性等。

  心室率(也就是最終的心跳)不快時可無症狀,尤其在慢性或者長期持續性房顫患者中可沒有明顯的症狀。反之,如果心室率增快了,就有可能有心慌、胸悶、氣短、頭暈、乏力等症狀,有些患者還合併有大汗、小便增多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表現(由於心臟分泌了一種激素增多)。

  心跳特別快的患者可以出現血壓下降、心功能不全等,而表現出胸悶、氣促、呼吸困難等表現;嚴重者可導致急性肺水腫、心絞痛或心源性休克等。

  此外,部分陣發性房顫的患者在房顫終止自動轉復為正常竇性心律的過程中,會出現心跳減慢甚至心臟暫時停跳的情況。一般情況下,如果2-3秒鐘沒有心跳出現,部分敏感患者會發生眼前發黑,甚至短暫的意識喪失,以致暈倒在地。當然,也有部分患者特別能夠耐受這種情況,尤其是老年患者,有時候在出現長達20秒沒有心跳的情況下也僅僅表現為頭暈不適,而不出現暈厥。

  還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尤其是是慢性或者長期持續性房顫患者)可以沒有明顯的自覺症狀,然而房顫的危害依然存在,這樣的患者很多是在體檢時甚至是出現腦中風時偶然發現的。

  房顫不僅發病率高,而且危害大。房顫的危害主要表現為以下方面:

  1、血栓形成與栓塞。由於房顫時心臟跳動非常紊亂,血液的正常流動會受到影響,最終在心臟內(尤其是左心房內的左心耳)形成小的血塊(即血栓),一旦這種血栓脫落就會阻塞血管,阻塞到甚麼血管就造成相應臟器的損害;比如堵塞了腦血管後就發生了腦栓塞(也就是俗話說的腦中風),阻塞了肢體動脈造成肢體壞死(嚴重者甚至需要截肢),阻塞了腎血管造成腎臟壞死等。

  2、心臟擴大、心力衰竭。房顫發作時可以通過一系列複雜的病理學改變,造成心臟出現相應的適應性改變,這些改變如果不能及時終止的話,將會導致心臟猶如“吹氣球”般逐步擴大,最終發展成為心力衰竭。而心臟擴大、心衰等將再次導致房顫的進一步持續,兩者互相作用,造成一種惡性循環。

  3、死亡率增加。許多研究表明:房顫是死亡率增加的危險因素。在沒有合併其他心血管疾病,房顫可使死亡率增加1倍。合併心衰時,房顫者比沒有房顫者死亡率男性增加2.2倍,女性增加1.8倍。

  4、影響生活及工作質量。一般房顫患者(尤其是陣發性的快速心室率的患者)會有心悸、頭暈、氣短等,因而感覺不舒服,生活、工作質量均會受影響。特別是心功能比較差的,日常生活不能勝任。部分房顫患者症狀嚴重,如乏力、呼吸困難、暈厥等,有潛在心功能不全者則可引起急性肺水腫。研究表明,房顫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遠低於沒有房顫的健康人。

  房顫的治療:

  房顫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多種因素,包括髮病原因、誘因、發病頻率、症狀、經濟條件等。

  對於那些可以根治的病因或者誘因,首先肯定是需要糾正那些病因或誘因。可以糾正或者根治的病因或誘因包括:甲亢、急性心功能不全、心包炎、急性心梗、急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等。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室上速、室速患者在心律失常持續時間比較長的時候會出現房顫。而將這些相對比較簡單的心律失常通過射頻消融根治之後,這些患者就再沒有房顫的發生。

房顫那些事兒相關文章
一、特殊狀態 健康人在大量飲酒、劇烈運動、精神過度緊張或過於疲勞時可以出現房顫。在各項關於飲食與房顫關係的研究中,酒精對房顫的促發作用是比較明確的。少量飲酒有益健康,但過量飲酒不僅會使房顫易發,還可能導致酒精性心肌病、肝硬化、胃黏膜損傷、Wernicke腦病等,對健康危害極大。過度疲勞也可能促發房顫,我身邊的同事中就有這樣的例子,但這種房顫往往是一過性的。可見,健康的生活方式、勞逸結合同樣也有助
發布於 2023-01-22 16:55
0評論
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是指心房內的電產生和傳遞異常,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失常。房顫時心房內激動傳導快而且不規整,可高達300-600次/分,由於房室結的濾過性保護作用使這些激動部分達到心室,引起快且絕對不整齊的心率(心跳)心室率可高達100-160次/分。發生房顫的主要危險因素為年齡、高血壓、冠心病、心力衰竭、風溼性心臟病、心肌病、慢性肺部疾病、甲亢、心臟外科手術等。房顫的三大主要危害:腦梗塞(中風
發布於 2023-01-13 07:06
0評論
1、藥物治療 目前藥物治療依然是治療房顫的重要方法,藥物能恢復和維持竇性心律,控制心室率以及預防血栓栓塞併發症。 轉復竇性心律(正常節律)藥物:對於新發房顫因其在48小時內的自行復竇的比例很高(24小時內約60%),可先觀察,也可採用普羅帕酮或氟卡胺頓服的方法。房顫已經持續大於48小時而小於7天者,能用靜脈藥物轉律的有氟卡胺、多非利特、普羅帕酮、伊布利特和胺碘酮等,成功率可達50%。房顫發作持續
發布於 2024-09-08 15:15
0評論
(1)恢復竇性心律只有恢復竇性心律(正常心律),才能達到完全治療房顫的目的,所以對於任何房顫病人均應該嘗試恢復竇性心律的治療方法。 (2)控制快速心室率對於不能恢復竇性心律的房顫病人,可以應用藥物減慢較快的心室率。 (3)防止血栓形成和腦卒中房顫時如果不能恢復竇性心律,可以應用抗凝藥物預防血栓形成和腦卒中的發生。 對於某些疾病如甲亢、急性酒精中毒、藥物所致的房顫,在祛除病因之後,房顫可能自行消失
發布於 2024-02-01 13:00
0評論
      8月27日,我院心臟中心內、外科通力合作,採用目前房顫治療領域最高水平的內外科一站式雜交手術成功治療一例多次導管消融術後仍反覆發作的房顫患者,標誌著我院心臟中心在複雜心律失常的診治方面達到了世界最先進水平。來自重慶的喻女士今年59歲,已經被反覆出現的“胸悶、心慌”折磨了15年,嚴重的時候甚至會有“頭暈、眼前發黑”症狀。10年前喻女士至重慶當地醫院就診後,得知自己得了房顫。醫生告訴她:
發布於 2023-01-30 01:12
0評論
1、心悸、房顫發生時常會伴有不規則的快速心跳,患者多有明顯心慌、氣急和無力等症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2、房顫患者極易發生腦中風,不僅發生比例增加5倍以上,而且中風後遺症的療難度更大。此外,房顫患者的痴呆發生率和死亡率也明顯增高。3、腦梗塞,由於房顫持久使心房內有血液淤滯,容易導致心房內血栓形成,部分血栓脫落可引起體循環的栓塞,尤其是腦栓塞最為常見。所以,房顫患者患腦梗塞大約是心律正常人的4~7倍
發布於 2022-10-21 21:54
0評論
為甚麼房顫患者最怕血栓?房顫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持續性心律失常,普通人群中房顫發病率為0.5%-1.3%,隨年齡增長,其發病率逐漸升高,80歲以上人群房顫發病率達10%以上。房顫最主要的危害是導致心臟內血栓形成,血栓脫落後可導致腦中風、臟器栓塞及外周血管栓塞等併發症。其中,腦中風為房顫最常見、危害最大的併發症。房顫患者隨訪研究顯示,5年中風的發生率高達20%。中風後一年死亡率達30%。且房顫導致腦中
發布於 2023-01-25 18:02
0評論
房顫是最為常見的心律失常。在美國,約有200多萬房顫患者,每年因房顫住院的患者約40萬例。我國房顫的流行病學情況尚不是很清楚,估計全國房顫患者在1000萬以上。一項國內近3萬人的調查研究標明,中國房顫患病率大約為0.77%,男性房顫患病率(0.9%)高於女性(0.7%),患病率有隨年齡顯著增加的趨勢,80歲以上人群房顫患病率達7.5%。從流行病學的角度來看,房顫主要是發生在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
發布於 2022-10-08 02:03
0評論
1.房顫時胸悶、心悸等症狀可引起焦慮心理。 2.患者對於房顫認識的缺乏,可能把房顫等同於心臟猝死,從而引起恐慌。 3.對房顫併發症(栓塞,心衰等)的憂慮。 4.房顫可以導致自主神經重構,自主神經對情緒有調節作用。 5.動物模型房顫犬的乙酰膽鹼酯酶活性增高,心房肌中迷走神經失支配。 6.房顫患者和動物模型中交感神經活性增高,心房肌中交感神經增多。 焦慮情緒對房顫的影響: 1.焦慮和抑鬱可通過影響自
發布於 2023-01-30 15:15
0評論
本報訊對於伍先生來說,新華醫院是個夢想成真的地方。2004年的春天,52歲的伍先生在我院心內科接受了“三管齊下”消融治療房顫,從此房顫得到徹底根治。十二年來,房顫再也未曾發作,心跳完全恢復正常。更加神奇的是擴大的心臟也已經縮小,恢復正常。已經退休的伍先生開始了新的人生篇章,他充滿喜悅之情,將自己切身的經歷和眾多房顫患者進行了分享,大家聽後都深受鼓舞。能夠恢復健康人生,曾經是個夢想。如今,這變成了
發布於 2023-02-28 12:0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