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3-17 22:01

  近年來糖尿病患病率迅速上升,1980年在全國14省市調查糖尿病患病率為0.8%,2002年上升到4.5%,2007-2008年為9.7%,最近2013年調查發現,中國成年人糖尿病總體患病率為 11.6%;同時糖尿病的後備軍-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為 50.1%:如果再不採取強有力的干預措施,在不久的將來會出現與糖尿病相關的併發症大流行,這些併發症包括心血管疾病、中風及慢性腎病等,將給國家、社會、個人帶來相當沉重的負擔。為甚麼糖尿病患病率會在這麼短短的十幾年裡迅速增加,這其中既有飲食結構改變造成總熱量攝入增加、又包括城市、城鎮化帶來的體力活動減少,同時老齡化、肥胖等因素都參與其中,但是有一個因素不可忽視,那就是心理因素對糖尿病發生,甚至併發症發生發展都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一、心理因素與人的健康。大家是否還記得《中國達人秀》裡有一個四老天鵝組合,他們都是晚期腫瘤患者,但是樂觀的心態讓他們能笑對人生,他們雖然身體有疾病,但是他們是健康的;與此相反,我們經常能看到那些所謂公眾人物,他們外表光鮮,但是吸毒、酒駕、裸照、出軌的新聞卻不絕於耳,他們並不缺乏物質上的享受,只是心理上出現了問題。WHO在《阿拉木圖宣言》中重申:“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或不虛弱,而是身體的、精神的健康和社會幸福的完美狀態”。
  二、心理因素與血糖控制。很多糖尿病患者可能都有這樣的經驗,如果昨夜失眠,今天去檢測血糖就要比平時高一些;這段時間工作緊張,或者生活中有甚麼不順心的事,血糖就控制得不好。這在醫學上來說是有道理的,人體內存在一個精密的神經內分泌調節系統,人的情緒主要受大腦邊緣系統的調節,大腦邊緣系統同時又調節內分泌和植物神經的功能,從而就會影響到血糖控制。
  當人處在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狀態時,交感神經興奮,體內應激激素(如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等)分泌增加,這些激素會抑制胰島素的分泌,加重胰島素抵抗,因而血糖就不穩定。
  三、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現哪些心理問題?

       (一)焦慮心理:糖尿病是慢性疾病,在剛開始時得知糖尿病或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病情反覆時,容易出現焦慮心理,甚至出現悲觀絕望的心理狀態,常表現為失眠、煩躁、情緒低落等消極情緒。
  (二)放棄心理:有些糖尿病患者由於缺乏對糖尿病知識瞭解,對飲食、運動治療都不堅持,有的病人治療剛有好轉就不再堅持服藥或控制飲食。這類病人缺乏積極配合治療的心理,對醫生提出的治療方案也會產生牴觸情緒。
  (三)抑鬱心理:病程較長的糖尿病患者由於心、腦、腎、眼等相關慢性併發症發生,會使產生明顯負性情緒,長此以往會導致抑鬱、悲觀。而長期抑鬱心理會引起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應激激素分泌增加,對血糖控制產生不利影響。
  四、糖尿病患者如何讓調整心理?

       一是正視現實:既然發生糖尿病,應該正視現實,與醫生積極配合,制定好自己的飲食、運動、藥物治療方案,多看相關科普書籍同時積極參加糖尿病健康知識宣教,只有對自己疾病更多瞭解,才不會畏懼或害怕。
  二是合理宣洩:消極情緒會對身心造成極大的傷害,如果我們能像水庫洩洪那樣,採取合理宣洩的方式將其釋放出去,則有益於我們的身體健康。因此,在正視現實同時,有意識地找知心朋友訴訴苦、參加群體性活動、跳跳廣場舞都是很好的宣洩情緒方式。
  三是學會放棄:古人云: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糖尿病治療基石是飲食控制加體育鍛煉,這就意味著必須和原來的生活方式說再見,放棄山珍海味,放棄菸酒等嗜好,增加運動量,有舍才有得。
  四是樹立信心:糖尿病是慢性病,現在雖然不能根治,但是可防可控,糖尿病患者應該樹立戰勝疾病的勇氣,做好長期與疾病鬥爭的準備,無論出現何種情況,都要與醫生積極配合。
  我們常說糖尿病患者長期控制血糖,需要五駕馬車(飲食、運動、藥物、監測、教育)齊頭並進,共同發揮作用,但千萬不要忘了心理治療,她貫穿糖尿病預防、治療、控制等各個方面,是我們血糖控制的“第六架馬車”、健康生活,從“心”開始。

糖尿病患者心理治療相關文章
在我們身邊,經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因為血糖高而住院治療,血糖高如果及時得不到控制的話,很容易引起糖尿病的發生,而且患者常常會出現體重下降,典型的的症狀就是三多一少,有些人對這這種疾病並不瞭解, 一、糖尿病引發情緒障礙的發生率 糖尿病患者需要承受終生患病、反覆血糖檢測、長期胰島素注射、食物限制、嚴重併發症等造成的長期壓力,容易出現負性情緒;抑鬱、焦慮等負性情緒可加重糖尿病患者的內分泌紊亂、失眠以及不
發布於 2023-03-11 18:03
0評論
1、煩躁不安情緒。患者對糖尿病知識瞭解不多,對疾病缺乏正確認識,希望能藥到病除。可是“血糖一直居高不下”,心裡就出現了急躁情緒——“像這樣的日子,甚麼時候才是個頭”,於是陷入苦惱和煩悶之中。但這對疾病的治療不利。 2、不能接受現實的情緒。該患者得了糖尿病後,無法接受“每天還要堅持測血糖,打胰島素”的現實。未能積極主動地改變生活方式或習慣,以適應病情需要。而是“忍不住要發脾氣”,急躁易怒,遇人遇事
發布於 2023-04-28 19:41
0評論
教科書中的術前準備有一條,“心理準備”,當時讀書時沒有好好理解,覺得多餘。工作以來遇到了一些事,使得我越來越重視患者的心理準備,尤其是腫瘤患者。腫瘤患者入院,在沒有明確診斷前,多數人心理急躁焦慮,擔心是惡性,又抱有不是惡性的僥倖心理。所以會顯得很著急,需要家人及醫護給予恰當的解釋,心理上要準備好。對於醫生我們對這類患者言之過輕,患者術後治療後的反差大,患者會發生一些非醫療的意外,造成患者及家屬的
發布於 2022-10-24 06:59
0評論
現代化都市,沉重的生活和工作壓力讓人們的情緒時刻處於浮躁的邊緣,而白癜風的發病原因之一就是人的情緒的不穩定和心情鬱悶,這也是近年來越來越的人患上白癜風的原因。作為白癜風患者,白癜風給患者帶來的形象的影響或多或少的都會讓白癜風患者有一定的心理疾病,所以白癜風患者的心理治療是非常重要的,那麼,白癜風患者有甚麼心理療法? 1.用適當的方式發洩 白癜風患者可以向知心的人直率的訴說苦衷,宣洩情緒,甚至悲痛
發布於 2023-01-08 21:58
0評論
概述 三叉神經根的位置:三叉神經根位於腦橋基底部與小腦中腳交界處。三叉神經(n.trigminus)為混合神經,是粗大的腦神經,含有一般軀體感覺和特殊內臟運動兩種纖維。“三叉神經痛”有時也被稱為“臉痛”,是致病因子使三叉神經脫髓鞘而產生異位衝動或偽突觸傳遞所致而引發的神經劇烈疼痛。醫治三叉神經痛不但要減輕病人身體上所承受的苦楚,還應適時地進行心思保健。 步驟/方法: 1、 一、疼痛護理 評估
發布於 2023-01-23 21:06
0評論
惡性腫瘤是嚴重危害人類生命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和疑難病。目前,對惡性腫瘤的治療以手術、化療、放療、介入、免疫和中醫藥治療為主。由於心理因素與惡性腫瘤的發生、發展及預後轉歸關係密切,因此,在對惡性腫瘤進行綜合治療的同時,將心理治療與康復貫穿於治療的全過程,可以有效地提高臨床治癒率和生存率,改善病人的生活質量。惡性腫瘤患者的主要心理特徵及臨床表現惡性腫瘤一旦被確診,病人往往認為“癌症是不治之症”而喪
發布於 2023-03-20 03:51
0評論
攝取正確糖類 糖類的攝取是為提供熱量,維持代謝正常,並避免酮體產生。孕婦不應誤以為不吃澱粉類可控制血糖或體重,而完全不吃飯。另外,患者應儘量避免加有蔗糖、砂糖、果糖、葡萄糖、冰糖、蜂蜜等含糖飲料及甜食,並防止引發餐後血糖快速的增加。多數孕婦糖尿病患者早晨的血糖值較高,因此早餐澱粉類食物的含量必須較少。如果在孕前已攝取足夠營養,則妊娠初期不需增加蛋白質攝取量,妊娠中期、後期每天需增加蛋白質的量各為
發布於 2023-02-14 19:01
0評論
概述 大家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加,像老年人的人群,身體中的各個器官功能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退化,而耳朵也是一個容易出毛病的器官,最常見的耳病莫過於耳鳴了,耳鳴如果不及時治療,還會有引發聽力減退的危險,甚至會導致耳聾。所以,該病症的危害性是很大的,如果沒有及時進行相關的治療,這對於人體危害性都是很大的。那耳鳴患者常見的心理障礙有哪些? 步驟/方法: 1、 患者在發病之後,會因為對病症的擔憂,而產生了
發布於 2023-02-26 23:41
0評論
1、減少報復心理 減少報復心理是患者需要注意的問題,一般來說,這類患者往往認為自己是被動傳染的,因而對他人產生怨恨、報復的心理,甚至可能出現偏激的報復行為,應讓這類患者明白即便報復別人,也不能減少自己的痛苦,甚至還可能牽連到無辜的人。 2、保持積極的心態 梅毒患者要注意自己的心情,不要總是疑神疑鬼,甚至認為化驗不準確,多次找大夫理論,也影響了本人的心理康復。保持積極的心態,梅毒的注意事項還有就是
發布於 2022-12-10 18:35
0評論
1、癌症患者的心理狀況癌症是一個重大的負性事件和應激事件,患者不得不面對癌症給自己和家庭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研究顯示,16%~42%的癌症患者會出現適應障礙,適應障礙是癌症患者最常見的精神障礙,往往伴隨焦慮和抑鬱症狀;25%~45%的癌症患者在不同的病程和療程發生抑鬱,焦慮性障礙患病率大約10%~30%,有的研究報道的數字比上述還要高。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腫瘤科董倩引起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對
發布於 2022-09-28 12:53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