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3-11 18:03

  在我們身邊,經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因為血糖高而住院治療,血糖高如果及時得不到控制的話,很容易引起糖尿病的發生,而且患者常常會出現體重下降,典型的的症狀就是三多一少,有些人對這這種疾病並不瞭解,

  一、糖尿病引發情緒障礙的發生率

  糖尿病患者需要承受終生患病、反覆血糖檢測、長期胰島素注射、食物限制、嚴重併發症等造成的長期壓力,容易出現負性情緒;抑鬱、焦慮等負性情緒可加重糖尿病患者的內分泌紊亂、失眠以及不良應對行為,從而加重糖尿病病情,老年患者還存在特殊的認知缺損,對家庭的依賴性較強。

  糖尿病患者中以新發病、病程長、血糖控制差、伴發器質性併發症及需要接受胰島素治療的患者心理障礙多發,老年女性患者更為多發。

  年輕患者易有病恥感,顯得更加孤獨、更害怕有親密感、更傾向於抑制發展親密關係。據統計,這類患者中有小孩的也比較少,他們擔心糖尿病會影響自己的婚姻和將來為人父母。

  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中、輕度心理障礙發生率為23.6%,中、重度心理障礙的發生率為19.5%。住院糖尿病患者抑鬱發病率為22.5%,焦慮發病率為35%,均顯著高於正常人群。

  二、從心理保健看糖尿病患者5類情緒

  1、煩躁不安情緒。患者對糖尿病知識瞭解不多,對疾病缺乏正確認識,希望能藥到病除。可是“血糖一直居高不下”,心裡就出現了急躁情緒——“像這樣的日子,甚麼時候才是個頭”,於是陷入苦惱和煩悶之中。但這對疾病的治療不利。

  2、不能接受現實的情緒。該患者得了糖尿病後,無法接受“每天還要堅持測血糖,打胰島素”的現實。未能積極主動地改變生活方式或習慣,以適應病情需要。而是“忍不住要發脾氣”,急躁易怒,遇人遇事易動肝火。

  3、心理不平衡情緒。該患者可能認為自己剛剛50歲,得了這種病,以後必須終身控制飲食,對生活和前途失去信心。同時因心境不好,很難積極配合治療。

  4、焦慮恐懼心理。糖尿病是一種難以治癒的終身性疾病,可能出現多種併發症,加之患者對糖尿病知識瞭解甚少,並存在一些誤解,因此產生焦慮、恐懼的心理,精神高度緊張,擔心疾病會影響自己的將來,懼怕死亡。

  5、自責心理。該患者“看著家裡人為我的病情擔心”,自己過意不去。長年治療又需要大量金錢,從而感到自責內疚,認為自己成了家庭的累贅。

  三、糖尿病心理保健九要素

  1、明確糖尿病是能被控制好的疾病,只要面對現實正視它,科學地對待它,血糖就會得到較好的控制,避免或延緩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與發展

  2、精神放鬆。很多糖尿病患者常問醫生:“我的病情嚴重嗎?”我們可以肯定的回答:不論病情輕重,只要科學地對待它,千方百計把血糖降下來,疾病就不會往嚴重的方向發展。不論病情如何輕,如果聽之任之,不認真規範地治療,血糖控制不好,糖尿病的併發症會越來越多,越來越重,最後出現嚴重的、不可逆的後果。

  3、不要存在錯誤觀念。“能吃能喝不是病”這是一種錯誤觀念,糖尿病就是能吃能喝,吃出來、喝出來的嚴重危害健康的疾病。儘管剛患糖尿病三五年很少致殘或危及生命,但是一定要明白:從血糖升高的第一天起,糖尿病的併發症就開始了,一旦出現臨床表現、功能障礙,治療就十分困難。

  4、培養有規律的生活節奏,建立新的生活規律。糖尿病患者由於自身的胰島素分泌不足,不能適應生活中的各種變化,因而,血糖就會忽高忽低。如果把自己的生活起居、飲食、運動安排得非常有節奏、有規律,血糖就不會大幅度的變化。

  5、加強體育鍛煉和自我管理。糖尿病患者要加強體育鍛煉,一方面提高機體的抵抗力,同時培養自己的自控能力。人們往往行為被限制以後會出現逆反心理,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比如平常未必想起吃水果,現在得了糖尿病要限制吃水果,反倒特別想吃了,控制飲食、忌菸限酒是治療糖尿病重要的方面,因此不要存在“偶爾抽一支菸沒關係”、“多吃一次沒關係”的僥倖心理,往往有一次就能出現第二次、第三次。

  6、保持情緒穩定。情緒波動也會導致血糖升高。情緒的自控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長期的磨練,只要時時刻刻有這種“自控意識”,一定會有收益。要避免家庭矛盾,不要大事小事就生氣,要心胸開闊,大事多商量,小事不計較。任何人在工作中或生活上都不會一帆風順,總會碰上不順心的事,尤其是在評職稱、漲工資、工作調動不順利時更容易引起情緒的波動,而情緒的波動會引起血糖的波動,使糖尿病病情加重。把“身體健康”放在這些問題之上,對不順心的事置之度外,對“名利”淡然處之,可以把對健康不利的因素減小到最低。

  7、克服麻痺思想。隨著患病時間的延長,自己對疾病重視的程度逐漸淡漠,飲食控制不嚴格,自我監測也不認真,“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藥不按時吃,血糖也不查,甚至又像沒得糖尿病時一樣,一切順其自然不管不顧,這樣只能導致血糖的波動或升高,加速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

  8、生活豐富多彩。糖尿病患者要與人多交往,參加有益的活動,豐富多彩的生活會使人心情舒暢、精神愉快,解除對疾病的緊張與煩惱,有利於血糖的控制。與更多的人交往,尤其與糖尿病患者的交往,可以相互探討控制糖尿病的經驗、體會,相互鼓勵,相互幫助。

  9、 “麻煩”是病情的需要。糖尿病既要控制飲食、加強運動、按時服藥,又要進行血糖、尿糖的監測等等,確實很“麻煩”。但是正因為有了這些“麻煩”才確保了病情的穩定。這些“麻煩”是控制病情的需要。糖尿病患者要克服“麻煩”心理,不要把治療糖尿病的一些手段和方法看成“額外負擔”。血糖控制不好,一旦併發症產生了,造成功能障礙、致盲、致殘。到那時給自己帶來的痛苦,給家屬帶來的負擔,與現在需要做的事比較起來,現在的“麻煩”是微不足道的。

  四、尋求專業的抗抑鬱治療

  1、2型糖尿病合併抑鬱症對病程的進展有一定不利影響。

  2、糖尿病的早期治療不僅胰島素應用越早越好,且心理支持越早越好,胰島素與心理支持的有機結合應成為糖尿病治療的基本原則。

  3、抗抑鬱治療不但可以減輕糖尿病痛性神經病變伴抑鬱焦慮的負性情緒,還可以改善血糖及緩解神經病變的疼痛。

  家人的支持是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支柱,經常到處走走,散散心,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也是糖尿病患者剋制糖尿病進一步惡化的最佳方法。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態,做好準備,用持久的耐心與糖尿病打一個持久戰,相信慢慢的,病情一定會有所好轉。

糖尿病的心理保健相關文章
1、煩躁不安情緒。患者對糖尿病知識瞭解不多,對疾病缺乏正確認識,希望能藥到病除。可是“血糖一直居高不下”,心裡就出現了急躁情緒——“像這樣的日子,甚麼時候才是個頭”,於是陷入苦惱和煩悶之中。但這對疾病的治療不利。 2、不能接受現實的情緒。該患者得了糖尿病後,無法接受“每天還要堅持測血糖,打胰島素”的現實。未能積極主動地改變生活方式或習慣,以適應病情需要。而是“忍不住要發脾氣”,急躁易怒,遇人遇事
發布於 2023-04-28 19:41
0評論
糖尿病已經不是甚麼稀奇的病了,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糖尿病患者,雖然這個病很常見,也不是甚麼大病,但平時如果不注意也會加重病情,所以在平時糖尿病患者應該注意保健。我想把一些關於糖尿病的飲食方面,還有跟平時的保健知識分享給糖尿病患者們,希望能夠採納。 一、學知識、防未然。一旦診斷糖尿病,將是一個終身控制和預防併發症的長期過程。糖尿病患者自我學習一些糖尿病知識,可以通過合理的飲食、運動調節好自己的血糖
發布於 2024-05-05 04:58
0評論
糖尿病已經不是甚麼稀奇的病了,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糖尿病患者,雖然這個病很常見,也不是甚麼大病,但平時如果不注意也會加重病情,所以在平時糖尿病患者應該注意保健。我想把一些關於糖尿病的飲食方面,還有跟平時的保健知識分享給糖尿病患者們,希望能夠採納。 一、學知識、防未然。一旦診斷糖尿病,將是一個終身控制和預防併發症的長期過程。糖尿病患者自我學習一些糖尿病知識,可以通過合理的飲食、運動調節好自己的血糖
發布於 2024-05-04 21:40
0評論
糖尿病已經不是甚麼稀奇的病了,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糖尿病患者,雖然這個病很常見,也不是甚麼大病,但平時如果不注意也會加重病情,所以在平時糖尿病患者應該注意保健。我想把一些關於糖尿病的飲食方面,還有跟平時的保健知識分享給糖尿病患者們,希望能夠採納。 一、學知識、防未然。一旦診斷糖尿病,將是一個終身控制和預防併發症的長期過程。糖尿病患者自我學習一些糖尿病知識,可以通過合理的飲食、運動調節好自己的血糖
發布於 2024-05-07 20:12
0評論
近年來糖尿病患病率迅速上升,1980年在全國14省市調查糖尿病患病率為0.8%,2002年上升到4.5%,2007-2008年為9.7%,最近2013年調查發現,中國成年人糖尿病總體患病率為11.6%;同時糖尿病的後備軍-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為50.1%:如果再不採取強有力的干預措施,在不久的將來會出現與糖尿病相關的併發症大流行,這些併發症包括心血管疾病、中風及慢性腎病等,將給國家、社會、個人帶來相
發布於 2023-03-17 22:01
0評論
概述 三叉神經根的位置:三叉神經根位於腦橋基底部與小腦中腳交界處。三叉神經(n.trigminus)為混合神經,是粗大的腦神經,含有一般軀體感覺和特殊內臟運動兩種纖維。“三叉神經痛”有時也被稱為“臉痛”,是致病因子使三叉神經脫髓鞘而產生異位衝動或偽突觸傳遞所致而引發的神經劇烈疼痛。醫治三叉神經痛不但要減輕病人身體上所承受的苦楚,還應適時地進行心思保健。 步驟/方法: 1、 一、疼痛護理 評估
發布於 2023-01-23 21:06
0評論
概述 導致失眠的原因有很多因為每個人的身體情況和所處的環境都不一樣所以呢在這些上面可能有稍微的差異所以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然後呢諮詢一下相關的醫生。因為不知道您這是一個甚麼情況所以呢可能我只能說一些比較常見的大家根據自己的情況呢可以相關的看一下這些資料希望對大家能夠有點幫助,然後呢如果還有甚麼不懂的大家可以在下面留言。 步驟/方法: 1、 吃麵的原因可能與今日上有很大的聯繫。然後呢不知道您
發布於 2023-09-17 16:06
0評論
一、學知識、防未然。一旦診斷糖尿病,將是一個終身控制和預防併發症的長期過程。糖尿病患者自我學習一些糖尿病知識,可以通過合理的飲食、運動調節好自己的血糖,避免或延遲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也能自覺主動地配合治療,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二、晨起早,莫睡遲。建議春夏早上5點半到6點之間起床。中午午飯後半小時開始午睡,午睡在1個小時左右最好,晚上最晚不要超過11點入睡。一天總的睡眠時間保持在6—8小時即可
發布於 2024-08-29 04:29
0評論
 神經衰弱作為醫學術語在中國使用很廣,包括筆者本人臨床神經內科工作中偏向應用,作為神經(官能)症中的一種,和精神病精神分裂症不同,屬於兩大類疾病。神經衰弱是指大腦由於長期的情緒緊張和精神壓力,從而產生精神活動能力的減弱,其主要特徵是精神易興奮和腦力易疲勞,睡眠不好,記憶力下降,頭痛等多種軀體不適等症狀,病程遷延時輕時重,病情波動部分常與社會心理因素有關。大多數病例發病於16-40歲之間,兩性發病
發布於 2023-03-17 14:56
0評論
1、心理宣洩 當因為工作或者生活問題產生不良情緒時,不要悶在心裡,而應想辦法宣洩出來。一是自我勸導、自我解脫,如換個角度思考問題等;二是藉助他人進行情緒“釋放”,如找家人或朋友聊天,或諮詢專業心理醫生。將不良情緒宣洩出來,對於維持男性更年期心理健康是很有好處的。 2、學會制怒 由於雄性激素的作用,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發怒。男性在更年期,由於內分泌紊亂,則愈發容易發怒。因此,為了男性更年期心理乃至生理
發布於 2023-06-25 08:59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