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發育不全、弱智、腦癱屬中醫五遲、五軟、五硬病範疇。
(1)五遲是腦發育遲緩的一類腦病,泛指立遲,行遲,齒遲,語遲,發遲等。而擬立之病名。
早在東漢末年的《顱囪經》中曾有“行步遲”的記載,’隋?巢元大《諸病源候論》中亦有“齒不生候”、“數歲不能行候”。“頭髮不生候”,“四五歲不能語候”,等病類別。宋?《太平聖惠方》進―步記載了“語遲”,“行遲”“發遲”,“齒不生”等證候的治療方藥。《小兒衛生總微論方》認為“心氣怯者,則性痴而遲語,發久不生、生則不黑;心主血,發為血之餘,怯則久不生也。?心繫舌本,怯則語遲也……”,對本病的病機作了較為詳細的論述。五遲作為正式病名提出,是演代吳謙等人集體編著的《醫宗金鑑》,作者將歷代諸家有關遲證的論述歸納在一起,並以“五遲”之病冠稱。指出“多因父母氣血虛弱,先天有虧”所致之病機。清?張路在《張氏醫通》也明確指出:“五遲者、立遲、行遲、齒遲、發遲、語遲是也。”他認為“腎主骨,齒為骨之餘,發者腎之榮。若齒久不生,生而不固;發久不生,生則不黑,皆胎弱也,由父母精血不足,腎氣虛弱不能榮養而然。若長不可立,立而骨軟,大不能行,行則筋軟,皆肝腎氣血不充,筋骨瘦弱之故”《春秋緯元命苞》雲“腦之為合在也,人精在腦”腦為髓海,可見髓海不足均可引起大腦發育不良而致出現臨床五遲症狀,故五遲歸於腦病之範疇。
五遲是以正氣不足為其病理特徵的病證,其病因不外乎先天因素和後天不足兩個方面,綜述歷代醫家對其病因病機的探究,有的從心肝腎虧虛立論,有的從心脾兩虛分述,有的認為是胎稟不足,還有的認為調養失宜,但總的不外乎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兩個方面。
一先天因素:是指胎兒稟賦不足或受不良刺激而言。若父母體質素虛,精氣衰憊。或久病初廖,或藥毒損害,或嗜慾偏數,致胎稟不良;或妊期縱慾,傷及胎形、或孕母受驚,邪氣乘心,或跌僕內傷,致使胞損,皆能使患兒胎稟不足,肝腎受腡,精血不能榮注筋骨而發病。
二後天不足:是指幼兒因護養失宜,飲食不調;或疾病纏綿,治理不當;或藥害影響,或跌僕損傷,致臟腑功能不調,氣血虛損,百脈宗筋失其濡養而發病。
由於後天稟生於先天,而先天又依賴於後天的奉養,先天不足,則後天稟弱,後天不充,則先天涸竭。是以先天因素與後天不足二者互相影響。病涉五臟歸屬有異,各種遲證之病機特點亦殊:
(一)立遲、行遲:肝主筋、腎主骨。肝腎不足,則筋骨痿弱無力。正如《太平聖惠方》所說:“夫小兒行遲。是肝腎不足,致骨氣虛弱,筋脈無力,故行遲也”。
(二)齒遲:腎主骨,骨生髓,齒為骨之作。腎氣虧損,則髓不能充於齒骨,故齒久不生。故《證治準繩》曰:“小兒稟受腎氣不足,不能上營,而髓虛不能充於骨,又安能及齒”。
(三)語遲:心之聲為言。心氣不足,則雖長至合語之時,亦不能如期說話,而為語遲之語。此外,病後津虧,或脾胃虛弱,均可導致語遲。
(四)發遲:發為血之餘,腎之苗也,若腎氣虧損,肝血不足,氣血衰弱,無以榮發,故為發遲。正如《片玉心書》所說:“小兒發久不生,雖生不黑而稀、此由腎氣衰,則血氣不足故也”。
(五)遲症可散而見之,也可合而並存,究其五遲之因,不離心肝脾腎諸髒,皆與先天后天有關,蓋胎兒孕育之期,全仗腎精之充養,精成則髓生,精足則腦充,今先天父母稟賦不足。
(2)五軟係指因先天稟賦不足或後天於失調護導致脾腎不足、氣血虧虛而出現頭項、手足、肌肉和口痿軟無力的病證。俗稱“軟癱”,為小兒時期生長髮育障礙的疾患,多見於五、六歲以內的幼兒。
關於五軟的病名,宋代以前的醫書未見專題論述,多數醫家將其納入“胎弱”、“胎怯”,或遲證等疾病中綜合論述。至元代曾世榮《活幼心書》中始見“五軟”的名稱,並指出“頭、項、手、足、身軟,是名五軟”。並與“胎弱”、“胎怯”和“遲證”等疾病加以區分。以後諸多醫家論述“五軟”的內容亦不盡相同。如《嬰童百問》:“謂頭軟、項軟、手軟、腳軟、口軟、肌肉軟;在《醫宗金鑑》中“謂頭項軟、手軟、足軟、口軟、肌肉軟;”而《幼幼集成》則謂“頭項軟、身體軟、口軟、肌肉軟、手足軟”等。”雖論述不一,但都離不開頭、項、手、足、肌肉、口這幾部分。
歷代醫家多認為五軟的病因與先天不足、腦髓不足、精氣虧虛等關係密切,誠如《靈樞?海論》雲:“髓海不足,則……脛痿眩冒”,明確指出五軟與腦髓不足的關係。而在《證治準繩》中則提出:“母氣不足則羸瘦肉薄,父精不足則解顱、眼白多”。此謂五軟由先天不足所致。《保嬰撮要》認為頭軟乃“臟腑骨脈皆虛,諸之氣不足”。提出本病的形成與臟腑精氣虧虛有關。綜前人所述可見,本病由上述諸因而致腦失所養,腦用不健的一種腦病。
五軟的主要病因病機是:
(一)先天稟賦不足:本病的發生,主要由於父母素體虛弱,精血不足,或母孕因病雜藥亂投,損傷胎體,以致胎元失養,使胎兒先天稟賦不足,出生後由於肝腎不足、氣血虛衰不能正常供養髮育而致五軟。
(二)後天脾胃薄弱:後天脾胃虛弱、氣血生化不充,而致體弱不能抗邪,為邪氣所犯而發病者。《保嬰撮要》雲:“手足軟者,脾主四肢,乃中州之氣不足,不能營養四肢,故肉少皮寬,飲食不為肌膚也……”。或如《證治準繩?幼科》指出:“此或傷寒或吐或瀉,乘虛邪毒,透入肝脈,熱邪所侵,足致令筋軟長或手足軟而不能舉,或項頸軟而不能舉者”。可見脾胃不足、運化不健而氣血生化乏源,因而使嬰幼兒在生長髮育的時期,氣血不充而幼體失養,則易生本病。
總之,小兒五軟的成因與先天稟賦虛弱,精氣不足,後天脾胃不健,氣血虧虛以及嬰幼時期調護不當,幼體失養有密切的關係。
(3)五硬係指因稟賦不足、元陽虛衰,或調護迭宜、寒邪外襲,致肢體失於陽氣溫煦而出現頭項、胸腹、手、足和肌肉僵硬;曲伸不利的病證。本病以寒冷季節多見,好發於早產體弱或伴有其他疾患之小兒,為新生兒常見疾患之一。
“五硬”的名稱,首載於明?《嬰童百問?卷三》“五硬則仰頭取氣,難於動搖,氣壅疼痛,連胸膈間,手腳心如冰冷而硬,此為風症難治”,頭頸硬、胸膈硬、手硬、腳硬和心腹硬;對五硬的內容論述雖不盡一致,但亦基本按上述病亦的分類而稱之;清?《幼幼集成》則把手硬、腳硬、腰硬、肉硬、頸硬名為五硬。《醫學綱目?生下胎疾》認為本病的主要病因是“小兒胎中有寒,。生下不能將護,再傷於風”,此說確有見地;《保嬰撮要?五硬》則指出了本病的病機與治則,認為“此證從肝脾二髒受病,當補脾平肝”,洵為經驗之論。
總之,五硬系肢體失於陽氣溫煦而出現之病症。《素問?生氣通天論》曰:“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素問集註》則說;“神氣,五臟之陽氣”,而腦為元神之府,是以五硬歸屬於腦病範疇。
本病多由稟賦不足、陽氣虛衰,陽氣虛衰,或調護失宜、寒邪外襲,以致肌膚失於陽氣溫煦而成。
一、陽氣虛衰:孕期母體虛弱多病、或雙胎、早產,而先天凜斌不足,元陽虛衰;或生後感受它病,陽氣大損,以致陽氣不能溫照肌膚,營於四末而發病。
二、寒凝血滯:寒性凝滯,稟斌不足,體質虛弱,或氣候寒冷,調護失宜,以致寒邪外襲,閉阻肌腠,陽氣不遠,肢體失於溫照而發病。
三、肝木乘脾:脾主四肢、主肌肉,調護失宜,中陽虛報,木乘土位,筋脈失和,以致四末失榮而發病。
總之,五硬乃先天稟賦不足或後天失於調護致肢體失於陽氣溫煦而成。本病以元陽虛衰為本,寒邪外襲為標,而以本虛為主;病變部位主要在肝、脾、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