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物是指富於營養或有刺激性特別容易誘發某些疾病(尤其是舊病宿疾)或加重已發疾病的食物。發物的範圍很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屬於發物類的食物按其來源可分為以下幾類:
1、食用菌類
主要有蘑菇、香菇等,過食這類食物易致動風生陽,觸發肝陽頭痛、肝風眩暈等宿疾,此外,還易誘發或加重皮膚瘡瘍腫毒。
2、海腥類
主要有帶魚、黃魚、鯧魚、蚌肉、蝦、螃蟹等水產品,這類食品大多鹹寒而腥,對於體質過敏者,易誘發過敏性疾病發作如哮喘、蕁麻疹症,同時,也易催發瘡瘍腫毒等皮膚疾病。
3、蔬菜類
主要有竹筍、芥菜、南瓜、菠菜等,這類食物易誘發皮膚瘡瘍腫毒。
4、果品類
主要有桃子、杏等,前人曾指出,多食桃易生熱,發癰、瘡、疽、癤、蟲疳諸患,多食杏生癰癤,傷筋骨。
5、禽畜類
主要有公雞、雞頭、豬頭肉、鵝肉、雞翅、雞爪等,這類食物主動而性升浮,食之易動風昇陽,觸發肝陽頭痛、肝風腦暈等宿疾,此外,還易誘發或加重皮膚瘡瘍腫毒。雞蛋雖不屬發物,但也不宜多吃,一般一天不宜超過2個,尤其是肝炎、過敏、高血脂、高熱、腎臟病、腹瀉病人,更不宜多吃。
原因是雞蛋內含大量蛋白,但它們屬於異性蛋白,有相當一部分人吃了異性蛋白質後出現病態反應。此外,屬於發物的還有獐肉、腐乳、酒釀及蔥、蒜、韭菜等。現代臨床研究還證實,忌食發物對於外科手術後減少創口感染和促進創口癒合也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從中醫的四氣五味(寒、熱、溫、涼和辛、甘、酸、苦、鹹)來講,俗所稱的“發物”多屬溫熱辛散和鹹寒為主,“發”的症狀多為動風昇陽和皮膚症狀,少陽相火寄於肝膽,相火化生陽氣,陽主升發宣散,故肝主疏洩。肝主陽升,以升為常,動風昇陽的症狀多為肝用太過的症狀,《輔行訣》雲:肝德在散,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酸瀉之,辛補之,肝之氣發於春,春之氣溫而柔,乃陽氣宣發之時,故肝有喜疏散條達之性而稱其德在散,肝病則溫柔之用太過而情志乙曲不伸,失去其疏散之性,故應用辛味藥以助其疏散之德,如果肝疏散功能正常食用溫熱辛散的“發物”不及服用太多,機體就會出現動風昇陽的症狀。
肺為五臟之華蓋,其性涼,陽氣上升達肺,則轉化為陰氣-津液。陰主沉降,肺主宣肅,主皮毛,以降為順,肺德在收,急食辛以散之,開腠理以通氣也,以鹹瀉之,以酸補之。肺所收的乃溼熱之氣(上承長夏之溼熱,其溼乃土中所滲之溼,其熱乃陽光積蓄之熱)。寒主收引,鹹能軟堅克剛,過食鹹寒之品,則影響肺“收”的功能,肺的宣肅功能失衡,溼熱外溢,則皮膚過敏,哮喘諸症出現。所以我認為“發物”主要影響的是肝肺功能,使其功能失調和相互制約失衡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