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中醫“治未病”?
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和病後康復三個方面。“未病”不僅是指機體處於尚未發生疾病時段的狀態,而且包括疾病在動態變化中可能出現的趨向和未來時段可能表現出的狀態,包括疾病微而未顯(隱而未現)、顯而未成(有輕微表現)、成而未發(有明顯表現)、發而未傳(有典型表現)、傳而未變(有惡化表現)、變而未果(表現出愈或壞、生或死的緊急關頭)的全過程。中醫治病要“防患於未然”,等到疾病來臨的時候再去治,不是晚了嗎?可見,在“未病”的時候防止疾病發生尤為重要。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您可能會經常出現一些例如感冒、上火、便秘等不適狀況,但去體檢的時候卻查不出病因。其實這些情況,都屬於未病狀態,有些還是一些重大疾病的預警信號。 中醫治“未病”從何入手?
養精調神鑄就健康支柱:中醫始終把心理調治作為防病健身、治病療疾的第一步;合理飲食打造健康基石:中醫養生之要以食為本;強身健體增添健康動力:運則立,動則健,機體正氣的強弱、血液循環狀況的良否、新陳代謝質量的高低、抗病能力的大小、疾病治療和恢復程度的快慢等,都是運動產物的不斷積累;科學用藥充實健康保障:中醫有“齊毒藥攻其中,樗石針艾治其外”的方針,中醫對藥物毒副作用和藥源性疾病的認識,是非常超前和科學的,同樣是治未病思想的延伸和發展。
那些人需要“治未病”?
中醫《內經》指的“治未病”,所強調的是個人預防保健。人人都需要不斷調養好身體。其中有些人尤宜注意,這些人經常有些不舒服,但又查不出病,這些人往往處於亞健康狀態。持續發展下去,就有可能衍變成疾病,如不及時調養體質、干預控制,疾病形成後再治,可謂亡羊補牢。及時“治未病”,力爭阻斷往疾病方向發展。同樣大病治癒出院後,通常體質較虛弱,更應該重視治未病。在專科醫生指導下調養,預防舊病復發、再染新病。
中醫“治未病” 健康常相伴中醫所謂體質指人的先天稟賦(含遺傳)和後天生活相融合而形成的身心整體素質。在人生的胎兒、童年、青少年、成年、中老年等階段,它是相對穩定的,但又具有動態可調性。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體質,體質的偏頗往往是導致疾病發生的基礎性因素。因此瞭解自身的體質特點,採取相應的保健措施,及時進行健康調養,則可以達到有效地預防疾病、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