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曾說:“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說明預防疾病的重要性。
現在,有一個怪圈,就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可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卻在不斷升高,發病年齡日趨低齡化。人們不禁要問,這是為甚麼?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天有15000餘人死於不合理的飲食結構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佔全部死亡人口的70%以上。廣泛的資料調查研究表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合理的飲食結構可導致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肥胖、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等。所以,我們應反問一下自己,是否具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民以食為天。膳食因素對人體健康的作用為13%,僅次於遺傳因素,遠大於醫療衛生條件因素的作用,後者僅為8%。但是,甚麼是合理的飲食結構呢?
合理的飲食結構是金字塔形的。金字塔的底端是穀物類,第二層是蔬菜、水果類,第三層是雞鴨魚肉蛋食類和奶製品及豆類食品,第四層是油鹽糖類。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研究所提出了“4-4-4―3-3”制。即每天吃400克糧食,400克菜,40克豆,300克動物性食物,30克油。膳食中碳水化合物合成產生的能量應占總能量的65%,糧食中含豐富的碳水化合物,約佔70%以上。缺乏第一層,人體所需能量不夠,相對而言肉食攝入較多,脂肪、膽固醇增高,引起高脂血症、動脈硬化、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將增加。過多進食蔬菜、水果,也可造成能量不足,某些微量元素或維生素攝入過少。所以,不吃或少吃主食是不正確的飲食習慣。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飲食結構發生明顯變化。食用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增多,吃洋快餐、喝含糖飲料日趨普遍。我國食物中由脂肪提供的熱量由1959年的9%上升到1992年的27%,接近了30%的上限。很多家庭中動物性脂肪的熱量超過了膳食構成比的60%。所以,以肥胖為中心的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代謝紊亂所組成的代謝綜合症逐漸增高,心、腦血管疾病及惡性腫瘤成為我國頭三位死亡原因。另外,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會導致胃排空延緩,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等消化道疾病,也因此而日益增多。
膳食纖維被稱為第七大營養素。膳食纖維對人體的作用包括通便、降血脂和降血糖等。膳食纖維不足,可導致肥胖、糖尿病、動脈硬化、冠心病、便秘等。甚麼是膳食纖維呢?1998年,美國谷物化學學會委派科學委員會把膳食纖維定義為:膳食纖維是在人的小腸中不被消化吸收而在大腸中可全部或部分被髮酵的植物可食部分或碳水化合物類似物。膳食纖維包括多糖、寡糖、木質素相關的植物物質。其廣泛存在於木漿、米糠、麥麩、甜菜渣、玉米、大豆、麻、果皮、墨魚、酒糟、豆腐渣之中。人們每天攝入的膳食纖維應在20-35g左右。
俗話說,水能載舟也能覆舟。鹽,能補充人體所必須的電解質。但長期進食過多的鹽會導致高血壓病。據調查,愛斯基摩人一天僅吃4克鹽,高血壓發病率為4%,美國人進鹽每日10克,高血壓發病率為10%,日本北海道農民每日進鹽27克,高血壓發病率達40%。我國飲食習慣是‘南甜北鹹’,北京市高血壓的患病率是廣州市的4倍。按照WHO在防治高血壓、糖尿病的建議所提出的標準,人一天的食鹽量不應超過5g,而中國人一天平均食鹽量達13.5g。所以防治高血壓,低鹽飲食很重要。
對於糖尿病或肥胖、糖耐量低減的患者,無糖飲食尤其重要。但人們通常所說的“無糖飲食”只是不含蔗糖。但由於它是糧食製作的,含有多糖類,經消化後仍可轉化成葡萄糖、蔗糖被吸收。所以糖尿病或糖耐量低減的患者要走出“無糖食品=無糖”的誤區,避免毫無顧忌地大吃特吃無糖食品。另外,碳水化合物類也不能不吃或吃得太少。因為吃的太少就會導致葡萄糖來源缺乏,就會引起糖異生過多,從而產生酮症酸中毒。
我國由於特殊的飲食文化習慣,聚餐時既不分餐也不喜用公筷、公勺,覺得那樣顯得生分,有礙感情交流。而幽門螺桿菌(Hp)的傳播途徑恰恰是口-口傳播。現在研究發現,Hp是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的罪魁禍首。為了預防Hp及其他傳染病的傳播,推廣有益健康的飲食文化無疑是必要的。
預防疾病,飲食習慣是關鍵。中醫講“五味調和,不可偏嗜”,說明酸苦甘辛鹹,哪樣也不能多。同樣道理,暴飲暴食,過食生冷肥甘厚膩都是有害的。健康的四大基石是: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菸限酒,平衡心理。有道是:“一把蔬菜一把豆,一個雞蛋加點肉,五穀雜糧要吃夠,人人都活九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