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未病中心”實踐模式
1、上海曙光醫院KY3H治未病中心 總體構架
2、中西結合,評估個體健康
我們運用KY3H(個體人)健康狀態辨識―評估系統、道生牌舌脈象儀等先進的中醫診斷儀器,並結合個體化的實驗室檢查、輔助檢查及臨床查體等健康體檢,對個體進行健康評估。
中醫體質辨識:根據客戶的有關信息,通過KY3H智能系統、專家和KY3H治未病中心的分析、評估,提供體質辨識結論。內容包含中醫體質和亞健康測評的體質類型(平和/偏頗)、易患疾病、健康狀態、環境適應能力、心理指數、生存質量、生命週期中醫詮釋等。
中醫特色檢查:運用較為成熟的現代化中醫辨識儀器,如:二十五音分析儀、中醫舌脈診儀、經絡儀等統一化檢測患者的聲色、舌苔、脈象,使每位被檢查者獲得相當於名老中醫的四診結果,做到了四診的統一化、客觀化及系統化。
現代設備體檢:在專家指導下,制定個性化的全身健康檢查方案。出具理化指標檢測、生物醫學工程動態監測等結論,包含醫學體檢的理化、影像指標(正常/異常)、睡眠監測和已患疾病等報告。
中醫特色的體檢報告:根據中醫四診資料,辨識體質類型和健康狀態,提供健康辨識結論及辨體施養建議。
3、管理健康
管理健康:私人健康信息庫 + 制定健康方案 + 全程跟蹤服務
建立私人健康信息庫:運用智能計算等信息技術,為客戶建立“私庫”,提供健康信息管理服務,可為客戶終身保存、維護和管理各類健康狀態與健康服務等信息。
制定健康方案:根據分析結果由中醫專家給予綜合健康指導,側重改變客戶原有不適合自身的生活方式,包括飲食指導、運動調攝、心理疏導等。以“治其未生,治其未成”為核心理念,集中醫院高級中醫專家,針對每個人的不同體質、不同健康狀況,通過排查危害健康因素,在中醫“治未病”理論指導下,為顧客人群提供系統的個體保健建議,通過採取中藥調理、針灸按摩、冬病夏治(敷貼療法)、膏方調養(冬令進補)以實現中醫治“未病”的根本目的。
全程跟蹤服務:跟蹤個體健康狀態和干預效果等,全程將有關信息錄入“KY3H私庫”或本院個人健康信息庫,全程維護、管理客戶的健康狀態信息流,並適時進行再評估:出具健康報告及健康狀態預警等。
4、四季回訪
在根據個體健康狀況提供干預措施、全程管理健康的同時,“治未病”中心結合中醫養生的特點,根據顧客健康狀態的變化,量身製作四季養生方案,並及時回訪。
四季養生原則:
(1) 春季養生原則―升發陽氣,條達肝氣;
(2) 夏季養生原則―健脾益氣,清暑化溼;
(3) 秋季養生原則―潤燥益肺,兼調心脾;
(4) 冬季養生原則―健脾補腎,蟄藏精氣。
5、開設“治未病”門診,提高預防疾病的綜合能力
中醫“未病”預防中心――突出中醫防病概念,無論是社會環境、工作壓力、飲食起居,都對疾病的產生具有一定的影響,本中心中醫專家通過平衡膳食、調節心理、藥膳調養、運動調攝、燻蒸沐足等系列健康干預措施來預防“未病”,開展各種疾病預防宣教,為患者及亞健康人群提供“治未病”的理念以及各種健康諮詢。
中醫“未病”治療中心――以“治其未生,治其未成”為核心理念,以目前現有的特需門診及傳統中醫診療中心門診及我院各名中醫工作室為主體,集中醫院著名的中醫專家,針對每個人的不同體質、不同健康狀況,通過排查危害健康因素,在中醫“治未病”理論指導下,為來賓提供系統的個體保健建議,通過採取中藥調理、針灸按摩、冬病夏治(敷貼療法)、膏方調養(冬令進補)以實現中醫治“未病”的根本目的。
6、充分運用傳統療法技術,發揮非藥物治療在“治未病”中的作用
利用中醫藥學中的方藥、針刺、艾灸、推拿、膏方、精神調攝、食療藥膳以及其他傳統養生保健方法,如五禽戲、降壓八段錦、太極拳、氣功、導引、精養功等運動保健的方法,進行個性化的立體干預,有目標性地阻止部分人群從“未病”向“疾病”的轉化。
7、積極推廣中醫“治未病”理念,提高全民保健意識
加大科學普及宣傳,開展講壇、講座等活動向廣大群眾推廣“治未病”的理念和防病治病知識,使全民提高保健意識;發放治未病預防保健手冊,促進群眾轉變觀念,落實“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已病防復”的先進醫學思想。
8、聯合優勢單位
除本部門的管理技術和資源外,中心與院內傳統中醫科、針灸科、傷科、內分泌科、婦科、兒科、康復科等皆有較好的合作基礎,並輻射到院外的企業、養老機構、政府部門、俱樂部、疾控中心、社區醫院等合作簽約,建立了持久性協作關係,形成一個綜合性的健康管理網絡及平臺,以期建立為人群提供健康為中心體現中醫特色的個體化,綜合預防保健、治療相關服務為核心的創新型健康服務模式,為最終形成特色鮮明、技術適宜、形式多樣、服務規範的中醫保健體系而大膽開拓努力探索。
9、完善衛生服務保障體系,開展治未病進社區工作
社區衛生服務是我國新型城市衛生服務體系的基礎,是實現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的基本途徑,也是促進衛生服務公平性、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它具有服務覆蓋廣泛、方便群眾的優點。把治未病技術推向社區,就是把中醫預防保健服務落到了實處,也貫徹了“重心下移、關口前移”的政策路線。實踐也證明,三級、二級、一級醫院聯動發展,是推進中醫預防保健服務體系建設的有效途徑,有利於中醫藥全面繼承與創新,也能進一步彰顯中醫藥特色優勢,拓展對中醫藥的新需求,擴大中醫藥服務的新領域,是促進全民健康素質提高的重要措施。
二、中醫“治未病”項目社區推廣
為實現以人的健康為中心的個體化預防、保健和診療,為普及“未病先防”的中醫健康理念,根據全球的趨勢、社會的需求、國際成功經驗和我國傳統優勢,響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於“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的指示,曙光醫院治未病中心於2007開始逐步完善“中醫治未病”進社區項目,建立了“5+1”的社區推廣模式,並擴展至“X+1”模式,逐步完善中醫預防保健服務體系目標:通過對若干社區醫生、衛生幹部培訓,進行專家諮詢,開展社區干預,繼而全面擴展至15家社區醫院。
曙光醫院中醫“治未病”進社區推廣項目計劃涉及四個方面的內容:
1、積極推廣中醫“治未病”理念,提高全民保健意識:開展講壇、講座等向廣大社區人群普及推廣“治未病”的理念,使全民提高保健意識,認識到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重要性,從而達到增進全民健康意識的目的。
2、培養社區醫療隊伍,識別“亞健康”人群:培養一支掌握中醫防治病手段的社區醫療衛生隊伍,對社區“亞健康”人群,進行早宣教、早識別、早干預,達到早期防病治病的目的。
3、推廣適宜技術,提高社區便利性:進一步推廣有利於提高社區群體健康模式的“治未病”適宜技術,提高社區人群參與保健行動的便利性。
4、針對亞健康人群及社區常見病,實施干預措施:利用中醫藥學中的方藥、針刺、艾灸、推拿、膏方、精神調攝、食療藥膳以及其他傳統養生保健方法,如五禽戲、八段錦、太極拳、氣功、導引等運動保健的方法,進行個性化的立體干預,有目標性地阻止部分人群從“未病”向“疾病”的轉化。
從07年至今已完成:
1、 專家下社區宣傳、培訓等共計200餘次
2、 進行未病防治講座30餘次
3、 培訓社區衛生幹部及社區醫生60名左右
4、 收錄體質辨識表400餘份
5、 收錄各項目表格900餘份
6、 宣傳人數達1800餘名
7、 舉辦第一屆全國“治未病”高峰論壇講壇
8、 舉辦浦東新區中醫“治未病”與慢性病防控論壇
項目目標:
? 積極推廣中醫“治未病”理念;
? 培養社區醫療隊伍;
? 識別“未病”、“欲病”人群,推廣適宜技術;
? 提高社區便利性
? 針對亞健康人群及社區常見病,實施干預措施
已推廣社區:
張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孫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金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三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迎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花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唐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塘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聯洋新社區服務社健康服務中心
治未病社區推廣已開展項目:通過曙光醫院治未病中心及各個科室的緊密合作,把六種常見病治未病適宜技術推入社區,由點到面,以降低這些常見病、多發病的發病率,切實提高社區居民健康水平,分別是:
1、耳穴貼壓技術在社區便秘傾向人群中的推廣
2、“導引八法”預防骨關節退行性疾病的社區推廣
3、中醫治未病思想對社區糖耐量減低人群防治的干預
4、中醫綜合干預法防治早期高血壓的社區推廣
5、中醫治未病綜合方案降低脆性骨折風險的社區推廣
6、社區COPD患者干預預防項目
7、老年性失眠防治干預的社區推廣
8、針灸康復防治頸椎病社區推廣項目。
治未病社區推廣即將開展的項目:
1、隱匿性腎炎中醫藥防治的社區推廣
2、哺乳期婦女奶結的自我保健方法社區推廣
治未病社區推廣健康小冊子系列:
u 便秘防治手冊
u 糖尿病防治手冊
u 高血壓防治手冊
u 降壓八段錦
u “導引八法”健康手冊
u 失眠防治手冊
u 頸椎病社區防治手冊
u 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社區防治手冊
u 隱匿性腎炎防治手冊
u 冬病夏治的自我保健手冊
即將編輯的宣傳手冊:
u 社區醫療安全防範及醫患關係協調手冊
u 哺乳期婦女奶結的自我保健手冊
通過前期的努力,截止至今,治未病專家下社區宣傳、培訓等共計200餘次,進行講座30餘次,培訓社區衛生幹部及社區醫生60名左右,收錄體質辨識表200餘份,收錄各項目表格700餘份,宣傳人數達1800餘名,在各級衛生行政部門的大力指導下,專門的治未病研究機構、中醫預防保健機構、中醫健康管理機構以及為數不少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積極配合下,舉辦第一屆全國“治未病”高峰論壇,並舉辦浦東新區中醫“治未病”與慢性病防控論壇等。
中醫預防保健服務體系的建設還處於起步階段,其成敗關鍵在於人才隊伍建設。在把“治未病”各項目推入的社區時,通過開展講座、會議研討、治未病論壇、實踐操作等形式,培訓學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師以及社區衛生幹部,使其更深入地掌握“治未病”項目的技能與意義,而在治未病中心,各個科室緊密合作,不斷創新治未病新技術。
培訓社區醫生及衛生幹部
在即將進行技術推廣的6家社區醫院中,在推廣之前通過開展講座、演示等形式,根據當地社區群眾的需求及客觀開展環境,每年選擇上述六項技術中的一項或兩項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師進行培訓,三年內掌握全部四項及四項以上技術,可根據社區群眾的需求以及治未病技術的最新進展適當增加培訓的項目。另外,還可以通過會議研討、治未病論壇等形式拓展培訓渠道。
培訓學生
與中醫藥大學聯合培養中醫類大學生,對進入社區實習的學生,要求必須熟練掌握所在社區醫院推廣的“治未病”技術。培訓老師在充分細化帶教方案的基礎上,編寫教師手冊、社區師資培訓教材、學生手冊、考核試題庫、學生實踐總體評價方案等,建立中醫預防保健醫學實踐數據庫,構建一套有中醫預防保健特色的學生社區實踐管理模式。
三、治未病學術研究
(一)學科定位
曙光醫院“治未病”中心以傳統醫學為基礎,充分整合了我院原有的資源特色,結合現代醫學,融合現代科技,傳承祖國醫學“治未病”精粹,弘揚中華健康文化,突出以中醫為主預防疾病的防病理念及“治未病”思想。是一個獨立的一級學科,並負有一定的管理和協調的職能。其在向客戶提供全程的健康管理、弘揚“治未病”理念的同時,要開展治未病理論研究與臨床研究,並建設成中醫治未病學科的教學基地,培養中醫治未病、中醫健康管理方面的專業人才。
(二)學術隊伍
為推動治未病的學科建設,曙光醫院積極構建治未病人才梯隊,形成了一支中醫名家掛帥,各臨床科室專家形成的治未病專家庫。同時,醫院注重後備人才的培養,一方面,對本院醫師進行中醫“治未病”培訓,另一方面,加大力度引進亞健康管理等專業人才。
(三)科研創新
目前我們已經承擔了科技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浦東新區的多項課題,相應的學術傳承、人才培養也已啟動。我們提出了以中醫體質和身心整體功能狀態有機結合的個體人健康狀態辨識、干預、評估的方法學體系,著力點是解決WHO強調的“預防疾病和損傷,維持和促進健康”問題。在這一體系下正研發對應的健康產品。
目前已獲得的課題: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課題3項:
1、“導引八法”預防骨關節退行性疾病的社區推廣項目。
2、耳穴貼壓技術干預便秘的社區推廣研究。
3、中醫傳統養生保健方法系統理論研究,制定了分課題體質-臟腑-相關“易發疾病”群防治方法體系整理研究》的《“肝硬化”個體人健康狀態辨識規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個體人健康狀態辨識規範》,《“脂肪肝”個體人健康狀態辨識規範》的專項研究。
上海市科委課題2項:
適宜社區中醫干預使用的2型糖尿病危險因素評估問卷的建立及中醫干預方案的臨床研究。
中西醫結合方法防治慢性心衰----治未病的臨床研究
浦東新區衛生局項目2項:
1、浦東新區中醫“治未病”進社區項目推廣
2、中醫治未病與慢性病防控(浦東新區中醫藥論壇專項項目)
上海中醫藥大學課題1項
社區“治未病”項目預防醫學實踐。
參與“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1項:
亞健康人群流行病學調查研究:參加上海中醫藥大學“亞健康狀態的測量及診斷標準研究”課題組――開展人群流行病學調查(中國人亞健康總量表調查和疲勞、飲食量表份量表調查)。
目前正在研究中的其他課題:
1、基於中醫體質分類的代謝綜合徵綜合干預方案社區推廣研究;
2、體質辨識與膏方的社區應用研究DD益氣復元膏方對於氣虛質人群的干預研究等。
3、中醫現代診療儀器的研究DD與激光研究所合作探討中醫體質與甲皺微循環聯合布氏顯微末梢血分析技術檢查所得客觀信息的關係研究,探索找到其與某些慢性疾病早期診斷指標的相關性,使其更好地服務於中醫的“治未病”;與道生公司、上海中醫藥大學開展舌脈象和經絡輔助診斷儀的研究,不僅可以客觀、準確記錄“未病”狀態,並可為後續的干預療法建立療效評估體系。
“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已病防復”是中心工作的目標,良好的服務換來了豐碩的回報,我們被列為國家“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首批試點單位,被評為上海市“治未病健康工程”示範單位,通過“治未病”工程的實施讓人們不得病、少得病、遲得病、帶病延年、提高生存質量,節省了醫療費用,降低了疾病危險因素,社會效益極為顯著。
(四)臨床基地
1、國家科技部十一?五支撐項目?亞健康與治未病課題組臨床檢測協作中心
2、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建設項目 中西醫結合基礎課題 科研合作基地
3、中國醫師協會 治未病臨床醫師見習基地
三、“治未病”的發展方向 中醫“治未病”的思想雖然貫穿於疾病發生的各個階段,其中“未病先防”的內容與當前衛生工作方針中“預防為主”的思想是一致的,我們可以通過系統整理和進一步發展“治未病”理論的內容和思路,用以指導解決“亞健康”問題,開拓醫學發展新領域,作為中醫藥界的重要課題,對世界預防醫學的發展都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正如衛生部部長陳竺所說“要堅持中醫的整體觀、辨證論治、治未病等核心思想,並在此基礎上積極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加強基礎研究,促進中醫藥理論的發展和實踐能力的提高,促進中醫藥現代化。要繼續實施中醫“治未病”工程,探索建立和完善融預防、養生、保健、康復為一體的中醫保健服務體系。”我們深信中醫“治未病”的理念和模式必定會為世界預防醫學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