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溼關節炎的治療包括一般治療和藥物治療。
治療目的為減輕疼痛,延緩病情進展。常用治療藥物包括非甾體抗炎藥、慢作用藥物、生物製劑以及糖皮質激素。
非甾體抗炎藥:應用較為廣泛的包括塞來昔布、尼美舒利分散片、雙氯芬酸、美洛昔康等。上海岳陽醫院風溼免疫科薛鸞
慢作用藥物:包括甲氨蝶呤、來氟米特、柳氮磺胺吡啶、氯喹/羥基氯喹、硫唑嘌呤等。它們可抑制炎症,並能減少腎上腺皮質激素的用量。這些藥物的主要副作用為肝臟損害,肺炎和骨髓抑制,並且很可能隨著用藥時間的延長,發生惡性腫瘤的危險性也增加。應讓患者充分了解這些潛在的副作用,並勸告他們要在專家指導下用藥。
糖皮質激素:對急性炎症有顯著療效,長期應用副作用較多,停藥後極易復發
生物製劑:與常規的藥物治療相比較,無論是醫生還是患者,都能觀察到生物製劑的療效,幾乎可以說是立竿見影。此類藥物常見的副反應為感染,包括細菌、結核、病毒等,遠期應用能否引起患腫瘤的機率增加,目前還缺少長期隨訪資料。該類藥物價格昂貴。
一般治療:
1、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總的說來糖皮質激素對本症效果不顯著,通常對炎性肌病、間質性肺部疾患的炎症期有一定療效;在早期水腫期,對關節痛、肌痛亦有療效。劑量為潑尼松30-40mg/日,連用數週,漸減至維持量10-15mg/日。對晚期特別有氮質血癥患者,糖皮質激素能促進腎血管閉塞性改變,故禁用。免疫抑制劑療效不肯定。常用的有環孢黴素A、環磷酰胺、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等,有報道對皮膚關節和腎臟病變有一定療效,與糖皮質激素合併應用,常可提高療效和減少糖皮質激素用量。
2、青黴胺:在原膠原轉變成膠原的過程中,需要單胺氧化酶參與聚合和交叉聯結。青黴胺能將MAO中的銅離子絡合,從而抑制新膠原成熟,並能激活膠原酶,使已形成的膠原纖維降解。常見的不良反應有發熱、厭食、噁心、嘔吐、口腔潰瘍、味覺異常、皮疹、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蛋白尿和血尿等。
痛風
常用藥物包括:
1、非甾體抗炎藥:急性發作期使用,可減輕疼痛,常用的包括秋水仙鹼、吲哚美辛、雙氯芬酸等。但秋水仙鹼副作用較大,現在應用較少。
2、糖皮質激素:急性發作期,關節疼痛難以控制,可使用,可迅速改善疼痛症狀,不主張長期使用。
3、抑制尿酸生成藥物:主要為別嘌呤醇。急性發作期禁用。該藥副反應較大,比較嚴重的不良反應為剝脫性皮炎。
4、痛風利仙/立加利仙:抑制腎小管對尿酸的重吸收,從而降低血尿酸濃度。急性期禁用。
5、碳酸氫鈉片:可鹼化尿液,促進尿酸的排洩。
痛風患者當嚴格控制飲食,較少嘌呤的攝入,飲食方面,具體可參見網站康復保健部分的內容。
骨質疏鬆
1、阿倫膦酸鹽:抑制破骨細胞的作用,同時具有預防與治療骨質疏鬆症的效果。
2、降鈣素:藉著皮下、肌肉注射或鼻孔吸收,對於停經五年以上的骨質疏鬆症婦女有效。副作用包括食慾減退,臉潮紅、起疹子、噁心與頭昏。不過,只要停止藥物治療,骨質流失速度會開始加快,因此必須長期治療。
3、鈣劑和維生素D:聯合用藥效果較好。
4、荷爾蒙補充療法:雌激素加上黃體素,可以預防與治療骨質疏鬆症。如果沒有子宮,則不需要黃體素。
絕經後骨質疏鬆症是絕經後婦女的高發病症,國外有統計資料表明在60歲以上婦女發生的危險率為58%。它與卵巢合成的激素水平降低有關,由此造成骨痛、骨折,嚴重地影響了婦女的生活質量,增加了婦女的殘疾率和死亡率。由於其發病機理尚未完全闡明,因而藥物的治療都有一定的侷限性,且長期服用西藥容易給患者帶來許多副作用。
骨關節炎
1、軟骨保護劑,臨床常用的有硫酸葡萄糖、胺基葡萄糖、透明質酸鈉,前兩種為口服藥,透明質酸鈉主要為關節腔注射,此類藥物可促進軟骨修復,一般用藥時間較長。
2、非甾體抗炎藥的應用:非甾體抗炎藥有局部消炎止痛的效果,可改善關節疼痛症狀。
3、中醫採用補益肝腎等方法治療,可減輕症狀,延緩病情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