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1-24 18:01

不明原因的發熱是內科常見的臨床難題,也是風溼病學中經常見到的一種疾病。這個概念最早由美國醫生提出,指的是發熱持續3周以上(包括住院1周),體溫>=38.3度,經過完整的病史、體格檢查和常規實驗室檢查後不能明確診斷。研究發現,在所有發燒患者中,1/3與傳染病(主要是結核病,尤其是肺外結核)有關;1/3疾病與腫瘤性疾病有關;另有1/4患者與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關,包括系統性紅斑狼瘡、血管炎、乾燥綜合徵、類風溼性關節炎、成人靜止病和其它結締組織疾病。

常見的風溼病症狀:不明原因的發熱相關文章
是指病人體溫升高,雖經檢查未能確診的狀態,即使做出診斷,也通常是一個排除性診斷,即,消除所有可能性直到僅存一種解釋而得出的診斷。定義1961年Petersdorf和Beeson提出了以下標準:1、體溫多次高於38.3°C(101°F)上?至少3個星期無法確診?至少在醫院1周的檢查一個新的FUO定義,其中門診病人(這反映了當前的醫療行為)更受到重視,規定:2、3次門診隨訪或3天在醫院治療沒有確定病
發布於 2022-10-01 08:19
0評論
1、疼痛是風溼病的主要症狀,可表現為局部疼、全身痛、關節痛和肌肉痛。疼痛可以是急性起病,也可以是緩慢起病,疼痛的程度可以很劇烈,也有的很輕微,或僅表現為不適、酸脹或麻木感。疼痛往往由於著涼或受風而又引發或使原有症狀加重;非外傷引起的關節腫痛常常是風溼病的表現。關節痛、頸肩痛、腰背痛、足跟痛往往是風溼病的常見表現,有時還伴有關節的腫脹,晨起僵硬感。類風溼性關節炎常有對稱性的關節腫痛,近端指間關節、
發布於 2023-01-05 22:08
0評論
(一)疼痛:疼痛的病理關鍵不外乎“不通”、“不榮”兩方面,不通主要由外邪或痰瘀凝結,阻滯經絡,氣血不得行散所致,不通引起疼痛。《醫學發明》首先提出不通則痛,疼痛性質不同,不通機理也不同。風入經絡,氣血逆亂,為下肢重著痠痛,暑熱襲人,燻灼經絡,鼓迫氣血,經氣壅塞不通則為熱痛,痰濁阻滯則為沉重腫痛,淤血阻滯為刺痛,不通則痛,多屬實證。痛必拒按,以脹痛、掣痛、刺痛為主。不榮則引起疼痛,《索問舉痛論》曰
發布於 2023-02-14 00:37
0評論
新生兒發熱發熱的原因是比較複雜的,大致可分以下幾類: 1、感染性:包括由病毒、細菌、立克次體、原蟲、螺旋體、黴菌等所引起的急性感染,對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敗血症和各種急性傳染病等,都是引起發熱的常見原因。 2、非感染性: (1)無菌組織被破壞或壞死:如白血病、血管內栓塞、燒傷、骨折、血腫、腹腔或胸腔內血液的吸收等。 (2)大量失血或失水:可使有效血循環量減少而致散熱障礙,因而體溫升高,
發布於 2023-04-06 20:53
0評論
由於新生兒體溫調節中樞功能不完善,汗腺組織發育也不完善,特別是早產兒和出生10天以內的新生兒,對熱的耐受程度和反應強度均較成人差許多,因此在保暖過度、包裹過多、或在夏季室內溫度過高(大於30度)時,即可引起新生兒體溫上升;有些出生2—3天的新生兒,由於母親乳汁不足,又未給孩子飲水或喂其他乳製品,而環境溫度又較高或包裹較多,孩子就會出現體溫升高、脫水、體重下降、尿少、煩躁不安等表現,稱為新生兒脫水
發布於 2023-04-06 20:46
0評論
(一)感染性疾病 在發熱待查中佔首位,包括常見的各種病原體引起的傳染病、全身性或局灶性感染。以細菌引起的感染性發熱最常見,其次為病毒等。 (二)非感染性疾病 1、血液病與惡性腫瘤如白血病、惡性組織細胞病、惡性淋巴瘤、結腸癌、原發性肝細胞癌等。 2、變態反應疾病如藥物熱、風溼熱。 3、結締組織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SIE)皮肌炎、結節性多動脈炎、混合性結締組織病(MCTD等。 4、其他如甲狀腺功能亢
發布於 2022-11-30 09:49
0評論
風溼病的症狀,說起風溼病,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這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發病率很高的一種常見病,可是很多朋友只處於知道風溼病的階段,並沒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這對大家更好的防治風溼病非常的不利。那麼,接下來,我們就風溼病的症狀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希望對患者們會有幫助。 1、疼痛是很多疾病都會出現的一種症狀表現,當然這也是風溼病發病時的主要症狀之一,病情發作著實讓患者們痛苦不堪。由於疼痛慢慢加重,會導
發布於 2023-01-04 06:49
0評論
概述 我是一名煤礦下井工人,今年已經43歲了,從事這項工作也已經有20年的時間了。由於工作量比較大而且也是種體力活,所以經常要腿痠痛,這些我都已經習慣了。不知道怎麼回事,最近半年來,膝蓋一直特別疼痛,有的時候還感覺發脹,最近半個月來還有紅腫的跡象。聽別人說像我這種情況應該屬於風溼病,但是我自己對風溼病的瞭解不是特別的多,所以希望醫生給我講一下風溼病究竟有哪些症狀,像我這種情況屬於風溼病嗎? 步
發布於 2023-11-02 21:42
0評論
一中年患者來診,訴說他在今年5月去到新加坡及馬來西亞旅遊回來後開始出現不明原因的間隙性發熱,無伴隨症狀,也無前驅症狀,每次發熱在38.5-39.5攝氏度,然後半天能自動退燒,大約7-15天發作一次,每發就到醫院急診,但未發現異常,反覆去專科醫院就診,檢查包括PET-CT等各項檢查,僅顯示結直腸條形代謝增高。來診時,說一週內沒發燒,但最多一月,必會“自動發燒”,看他精神不錯,僅是口有些苦,胃納不錯
發布於 2023-01-24 02:07
0評論
儘管現代醫療設備的不斷改進,診療技術新方法的不斷提高,但不明原因的發燒(不明原因發熱)對於醫務工作者來說仍然是一個艱鉅的挑戰。不明原因發熱(feverUnknownorigin,FUO)的醫學標準為:1)發熱持續時間≥3周;2)體溫多次>38.3℃;3)經≥1周完整的病史詢問,體格檢查和常規實驗室檢查後仍不能確診。多年來國內外對不明原因發熱有過很多報道,不同季節、不同地區和不同時代可能引起
發布於 2022-10-01 04:44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