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3-21 10:31

  垂體腺瘤是一種常見的顱內腫瘤,垂體腺瘤的人群年發病率高達7.5~15/10萬,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多發病於20~40歲。雖然大多數垂體腺瘤是良性腫瘤,不直接危害患者生命,但是它常常引起一系列激素的分泌紊亂,給廣大患者帶來的極大痛苦和經濟負擔。
  垂體瘤按照激素分泌的差異分為很多種。不同類型的垂體瘤,症狀不盡相同:
  1、泌乳素分泌型:女性會出現月經不調、閉經溢乳、不孕。青春期或已婚婦女還會出現月經週期變長甚至閉經、乳房溢乳、婚後不能生育。男性性功能改變:性慾低下、陽痿、不長鬍須、聲音變細、不育;
  2、生長激素分泌型:面容、四肢及形體的改變。成人表現為手腳寬大、頭顱及面容寬大、鼻肥大、唇增厚、毛髮增多,並出現聲音嘶啞、睡眠打鼾及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等症狀;
  3、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型:向心性肥胖。患者會在胸、腹、臀部脂肪堆積,四肢則相對瘦小,呈現“向心性肥胖”,臉部呈滿月狀,體重明顯增加,四肢皮下血管顯露並出現紫紋;
  4、無功能型垂體腺瘤:早期大多沒有症狀,當垂體瘤直徑大於一釐米者,便會因為壓迫鞍膈而有嚴重頭痛,疼痛部位主要位於眼眶後、前額部及雙側太陽穴附近。若向前上方發展則會壓迫視神經交叉導致視力減退,視野缺損,主要病症為雙顳側上方偏盲。
  5、其他類型:如FSH、LH、TSH型垂體瘤,臨床較為少見。除了各自的症狀,共同表現還有多飲多尿(口渴、小便多),頭痛,頭暈,視力明顯下降,視野缺損(兩邊看不清)。如果為垂體瘤卒中(腫瘤出血)還可能會伴隨有劇烈頭痛、噁心、嘔吐、甚至失明。
  近年來,垂體瘤的發病率有著逐年上升的趨勢,雖然目前對垂體腺瘤的具體發生機制尚未有確切定論,但在臨床治療中我們發現,現代人的一些不健康的生活習慣都會影響垂體瘤的發病。

  睡眠與垂體瘤的關係:

  有研究顯示,在調查的200例垂體瘤患者中,有80%的患者均在23點以後睡覺,有的甚至在凌晨1~2點鐘睡覺。在中醫的理論中,講究“天人相應”,五臟六腑在一天的不同時段的功能盛衰有著一定的規律:晚上11點到凌晨1點鐘,膽最旺盛,人體內部全力支援肝臟解毒,讓肝臟分泌膽汁,貯存於膽囊中。凌晨1點到凌晨3點鐘,肝臟最旺盛,眾所周知,肝臟為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肝臟就在這個時間裡幫助人體解毒。3點到5點位肺最旺盛,5點到7點位大腸最旺盛,而這兩個器官在中醫中,都是排洩的重要臟腑。從西醫角度在11點到第二天的早上7點都是人體排洩和內分泌調節的時間段,因此這8個小時的睡眠很重要。但由於現代經濟的飛速發展、工作生活的節奏加快、夜生活越來越豐富,睡眠不足已經嚴重危害了人體的健康。

  目前西醫手術切除仍是目前治療垂體瘤的主要方法,但小於1公分的微腺瘤是無手術指徵的。另外術後易復發,西藥的副作用較大,放療會損傷正常的垂體組織造成後遺症等,這些治療效果均存在缺陷。因此愈來愈多的人尋求中醫治療。中醫是:“以人為中心”的個體醫學,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個體差異。

  中醫通過辨證論治,來制定針對垂體瘤患者的個體化治療方案、從體制上進行調節,可以消除腦垂體微腺瘤、降低手術後的複發率、減少服用西藥後出現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精神壓力,減輕經濟負擔。大量臨床治療表明,大多數患者在持續治療1~2年後,瘤體出現不同程度的縮小和消失,激素恢復至正常範圍內,磁共振複查垂體瘤消失。

垂體瘤的臨床表現有哪些?相關文章
    1、 腫瘤佔位導致的症狀:(1)視力下降、視野偏盲:腫瘤向上壓迫視交叉所致。(2)頭痛:腫瘤從鞍內向鞍上生長時牽拉鞍膈,影響顱底動脈環或三叉神經眼支而引起。(3)內分泌功能障礙:常因腫瘤的性質而異,往往有性功能障礙,生長髮育障礙等,晚期腫瘤向後上生長壓迫垂體柄或下丘腦,可致尿崩症。(4)顱內高壓症狀:如果腫瘤向鞍上生長,阻塞第三腦室前部和室間孔,導致腦積水,可出現頭痛、嘔吐等顱內高壓症狀
發布於 2022-10-04 20:10
0評論
概述 很多人也許對垂體瘤這種疾病比較陌生,那麼要是得了垂體瘤,患者會出現甚麼樣的表現呢。垂體瘤主要是一種在垂體前葉和後葉還有顱咽管上皮殘餘細胞發生的腫瘤。在臨床上要是得了垂體瘤會直接的影響到我們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由於垂體瘤在青壯年時期就會發生,這個時候就會影響到患者正常的生育。同時還會影響到患者的智力,下面我們一起來具體瞭解一下垂體瘤的臨床表現。 步驟/方法: 1、 其實不同類型的垂體瘤那麼
發布於 2022-12-11 04:20
0評論
概述 垂體瘤主要是在腦部的垂體上形成的腫瘤也被稱為是垂體腺瘤,那麼最常見到的就是內分泌的神經腫瘤之一,會直接的給中樞神經造成一定的影響,絕大多數的垂體瘤都是良性的腫瘤。垂體瘤一般在青壯年人身上出現,與發病都是同等的,那麼垂體瘤在臨床上會有哪些表現呢!我們今天就來具體的瞭解一下,垂體瘤的症狀,這樣我們能夠在生活當中及早發現。 步驟/方法: 1、 垂體瘤在出現的時候主要是跟神經系統造成一定的損傷
發布於 2023-05-16 19:38
0評論
在臨床表現上,激素分泌性垂體腺瘤又稱有功能性垂體腺瘤有以下的臨床表現:1、垂體泌乳素腺瘤表現:對於女性患者出現以泌乳素增高,雌激素減少所致的月經停止,即閉經,乳房出現泌乳汁。不孕,結婚後不能生育的閉經。如果一個女性出現高泌乳素血癥中PRL腺瘤佔35.7%,而不孕患者中約1/3為高泌乳素血癥所致。對於男性患者可出現性慾減低、陽痿、男性乳房發育、溢乳、鬍鬚稀少、生殖器萎縮、精子減少、活力低下、男性不
發布於 2022-10-10 10:18
0評論
概述 垂體瘤是屬於腫瘤疾病,它發生於垂體前葉,後葉或者是顱咽管上皮殘餘細胞等等部位,青壯年是垂體瘤疾病的高發人群,會對患者的生長髮育、生育功能還有學習和工作能力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需要患者注意起來並及時治療的,治療方式包括手術、藥物還有放射治療,治療的時候要注意,一定要根據患者垂體瘤的大小以及激素分泌的情況等等因素採取措施,那麼垂體瘤會有些甚麼樣的症狀? 步驟/方法: 1、 得了垂體瘤會
發布於 2023-12-10 11:27
0評論
概述 我們人體的淋巴細胞一直處於不斷的工作當中,淋巴細胞幾乎分佈在身體的每一個角落,尤其是在人體的淋巴結以及淋巴組織當中,淋巴細胞更是無處不在,因為淋巴細胞一直侵入人體的細菌還有病毒等有害物質長期處於交鋒之中,因此淋巴細胞會發生數量的變化和質量的變化,有的時候淋巴細胞會產生一些基因突變,到時候惡性的淋巴細胞就形成了,當這些淋巴細胞形成了之後就有可能引起淋巴瘤。那麼淋巴瘤有甚麼表現呢? 步驟/方
發布於 2023-12-13 00:37
0評論
1、瘤體外觀特徵(葡萄酒斑狀或楊梅狀等)。 2、壓之褪色或縮小。 3、體位元試驗陽性,捫診及靜脈石,穿刺抽出凝全血(海綿型),捫有搏動感,聽診吹風樣雜音,壓閉供血動脈及雜音消失(蔓狀型)。 4、血管造影示瘤區造影劑濃聚或血管畸形。 5、病理組織學檢查確診。 頸部血管瘤的症狀及體徵視瘤體類型,大小,侵犯部位,深淺及範圍而定,多數血管瘤侵犯表淺組織較多,如皮膚皮下組織等;侵犯肌肉,深層血管,喉,咽,
發布於 2025-01-13 04:50
0評論
概述 垂體瘤是一種常見於青壯年的腫瘤,對於患者的學習工作能力以及生長髮育、生育功能等等都會造成巨大的影響,需要我們充分的重視起來及時進行治療的,主要包括手術、藥物及放射治療,一般都是採取綜合性的治療方式,因為沒有一種方式會取得完全治癒的效果,需要我們注意起來的,那麼垂體瘤的臨床症狀都有哪些呢?我來為大家解答。 步驟/方法: 1、 不同類型的垂體瘤會有不同的具體症狀的,比如生長激素細胞腺瘤,主
發布於 2023-12-10 16:11
0評論
淋巴瘤最常見的症狀是淺表淋巴結無痛性、進行性腫大,以頸部、腋窩和腹股溝等部位多見,患者常不在意,隨病變進展,多以脖子上有個腫塊越長越大、不痛,而到醫院看病,晚期時多個腫大的淋巴結互相融合成團塊狀。由於淋巴組織遍佈全身,因此可以出現咳嗽、氣短、胸悶、胸腔積液;腹痛、腹部腫塊、腹水、肝大、脾大、黃疸;皮膚瘙癢、骨痛、下肢癱瘓等。全身症狀以長期的反覆發熱為特點,伴乏力、多汗、消瘦。由於臨床表現非常複雜
發布於 2023-02-18 15:16
0評論
垂體瘤是源於垂體前葉和後葉以及顱咽管上皮殘餘細胞的腫瘤,屬於良性腺瘤,是最常見的鞍區病變,約佔顱內腫瘤的8%-15%。垂體瘤常具有內分泌腺功能,可造成多種內分泌功能異常。臨床表現垂體瘤有以下三大主要臨床表現和一類瘤卒後的特殊表現:1、內分泌表現:不同類型垂體腺瘤的可能會表現為肢端肥大症、閉經、泌乳、不育、頭痛、性慾減退等症狀。2、視力視野障礙表現:早期垂體腺瘤症狀常不明顯。隨著腫瘤體積增大,向上
發布於 2023-02-04 00:47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