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的不斷增多,使得社會負擔和心身疾病也隨之增加。尤其對於老年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和對待疾病的正確的態度,對於血糖的控制和生活質量的提高至關緊要。在門診經常碰到有些糖尿病患者,發病時間和情況大致相同,但是由於對待疾病的態度和方法不同,結果會迥然不同,有的病人患病後能正確對待,既來之,則安之。
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掌握必要的科學知識,心情舒暢,血糖控制的很好,工作生活絲毫沒受到影響,許多併發症也被拒之門外,而且養成了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還經常現身說法,對社會和公眾都作出了貢獻。而有些患者,卻怨天憂人,整天唉聲嘆氣,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服藥不按時,東求偏方,西求秘方,結果病越來越多,真正成了一個藥罐子,病秧子,不光慢性病纏身,而且由於抵抗力,免疫力的下降,夏天傷風,冬天感冒,早早遠離了正常的生活和健康的交往,抑鬱就會不期而至。
通俗的講,抑鬱就是一種不正常、不健康的心境和情緒表現,主要表現為無慾、無求、無望,對任何事情都缺乏興趣,對任何事情都往壞處想,最終會喪失生活的勇氣,走向絕望。糖尿病抑鬱的發生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糖尿病人的性別,年齡以及家族史與抑鬱的發生有關,而糖尿病的程度、病程以及併發症的輕重也是抑鬱的獨立危險因素。
糖尿病抑鬱的治療包括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包括對糖尿病的認識和自我監測,首先對糖尿病要有正確的認識和科學的態度,它雖然是一種慢性病,伴隨人的一生,但只要我們認真的對待它,是完全可以與人類相安共處的。其次好心情可以調動體內的免疫和內分泌系統處於良好的平衡狀態,保持血糖的平穩,而心情不佳,情緒不穩定,使人體不斷處於應激狀態,導致升糖激素的升高,不但使血糖升高,而且還可以引起血壓升高、神經功能紊亂和脂代謝紊亂。
因此,糖尿病人最基本治療就是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如飲食量的控制和膳食成份的合理搭配,適當的運動還可以使人心情舒暢,睡眠改善,有利於血糖的控制,進入良性循環。另外,糖尿病本身由於某些神經肽的改變和高血糖及糖代謝產物對神經系統的損害,抑鬱的發生也會增加,因此,糖尿病病人不要產生自卑心理,去有意識的封閉自己,而要更多的融入正常的生活,多與人交流,在嚴重影響生活的抑鬱患者,必要時應配合藥物的治療。
目前的抗抑鬱藥物有以下三種:單胺氧化酶抑制劑、三環類抗抑鬱劑和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
單胺氧化酶抑制劑是最早發現的抗抑鬱藥,由於有嚴重的毒副反應,目前已基本被三環類抗抑鬱藥所取代。三環類抗抑鬱劑是當前應用最廣泛的抗抑鬱藥物,以丙咪嗪為代表,其他較常用的還有氯丙咪嗪、阿米替林、多慮平等。此類藥物不僅可以改善情緒,還有鎮靜作用,對失眠症狀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近年雜環類抗抑鬱藥的問世,使抑鬱病人有了更多的選擇,包括:
1、四環類抗抑鬱藥:以麥普替林(馬普替林、路滴美)為代表,不僅有抗抑鬱作用,鎮靜作用也較強,療效與三環類抗抑鬱藥相似,副作用輕。
2、不抑制胺攝取藥:以米安舍林為代表。此藥有鎮靜、抗焦慮及抗抑鬱作用,對抑鬱情緒、焦慮不安、自殺觀念、軀體化症狀及失眠有效。副作用輕、安全性大,適用於老病人。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是一種新型的抗抑鬱藥物,主要有氟西汀(氟苯氧丙胺、百憂解)、帕羅西汀、氟優草胺、舍曲林及氨肽氟苯胺五種。針對性強,副作用小,已在臨床廣泛應用。另外,情緒障礙的存在對糖尿病的治療有極其不利的影響,因為抑鬱可能誘發或促發軀體疾病,加重軀體疾病的痛苦,並引起原發疾病的加重。如果確診為抑鬱障礙,不論其原發還是繼發,均應給予抗抑鬱治療。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對本身的情緒改變引起重視,出現抑鬱及時治療,進行合理的心理疏導和藥物治療,不但可以改善心情,而且可以加速糖尿病的康復,提高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糖尿病伴發抑鬱完全可以通過患者和醫生的共同努力加以控制,要樹立信心,遠離抑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