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三叉神經痛表現
1、中老年多見,即40-50歲以後才開始發病;
2、疼痛性質:俗稱“天下第一痛”,有如刀割、電擊樣、撕裂樣,為銳性劇痛,與牙痛、常見的肚子痛有明顯的區別,那種痛叫做鈍痛,而且疼痛位置不很精確。而手指受針刺,刀割等損傷後的銳痛定位非常精確。
3、疼痛部位:侷限於顏面部三叉神經分佈區域內(平常我們洗臉的部位圖2),以鼻子中線為界,只限於一側發作,沿三叉神經某分支分佈區放射,不超過正中線,可以是1、2、3支單獨疼痛,也可以相鄰兩支,如1+2、2+3或者1+2+3都發作,不會出現1+3支這種情況。
4、發作類型:疼痛發作為突發,歷時幾秒到幾分鐘,沒有明顯規律,可好長時間沒有,也可一天發作幾百次,往往隨著時間的推移,發作越來越頻繁。
5、最特徵性表現:扳機點,也叫觸發點。當患者刷牙、進食、喝水、講話時,或觸碰面頰、上下唇、鼻翼等部位就會引起疼痛暴發,這一點稱為板機點(圖3),也是三叉神經痛區別牙痛、顳頜關節痛等疾病的最具特徵性的表現。
6、另外,典型三叉神經痛對卡馬西平的治療反應良好,至少早期止痛效果好也是一大特徵。
不典型三叉神經痛
有的病人早期是典型發作,後來因為經歷了五花八門的治療(如局部針灸、封閉、理療等),上述症狀表現的就不明顯,如疼痛部位,沒有明顯的表現在哪一支上,疼痛性質也變成持續性,也不那麼尖銳,扳機點也模糊了,卡馬西平治療效果不好。也有的病人一開始就不典型,包括好發年齡(很年輕,20幾歲就起病),疼痛部位、性質和發作類型,更沒有明確的扳機點。
最後,提醒普通民眾,看病不能簡單的從字面上去理解,也不能單純的從報紙、網絡上給自己診治,我們通過一些疾病知識的科普宣教,只是希望大家能有一個基本的認識,不能完全對號入座,具體診治還需去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