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素心肌顯像到底好在哪儘管在我國核素心肌顯像的應用還不是很廣泛,但在西方發達國家它已是最常用的冠心病診斷處理技術。核素心肌顯像到底有哪些臨床優勢,它彌補了其他檢查手段哪些不足呢?
診斷效果得到充分肯定
核素心肌顯像在現代冠心病的診斷處理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近十年來,美國負荷核素心肌顯像的年臨床檢查病例數已遠遠超過心電圖運動試驗、冠脈造影以及負荷超聲心動圖,成為最常用的冠心病診斷處理技術。核素心肌顯像在冠心病診斷、危險度分層、預後判斷等方面的應用已在美國心臟病學院的指南中得到了充分肯定和推薦。
近年發展並逐漸成熟應用的門控核素心肌顯像在一次圖像採集過程中,可以同時獲得心肌血流灌注參數和左室功能參數。在不增加檢查費用的情況下,門控核素心肌顯像對左室總體及局部功能的評價,進一步提高了診斷冠心病的敏感性、特異性和準確性,也明顯增加了對冠心病預後判斷及危險度分層的價值。多項臨床研究證明,核素心肌顯像在冠心病預後判斷及危險度分層方面的價值明顯優越於臨床和心電圖運動試驗,也優於冠脈造影。而對冠心病進行準確的預後判斷及危險度分層是現代冠心病診斷與處理的關鍵。根據核素心肌顯像可將疑似或確診的冠心病病人準確地區分為低危、中危和高危患者。
如今,已可以根據半定量及定量的核素心肌顯像來制定冠心病病人的具體處理方案:核素心肌顯像輕度異常者是藥物治療的合適對象;核素心肌顯像中度異常者,如非特殊職業需要及病人本人有強烈願望也是藥物治療的合適對象;只有核素心肌顯像嚴重異常者才是侵入性檢查、治療和冠脈搭橋術的合適對象。
現有“金標準”的得力助手
冠脈造影能夠較為直觀、準確地反映冠脈狹窄程度,在冠心病診斷方面,目前它仍然是公認的“金標準”。但冠脈造影所反映的只是毫米級以上心臟表面較大血管的二維形態學變化,至於這一形態學的變化對心肌血流灌注的影響,對冠脈儲備能力的影響,冠脈造影本身是無法直接回答的。從冠心病的定義來看,其實質都是有無“心肌缺血”的症狀和客觀證據。核素心肌顯像反映的正是心肌血流灌注狀況。這是它有著更好的預後判斷和危險度分層價值的理論和技術基礎。
從另一方面來看,冠脈造影這一二維的影像形態學檢查對冠脈狹窄程度的反映也是有限度的。一些情況下,它不能準確地判斷冠脈固定性狹窄程度,如分叉處病變、開口病變、偏心狹窄等。同時,冠脈造影對不穩定病變,以及心肌梗死相關血管的固定性狹窄程度的判斷也受到一定限制。因為這些病變除固定性狹窄外,冠狀動脈的動力學變化、內皮功能的異常、斑塊的破潰與血栓的形成等對心肌缺血的發生和發展均起著重要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近年來核素心肌顯像臨床應用增長最快的一個方面就是對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病人的診斷處理。
在臨床實踐中把核素心肌顯像作為唯一重要的冠心病診斷處理手段,可能會造成漏診並延誤治療。只有綜合合理地應用心電圖運動試驗、核素心肌顯像、負荷超聲、冠脈造影等有創和無創性檢查才可提高冠心病臨床診治水平,並使冠心病診斷處理技術的臨床應用規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