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淋巴性甲狀腺炎,由日本橋本策博士首次報告而得名,故又稱為橋本氏病。以往由於公眾對其知之甚少,當醫生給出該病診斷後,患者常常以為自己得了甚麼怪病。其實它是甲狀腺炎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約佔甲狀腺專科門診量的1/4到1/3,患者大可不必緊張。
橋本氏病是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於多種原因導致機體免疫系統紊亂,機體產生了針對自身甲狀腺的有毒物質----自身抗體,導致甲狀腺細胞破壞,最終出現甲狀腺功能減退。
橋本氏病多見於30-50歲之間的育齡女性,女性與男性之比為20:1。而且很多患者往往發現自己的媽媽、女兒、阿姨等近親,尤其是同胞姐妹都會患病,可見該病有明顯的遺傳傾向。
這種疾病發病比較隱匿,也就是說甚麼時候得的病患者自己也不知道。很多病人只是偶然發現脖子變粗了,更多的病人是因為
“別人說我脖子大”才到醫院檢查方知患了這種病。疾病的早期一般只表現為甲狀腺腫大,腫大的程度也很不一樣,有的可以是輕微腫大不留意發覺不了,有的甲狀腺腫大可達正常的2-4倍;腫大的甲狀腺表面光滑,但觸摸時感覺質地比較韌,就好像摸在橡皮上的那種感覺;有時也可觸到多個小結節。患者一般不感到甲狀腺部位有疼痛,也無壓痛。這時如果檢測甲狀腺功能檢查(如血清TT3、TT4、FT3、FT4、TSH測定,甲狀腺吸131碘率測定等)也不會發現異常。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展,可能在若干年或更長的時間,出現甲狀腺功能減退的症狀,如怕冷,浮腫,食慾不振,大便秘結及皮膚粗糙等。這時查甲狀腺功能.可以進一步證實病人有甲狀腺功能減退。
不論在疾病的早期還是在以後的時期,查血甲狀腺球蛋白抗體、甲狀腺微粒體抗體往往可以發現是陽性的,甲狀腺(ECT)掃描也可以發現甲狀腺的放射性分佈較為稀疏。
由於發病隱匿,不少病人是因甲狀腺功能減退就診才發現患了慢性淋巴性甲狀腺炎。少數病人在某個階段可能出現短暫的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症狀,如果受攝碘量和甲狀腺炎症與修復的影響時,還可以反覆出現甲亢或甲亢與甲減交替出現。
橋本氏甲狀腺炎目前的治療是以對症處理為主,甲功正常者可隨診觀察,您就像正常人一樣生活與工作,不需吃藥,盡情享受美好的每一天,管它抗體是高或低呢!伴有甲亢者可同時適量應用抗甲狀腺藥物與左甲狀腺片(優甲樂)。當甲狀腺腫大明顯伴有壓迫症狀時才可短期應用激素治療或採用手術治療。然而,假如甲狀腺有結節的話,最好每半年複查一次。當病情進展出現甲減時即需開始用左甲狀腺片足量替代治療,年齡較大者宜從小劑量開始。
日常飲食上可以適當減少碘的攝入。碘攝入量是影響橋本甲狀腺炎發生發展的重要環境因素,隨著碘攝入量增加,本病發病率顯著增加。尤其是碘攝入量增加可以促進隱性的橋本甲狀腺炎患者發展到臨床甲減。富含碘的食物主要是海產品、紫菜、海帶等,也可以將常規的碘鹽換成無碘鹽。
同時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補硒。硒元素是以希臘傳說中的月亮女神(Selefie)而起名。硒是生物的一種必需微量元素。目前,它的生物作用正受到國內外學者的公認,研究證明體內適宜的硒營養狀況有利於維持正常的免疫防禦功能、甲狀腺功能、生殖功能等。食物中含硒豐富的有肉類,尤其是動物的肝、腎,還有海產品、穀物、蘑菇、洋蔥、大蒜、蘆筍等製品,蛋類、金槍魚及牡蠣等含硒也很豐富。在滿足營養需要的情況下,每日補充200微克硒為宜。
總之,揭開了橋本氏甲狀腺炎的神秘面紗,患者就應該釋然,它並不是甚麼怪病!更不是甚麼絕症,是免疫功能紊亂所引起的常見病。患者應定期隨訪,做到知己知彼,就能坦然的與其“和平共處”,無需太多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