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馬蹄內翻足是常見的先天性足畸形。男性發病較多,可為單側發病,也可雙側性。畸形明顯,一出生就能發現,因此疏忽的病例較少見,多能及早治療,效果也較好,但畸形也易復發,應定期隨訪至骨骼成熟,約14歲以後。病因尚不清楚。
[病因]:
關於本病的病因有不少的假說,如環境因素、胚胎髮育畸形及遺傳等但均難以肯定。
Bōhm認為胎兒足在胚胎內發育過程中是由馬蹄、內收、內翻位逐步地向正常位發展的。在此演變過程中因某種原因或胚胎的原發性缺陷而產生畸形。Dunn認為畸形是由於胎兒在子宮內遭受壓迫,使足前部被壓在內收、旋後及下垂位。Stewart觀察到夏威夷群島的日裔居民習慣於採取足內翻坐位,其發病率較高。這可能因所採取的坐位,子宮內胎兒易受壓而使發病率高。Wynne-Davis從遺傳角度進行了144例的家屬調查得出結論,部份是遺傳異常,但尚未找出顯性、隱性基因遺傳的規律。其他學說如Stewart認為與肌肉止點異常有關。Moore發現神經有異常,Sherman認為是距骨畸形所引起的。現今的觀點是各種因素複雜地結合在一起,產生不同程度的畸形,決非單一的原因。
[臨床表現]:
1、出生後即出現單側或雙側足部程度不等之畸形,足部呈踝關節屈位,內翻、內收畸形。
2、患兒學行走時,用前足或足外側緣著地行走,隨著年齡漸大,畸形漸加重,嚴重者足揹著地行走,負重處出現滑囊和胼胝。
3、x線攝片,患足正側位:出生後,x線片上可以看到距骨、跟骨、骰骨的骨化中心,有時可見到第三楔骨,所有的骨和趾骨均已出現,而跗舟狀骨要到3歲才出現骨化中心。
4、根據三條線估計畸形:
(1)在正位片上測定跟距角,若小於30°,表明足部無內翻;
(2)測量第一骨縱軸和距骨縱軸所交叉的角,正常為0°―20°;
(3)x線側位片測量距骨縱軸和跟骨面所形成的角,正常35°―55°,如果小於30°,則表明足下垂。如果距跟角小於15°,第一骨與距骨縱軸交叉所成的角大於15°,表明距舟關節半脫位(simon15°定律)。
[診斷]:
1、嬰兒出生後即有一側或雙側足部屈內翻畸形。
2、足前部內收內翻,距骨屈,跟骨內翻屈,跟腱,筋膜攣縮。前足變寬,足跟變窄小,足弓高。外踝偏前突出,內踝偏後且不明顯。
3、站立行走時外緣負重,嚴重時足背外緣負重,負重區產生滑囊炎和胼胝。
4、單側畸形,走路跛行,雙側畸形,走路搖擺。
5、x線片:距骨與第一骨縱軸線交叉成角大於15°,跟骨面和距骨縱軸線夾角小於30°。
[治療]:
1、從出生後即開始,愈早治療,效果愈好。治療方法根據年齡和畸形程度而不同。目前國際國內較統一認識,早期 ponseti矯形石膏方法治療新生兒及嬰幼兒馬蹄內翻足療效滿意。我院已經常規開展。
2、手法矯正法:新生兒出生後即開始,愈早愈好。由醫師教會母親或帶領患兒,先矯正足前部內收,再矯正距骨下關節內翻,然後矯正踝關節的屈。手法應輕柔,以免損傷骨骺。每種矯正位置保持10秒鐘,每次10―15分鐘。每日數次,一般主張餵奶前進行。
3、ponsetti石膏管形外固定矯正:適應於新生兒至嬰兒階段,石膏需要定期更換,一般需要4~5次石膏矯形,部分嬰兒需要做一次經皮跟腱切斷延長小手術。
4、手術治療,適用於早期延誤治療或者晚期復發,石膏無法矯正者。術式按年齡而異。
(1)足內後側軟組織鬆解術,適用於6個月至6歲患兒。
(2)足外側柱縮短術,適應於畸形嚴重3歲以上患兒,在足內側、後側軟組織鬆解術同時,行跟骰關節骰骨或跟骨楔形切除,或行跟骨外側楔形截骨術。
(3)三關節融合術,適應於12歲以上畸形嚴重之患者。
[預後]:
1、治癒:足部畸形基本糾正,功能基本恢復,手術後傷口癒合。
2、好轉:經手法治療或手術,畸形大部分糾正。
3、未愈:畸形無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