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厭食症是消化科門診常見的疾病。常常碰到家長訴說孩子對一日三餐的粥飯、各種蔬菜,甚至對香噴噴的雞、鴨、魚、肉都不感興趣。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小兒長期厭食後果是很嚴重的,不僅會引起營養不良,貧血,還可能導致免疫力低下,經常生病,影響小兒身體正常發育。
小兒厭食原因可能有:
1、輔食添加不及時
小兒6-7個月是對食物質地敏感期。有的家長添加輔食過早或過晚,則容易導致小兒發生厭食症發生。
2、生病
小兒出現發熱、感冒、咳嗽、腹瀉等症狀時影響胃腸道消化酶活性,容易出現胃口不好,不過這是暫時的。此外,孩子患兒腸胃炎、消化道潰瘍、蛔蟲病、結核病等慢性疾病時也會影響胃口。
3、藥物影響
有時孩子生病吃太多藥物也會引起食慾不振。那句玩笑話“光吃藥就吃飽了”從某種角度來說,倒還有點道理。此外,阿奇黴素及硫酸亞鐵常常會刺激胃腸道,引起食慾下降。
4、缺乏缺鋅等微量元素
缺鋅影響舌頭味蕾細胞的敏感性,影響胃腸道消化酶的功能,導致食慾下降。患缺鐵性貧血時,也可能引起孩子食慾不好。
5、氣候變化
天氣炎熱時,胃腸道消化酶活性降低,很容易出現小兒厭食。有時候休息不好也會影響寶寶胃口。
6、飲食習慣不好
現在獨生子女多,家長容易溺愛,導致孩子飲食沒有節制,吃太多含糖分、蛋白質過高的食物,從而影響了食慾。飲食沒有規律,導致該吃飯時沒有胃口,不到吃飯時間又餓了,破壞了胃腸道消化消化吸收的正常規律。
7、家庭、環境因素
如果家長常常有意無意的在孩子面前評論自己喜愛的食物,這個食物不好看,那個食物不好吃,久而久之孩子容易發生厭食挑食。家庭暴力、家長對孩子過於嚴格或者漠不關心,都可能影響孩子大腦的進食中樞,導致神經性厭食。
與此相通的是,國外做過動物進食相關試驗,每到小狗進食時間給予一次電刺激,久而久之,即使停止電刺激,小狗到進食時間也不會去覓食。所以家庭、環境因素與小兒食慾關係密切。
8、精神心理問題
有的孩子厭食症屬於精神問題引起。如出現神經性厭食、自閉症、悲觀、焦慮等情緒,也會食慾下降。
小兒厭食對策:
1、健康教育,飲食指導
增加科普知識,按時添加輔食。添加輔食太早,容易引起食物過敏腹瀉,太晚,則可能導致厭食症、營養缺乏等。世界衛生組織通過新的嬰兒餵養報告,提倡前6個月之內純母乳餵養,6個月以後在母乳餵養的基礎上添加輔食。但是輔食添加時間並非一成不變。
6-7個月添加稠粥,可吃蒸雞蛋。7-8個月可以逐漸增加各種食物的不同質地。9-10個月可以給輔食加量,種類再多些。11-12個月可以吃軟飯、煮的比較爛的菜、及比較容易消化的點心。國際上認為,及早讓孩子接觸多種質地、口味的食物,對避免以後的挑食有幫助。當然,如果添加輔食時,對某種食物有過敏表現,應該停止添加該輔食,及時到醫院就診。
2、推拿按摩
平日可以把手心放到孩子肚臍周圍順時針輕輕按摩,可促進胃腸道蠕動,增加食慾。
3、多運動
小兒要適當多運動,加快體內新陳代謝,增加食慾。游泳、跑步、郊遊等戶外運動都比較合適。
4、治療原發病
如因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食慾下降,需要治療呼吸道感染,如屬缺鋅引起的厭食,則需補充賴氨葡鋅或甘草鋅等,而非盲目服用健胃藥物。
5、家庭進食環境改善
近年來發達國家越來越推崇家庭為基礎的治療措施。建立溫馨的家庭環境,營造好的進餐氛圍,孩子進食時與其建立良好的互動,使孩子心情愉快的進食,對改善兒童厭食症很有幫助。
6、個體精神指導
屬精神問題引起的厭食症,則需要到心理科、精神科就診。
7、綜合進食行為指導
兒童進食方式、家長餵養方式、餵養態度、兒童輔食添加進程等,都很重要。需要建立正確的綜合進食行為指導氛圍。
總之,小兒厭食症原因多,處理方法不一樣,如果厭食症持續存在,建議最好到醫院就診,找到原因,促進儘早恢復健康。
小兒厭食的苦惱
發布於 2023-03-28 10:21
小兒厭食的苦惱相關文章
小兒厭食症飲食療法
(1)獨腳金10g,豬橫利一條,以四碗水煎成兩碗水,作湯飲服。
(2)谷芽15g,布渣葉10g,孩兒草10g,豬肚或牛肚1/3~1/4個,以四碗水煎成兩碗水,作湯飲服。
發布於 2022-12-11 22:04
0評論
小兒厭食症是兒科常見疾病,是指孩子長期的食慾不振、食量減少,甚至的抗拒食物的症狀。
患兒厭食時間過長會導致孩子營養不良、抵抗力下降、身體衰弱,容易引發其他疾病。爸爸媽媽們不要心急,要改變兒童厭食的現象,還要先找出原因,對症下藥才行。
試試這樣開發孩子的食慾
1.培養合理的飲食習慣
孩子進食從小就要定時定量,若是每日3餐,每兩餐間的間隔以4~5小時為宜;若每日4餐,每兩餐間的間隔以3~4小時為宜。
發布於 2023-05-09 11:29
0評論
1.合理安排膳食,定時進餐,保證衛生;生活規律,睡眠充足,定時排便;營養全面,多吃粗糧雜糧和水果蔬菜,節制零食、甜食,少喝飲料,尤其是冷飲。
2.改善進食環境,吃飯固定地方,儘量不談論和吃飯無關事情,使孩子集中精力進食。
3.加強精神護理,保持良好情緒。不打罵、恐嚇、懲罰,以免引起孩子反感更厭食。還要避免“追喂”等過分關注孩子進食行為;當孩子故意拒食時不能遷就。
4.加強體育鍛煉,尤其是跑步、遊
發布於 2023-01-01 08:06
0評論
概述
夏季天氣炎熱,人們常常會沒有甚麼食慾,大人如此,小孩也是一樣的,一到吃飯的時候,小孩子總是把個嘴巴閉的緊緊的,怎麼哄都不肯吃飯。這是小兒厭食的表現,那麼夏季小兒為甚麼厭食呢?
步驟/方法:
1、
吃冰淇淋太多了。夏天,天氣熱,家長為給孩子解暑,喜歡買很多的冰淇淋放在家裡冰箱,給孩子隨時解熱的時候吃,冰淇淋裡面含有不少的糖分,孩子吃多了,自然就不覺得餓了,因此夏天不要給孩子買很多冰淇淋,
發布於 2023-01-04 18:15
0評論
厭食是指小兒較長時期食慾不振,厭惡進食,甚而拒食,而無其他疾病的一種常見病症。多發於1~6歲小兒,城市中發病率高於農村,多與餵養不當有關。一般預後良好。但若厭食病程過長,營養攝入不足,生長遲緩,氣血匱乏,抗病力降低,易導致繼發疳證、貧血、佝僂病、反覆感冒、咳嗽、支氣管炎等疾病。發病原因1、全身性疾病的影響:如消化性潰瘍、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腸炎、長期便秘等都可引起厭食。2、藥物影響。3、微量元素缺
發布於 2023-03-16 01:36
0評論
一、嬰兒時期未能及時添加輔食:在嬰兒輔食添加的關鍵時期,沒有給寶寶適宜的鍛鍊,使寶寶的咀嚼能力落後於同齡兒童。現在又急於添加輔食,使寶寶一時無法適應。
二、飲食習慣不良:寶寶挑食、偏食,或餐前零食過多。或是在寶寶添加斷奶食品期間,發現寶寶愛吃的食物就一任多吃,使之產生厭煩;也可能是在寶寶不想吃的時候強給硬塞,使寶寶產生逆反。
三、維生素B、微量元素鋅缺乏:B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鋅的缺乏可引起寶寶味
發布於 2023-01-01 07:53
0評論
1.全身性疾病的影響:許多急、慢性感染性疾病都有厭食的表現,其中消化道疾病尤為明顯,如消化性潰瘍、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腸炎、長期便秘等都可引起厭食。其中胃腸動力不足(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厭食目前受到重視。
2.藥物影響:許多藥物尤其是抗生素容易引起噁心、嘔吐,如紅黴素、氯黴素、磺胺類藥物等也可導致厭食。幾乎所有抗生素長期應用都會引起腸道菌群紊亂,微生態失衡,造成腹脹、噁心與厭食。維生素A或維生素
發布於 2023-05-01 04:21
0評論
比較常見的是脾胃虛弱,主要症狀是胃納差,食後腹脹,或便溏、洩瀉,面色淡黃,四肢乏力等。對這種症狀的治療和調養,可用三種便捷的熬粥來調節微生態失衡。山藥芡實苡米粥,就是用山藥、芡實,苡米,加入小米或大米,共熬粥溫服。淮山內金粥效果也很好,即是淮山藥,雞內金,小米或大米,共熬粥加白糖服用。還有一種淮山粟米糊,是用等量粟米和淮山藥炒黃,再研成細末,溫火煮成糊狀,加入白糖即可。這三種粥對胃納不佳,食後腹
發布於 2023-05-01 04:28
0評論
厭食是小兒常見的病症,以長期食慾不振,甚至拒食為主要臨床表現,外感、內傷等疾病引起的食慾不振,則不屬於本病範疇。厭食長期未得到改善,可導致嚴重的營養不良與極度衰弱,應引起家長高度重視。
【辨證分型】
1.脾胃素虛食慾不振,脘悶不舒,面黃肌瘦,精神倦態乏力,或大便溏薄,唇色較淡,舌淡、苔薄白,脈細無力屬虛證。
2.脾胃積食納食不香,食慾減退,腹脹或腹瀉,噁心欲嘔,手足心熱,煩躁不寧,睡眠不安,舌苔
發布於 2023-01-01 08:20
0評論
概述
對於家長而言,看著孩子健康成長是非常開心的一件事情,但是有些時候孩子的食慾可能不是特別好,甚至會有些孩子出現了厭食的現象,這令家長感覺到非常的煩惱,其實如果想要改善小兒厭食的情況的話,調理一些食譜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些厭食食譜。
步驟/方法:
1、
第1點,雜糧山楂粥是改善小朋友厭食的一個非常好的食譜。對於孩子而言,在厭食的時候就需要幫助他們開胃,雜糧山楂粥味道酸酸甜甜
發布於 2022-10-11 10:5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