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歲的施先生,患頸椎病多年,平素行走正常,偶有頸部疼痛。一次騎自行車時不慎面部著地摔倒,導致四肢麻木,不能自主活動,當時在外院就診,頭頸部均未檢查出明顯骨折外傷,保守治療後症狀無明顯恢復。
經仔細檢查後發現,患者頸椎管有多處狹窄,壓迫脊髓,此次外傷導致發病多年的頸椎病明顯加重,必須把受壓的脊髓徹底解放出來,才有可能恢復四肢的感覺、運動功能。經過我們的治療小組詳細討論、周密計劃後,進行頸椎後路單開門椎管擴大成形內固定手術。術後患者四肢功能逐漸恢復,兩個月後來複診時,已恢復如初。此病潛在的危害很大,患者對此認識存在不足和錯誤,以致延誤治療。
緩慢隱形侵襲發病,輕微外傷誘發加重導致嚴重後果
長期低頭伏案工作或頸部活動頻繁者如辦公室工作人員、電腦操作人員、教師、會計、縫紉工、司機等,是脊髓型頸椎病的高危好發人群。長期睡眠姿勢不當如躺在床上看電視、看書、高枕、坐位睡覺及慢性咽喉部感染等是頸椎病發病的主要原因。先天性或發育性頸椎管狹窄的患者,其頸椎病的發病率比正常人高1倍。50%脊髓型頸椎病與頸部外傷有關。一些病人因頸椎骨質增生、頸椎間盤膨出、椎管內軟組織病變等使頸椎管處於狹窄臨界狀態中,頸部外傷常誘發症狀的產生。
脊髓型頸椎病是指頸椎退變所致的椎管狹窄或椎間盤變性突出、椎體後緣骨刺、黃韌帶肥厚及鈣化、後縱韌帶鈣化等凸入頸椎管,對頸脊髓造成直接壓迫刺激;或者因頸脊髓的某一節段缺血變性,並以慢性進行性四肢癱瘓為特徵的頸椎病。
脊髓對靜態的慢性壓迫有較強的耐受性。部分病人在體檢拍片,或因某種原因作核磁共振檢查時,發現脊髓明顯受壓呈凹陷性變形,甚至從X線片上看到壓迫物凸入椎管,達到椎管前後徑的一半左右,而病人的症狀卻相當輕微,甚至毫無症狀。顯然,動態性的壓迫因素也參與了本型頸椎病的發病。在頸椎屈曲時頸椎管被拉長,脊髓也被拉長變細;頸椎後伸時頸椎管則縮短,橫截面積減少了11%~16%,頸脊髓也被壓縮增粗。因此在存在多節段頸椎管狹窄的病理基礎上,頸椎過伸或過屈體位時輕微外力容易造成急性頸髓損傷。
正常頸椎管頸4、頸5處最小,由於頸椎的退變最早出現在頸5、頸6兩個節段,所以退變性頸椎椎管狹窄在頸4、5、6三個節段最為常見。退變的椎間盤向椎管膨出與椎體後緣的骨刺從椎管的前方壓迫脊髓,而頸椎管的後方韌帶增生肥厚,經椎管後方壓迫脊髓。經過“前擠後壓”,頸脊髓在椎管內經常處於“身不由己”的被動狀態。
對多節段脊髓型頸椎病自然病程的研究提示預後不佳。多數患者的脊髓神經功能處於一段穩定平臺期後出現惡化,總體上病情呈臺階狀惡化。部分患者因輕微外傷如急剎車、意外摔倒、甚至彎腰繫鞋帶等也可能出現截癱。
走路不穩、握物無力是先兆
走路不穩和握物無力是脊髓型頸椎病的最早出現症狀。逐漸出現雙側或單側下肢疼痛、麻木、僵硬發抖、無力,常有踩棉花感。重者下肢痙攣,行走困難,易跌跤,甚至臥床不起。病情發展多可出現雙側上肢的感覺及運動障礙,如疼痛、麻木、酸脹、燒灼感、無力及活動不靈活等,甚至不能做端碗、系紐扣、執筆、拿筷子等動作。晚期可有便秘、排尿困難、尿瀦留或尿失禁等症狀。
對中年以上患者,有肢體麻木及運動功能障礙,出現病理反射體徵,症狀時好時壞,慢性進行性加重,應考慮本病。X線片檢查可見頸椎骨質增生,椎體後緣有明顯的骨刺突向椎管內,椎間隙狹窄,椎間孔變小等頸椎退行性變;頸椎CT測量椎體與椎管矢狀徑比值在1:0.75以下,椎管矢狀徑絕對值小於13mm;頸椎MRI見脊髓呈葫蘆串珠樣改變、多節段蟲蝕樣改變或T2加權脊髓內異常高信號即可確診。
早期手術治療是多節段脊髓型頸椎病唯一有效的方法
多節段脊髓型頸椎病一經確診,應當儘快手術治療,才能獲得較好的效果。術前病史比較長著、症狀較重者手術效果較差。延誤手術治療的患者,療效更加糟糕。
儘管多節段脊髓型頸椎病的部分壓迫物是來自脊髓的前方,頸椎前路減壓是常用的手術方法,但單純前路手術不足以徹底解除脊髓前後方的所有致壓物。對於多個節段的頸椎退變(超過3個以上節段)或椎間盤突出,或合併有嚴重的椎管狹窄,以及頸椎後縱韌帶骨化症等情況,需優先採用後路減壓的方式實施手術。近3年來,我們的治療小組採用後路頸椎單開門椎管擴大成形ARCH鈦板內固定術,可以完整保留頸椎板結構,術後更接近頸椎的生理狀態,和後路椎板切除減壓術相比,療效更好,併發症更少,是目前國內外最為常用的頸椎後路手術方式之一。
對脊髓型頸椎病的認識誤區
在臨床實踐中,很多患者對本病認識不足,存在誤區,導致很多患者得不到及時、正確的手術治療。
誤區一、認為頸椎病不能預防:許多患者誤認為頸椎退變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但提前老化和加速老化是不正常。很多患者的頸椎病是由於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致,預防起來並不困難。要做好自我防護,防微杜漸,從而有效避免患頸椎病。
誤區二、認為所有類型頸椎病患者均可行牽引治療:頸椎牽引適用於脊髓型以外的各型頸椎病。臨床中,脊髓型頸椎病患者行頸椎牽引治療而使症狀加重的病例時有發生,應引起重視。
誤區三、認為中、青年人不會得脊髓型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多發於老年人,這是不爭的事實。但目前到醫院診治的頸椎病患者中,中青年人越來越多。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的壓力增大,中、青年人經常加班埋頭進行電腦操作。頸椎長時間保持著不良姿勢,久而久之易患脊髓型頸椎病。
誤區四、把脊髓型頸椎病誤認為是其他疾病:頸椎病的症狀千變萬化,據報道約有5%的不典型性頸椎病容易與美尼爾氏病、動脈硬化、消化性潰瘍、神經官能症、更年期綜合徵及冠心病、高血壓等相混淆。
誤區五、害怕手術,錯失最佳手術時機:有些脊髓型頸椎病患者,由於害怕手術一再延誤到醫院就診,不聽醫生的勸告,想到手術的難度和風險,就知難而退。等到病情逐漸加重而願意手術時,則由於年邁,又同時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和冠心病而不能耐受手術。時間越久,受壓的脊髓發生不可逆性變性,此時即使接受手術治療,一般術後恢復效果差,導致終生殘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