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3-29 03:51

  61歲的施先生,患頸椎病多年,平素行走正常,偶有頸部疼痛。一次騎自行車時不慎面部著地摔倒,導致四肢麻木,不能自主活動,當時在外院就診,頭頸部均未檢查出明顯骨折外傷,保守治療後症狀無明顯恢復。

  經仔細檢查後發現,患者頸椎管有多處狹窄,壓迫脊髓,此次外傷導致發病多年的頸椎病明顯加重,必須把受壓的脊髓徹底解放出來,才有可能恢復四肢的感覺、運動功能。經過我們的治療小組詳細討論、周密計劃後,進行頸椎後路單開門椎管擴大成形內固定手術。術後患者四肢功能逐漸恢復,兩個月後來複診時,已恢復如初。此病潛在的危害很大,患者對此認識存在不足和錯誤,以致延誤治療。

  緩慢隱形侵襲發病,輕微外傷誘發加重導致嚴重後果

  長期低頭伏案工作或頸部活動頻繁者如辦公室工作人員、電腦操作人員、教師、會計、縫紉工、司機等,是脊髓型頸椎病的高危好發人群。長期睡眠姿勢不當如躺在床上看電視、看書、高枕、坐位睡覺及慢性咽喉部感染等是頸椎病發病的主要原因。先天性或發育性頸椎管狹窄的患者,其頸椎病的發病率比正常人高1倍。50%脊髓型頸椎病與頸部外傷有關。一些病人因頸椎骨質增生、頸椎間盤膨出、椎管內軟組織病變等使頸椎管處於狹窄臨界狀態中,頸部外傷常誘發症狀的產生。

  脊髓型頸椎病是指頸椎退變所致的椎管狹窄或椎間盤變性突出、椎體後緣骨刺、黃韌帶肥厚及鈣化、後縱韌帶鈣化等凸入頸椎管,對頸脊髓造成直接壓迫刺激;或者因頸脊髓的某一節段缺血變性,並以慢性進行性四肢癱瘓為特徵的頸椎病。

  脊髓對靜態的慢性壓迫有較強的耐受性。部分病人在體檢拍片,或因某種原因作核磁共振檢查時,發現脊髓明顯受壓呈凹陷性變形,甚至從X線片上看到壓迫物凸入椎管,達到椎管前後徑的一半左右,而病人的症狀卻相當輕微,甚至毫無症狀。顯然,動態性的壓迫因素也參與了本型頸椎病的發病。在頸椎屈曲時頸椎管被拉長,脊髓也被拉長變細;頸椎後伸時頸椎管則縮短,橫截面積減少了11%~16%,頸脊髓也被壓縮增粗。因此在存在多節段頸椎管狹窄的病理基礎上,頸椎過伸或過屈體位時輕微外力容易造成急性頸髓損傷。

  正常頸椎管頸4、頸5處最小,由於頸椎的退變最早出現在頸5、頸6兩個節段,所以退變性頸椎椎管狹窄在頸4、5、6三個節段最為常見。退變的椎間盤向椎管膨出與椎體後緣的骨刺從椎管的前方壓迫脊髓,而頸椎管的後方韌帶增生肥厚,經椎管後方壓迫脊髓。經過“前擠後壓”,頸脊髓在椎管內經常處於“身不由己”的被動狀態。

  對多節段脊髓型頸椎病自然病程的研究提示預後不佳。多數患者的脊髓神經功能處於一段穩定平臺期後出現惡化,總體上病情呈臺階狀惡化。部分患者因輕微外傷如急剎車、意外摔倒、甚至彎腰繫鞋帶等也可能出現截癱。

  走路不穩、握物無力是先兆

  走路不穩和握物無力是脊髓型頸椎病的最早出現症狀。逐漸出現雙側或單側下肢疼痛、麻木、僵硬發抖、無力,常有踩棉花感。重者下肢痙攣,行走困難,易跌跤,甚至臥床不起。病情發展多可出現雙側上肢的感覺及運動障礙,如疼痛、麻木、酸脹、燒灼感、無力及活動不靈活等,甚至不能做端碗、系紐扣、執筆、拿筷子等動作。晚期可有便秘、排尿困難、尿瀦留或尿失禁等症狀。

  對中年以上患者,有肢體麻木及運動功能障礙,出現病理反射體徵,症狀時好時壞,慢性進行性加重,應考慮本病。X線片檢查可見頸椎骨質增生,椎體後緣有明顯的骨刺突向椎管內,椎間隙狹窄,椎間孔變小等頸椎退行性變;頸椎CT測量椎體與椎管矢狀徑比值在1:0.75以下,椎管矢狀徑絕對值小於13mm;頸椎MRI見脊髓呈葫蘆串珠樣改變、多節段蟲蝕樣改變或T2加權脊髓內異常高信號即可確診。

  早期手術治療是多節段脊髓型頸椎病唯一有效的方法

  多節段脊髓型頸椎病一經確診,應當儘快手術治療,才能獲得較好的效果。術前病史比較長著、症狀較重者手術效果較差。延誤手術治療的患者,療效更加糟糕。

  儘管多節段脊髓型頸椎病的部分壓迫物是來自脊髓的前方,頸椎前路減壓是常用的手術方法,但單純前路手術不足以徹底解除脊髓前後方的所有致壓物。對於多個節段的頸椎退變(超過3個以上節段)或椎間盤突出,或合併有嚴重的椎管狹窄,以及頸椎後縱韌帶骨化症等情況,需優先採用後路減壓的方式實施手術。近3年來,我們的治療小組採用後路頸椎單開門椎管擴大成形ARCH鈦板內固定術,可以完整保留頸椎板結構,術後更接近頸椎的生理狀態,和後路椎板切除減壓術相比,療效更好,併發症更少,是目前國內外最為常用的頸椎後路手術方式之一。

  對脊髓型頸椎病的認識誤區

  在臨床實踐中,很多患者對本病認識不足,存在誤區,導致很多患者得不到及時、正確的手術治療。

  誤區一、認為頸椎病不能預防:許多患者誤認為頸椎退變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但提前老化和加速老化是不正常。很多患者的頸椎病是由於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致,預防起來並不困難。要做好自我防護,防微杜漸,從而有效避免患頸椎病。

  誤區二、認為所有類型頸椎病患者均可行牽引治療:頸椎牽引適用於脊髓型以外的各型頸椎病。臨床中,脊髓型頸椎病患者行頸椎牽引治療而使症狀加重的病例時有發生,應引起重視。

  誤區三、認為中、青年人不會得脊髓型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多發於老年人,這是不爭的事實。但目前到醫院診治的頸椎病患者中,中青年人越來越多。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的壓力增大,中、青年人經常加班埋頭進行電腦操作。頸椎長時間保持著不良姿勢,久而久之易患脊髓型頸椎病。

  誤區四、把脊髓型頸椎病誤認為是其他疾病:頸椎病的症狀千變萬化,據報道約有5%的不典型性頸椎病容易與美尼爾氏病、動脈硬化、消化性潰瘍、神經官能症、更年期綜合徵及冠心病、高血壓等相混淆。

  誤區五、害怕手術,錯失最佳手術時機:有些脊髓型頸椎病患者,由於害怕手術一再延誤到醫院就診,不聽醫生的勸告,想到手術的難度和風險,就知難而退。等到病情逐漸加重而願意手術時,則由於年邁,又同時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和冠心病而不能耐受手術。時間越久,受壓的脊髓發生不可逆性變性,此時即使接受手術治療,一般術後恢復效果差,導致終生殘疾。

脊髓型頸椎病相關文章
1甚麼是脊髓型頸椎病2主要症狀下肢症狀:下肢可出現放射性痛、冷、麻、涼、或熱竄痛、無力、不能站立、不能行走、不能下蹲,活動後加重,休息後減輕,或休息後剛起來加重,少有活動後好轉,再活動後又加重。與天氣變化有關,遇冷加重,遇熱減輕,或不明顯等。重則肌萎縮、跛行、功能下降。上海龍華醫院骨傷科張霆半身不遂(頸性半身不遂):單側肢體偏癱、麻木、竄脹,甚則口角歪斜、語言功能障礙、穿鞋脫襪困難、行走不穩等,
發布於 2023-02-01 08:12
0評論
脊髓型頸椎病為高位脊髓的壓迫,波及面積很廣,牽連上肢、下肢、頭部與能神經,由於每個病人壓迫的輕重,病程的長短,所出現不同部位的支配異常反映。 ①上肢症狀:可出現一側或兩側L肢運動障礙與感覺障礙。病人常反映上肢酸脹、麻木、燒灼疼痛與發抖無力感。感覺的部位可發生在肩區、肩部、上臂或前臂、亦可沿神經路線走行方向放射c病程較長者出現大小魚際及前臂肌群的肌萎縮。 ②下肢症狀:韌發者下肢行走無力,如踩棉團狀
發布於 2024-03-15 19:36
0評論
1、年齡方面脊髓型頸椎病的臨床特點: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多在45~50歲以上,而本病發病年齡較早,常在40歲前後起病年輕者甚至30歲左右。 2、椎管矢狀徑:本病時多屬正常,而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則顯示較明顯的狹窄徵,這是脊髓型頸椎病的臨床特點。 3、感覺障礙是脊髓型頸椎病的臨床特點:本病一般均無感覺障礙,僅部分病例可有感覺異常主訴;而在頸椎病患者當引起脊髓受壓出現運動障礙時,則均伴有感覺障礙症狀與體徵。
發布於 2024-12-07 00:25
0評論
按摩 在頸部痛點處按摩,運用分筋、彈撥、推壓、理筋、鎮定等手法,充分鬆解斜方肌、肩胛提肌、胸鎖乳突肌、頸椎棘突兩側軟組織,點按風池、大椎、肩井、頸中、膻中、後頂、前頂、百會、上星、手三里、合谷穴等。每次按摩治療15-20分鐘。 頸椎牽引 部分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可行坐位頸椎牽引,頸椎生理弧度後凸或老年體弱者,應行仰臥位、頸椎輕度屈曲牽引治療。症狀較輕患者採用間斷牽引,每日l-3次,每次30分鐘至1小
發布於 2024-12-07 00:18
0評論
概述 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在生活中可能比較少見,但是大家必須要明白,該型頸椎病的症狀一般是隱性發展的,對患者的危害是不容小覷的。 步驟/方法: 1、 保守治療:主要是指科學運用頸託,這樣可以減少頸椎在活動時對脊神經根的刺激,從而減輕疼痛,又有利於腫脹的消除。此方法一般適用於病情初期或康復期的患者,若是症狀十分嚴重,則不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2、 微創治療:北京骨科醫院主要是運用射頻熱凝靶點術,該
發布於 2023-07-22 15:49
0評論
1.常見表現 脊髓型頸椎病變是脊髓壓迫症病理改變之一。臨床表現因病變脊髓被侵襲的程度、部位和範圍而異。感覺障礙多不規律,手臂的麻木多見,但客觀上淺痛覺障礙與病變所支配皮節不一定對應,深感覺少有受累者,可有胸或腹束帶感,此時常伴有腹壁反射增強。 上肢通常多以下運動神經元通路損害為主,手笨拙,無力,表現為寫字、繫鞋帶紐扣、用筷子等精細動作困難,隨病情發展可有手內在肌萎縮,可出現上位其他上肢肌力減退。
發布於 2024-03-13 06:44
0評論
1.非手術療法仍為本型的基本療法,尤其是在早期的中央型(上肢型)及前中央血管型(四肢型)患者,約近半數病例可獲得較明顯的療效。但在進行中應密切觀察病情,切忌任何粗暴的操作及手法。一旦病情加劇,應及早施術,以防引起脊髓變性。 2.手術療法 (1)手術病例選擇: ①急性進行性頸脊髓受壓症狀明顯、經臨床檢查或其他特種檢查(MRI、CT檢查等)證實者,應儘快手術。 ②病程較長、症狀持續加重而又診斷明確者
發布於 2024-03-13 06:50
0評論
1、頸椎位於頭顱和胸椎之間,是人體脊柱活動範圍最大的部位,頸椎病患者的受傷的機會也較多,青少年時頸部外傷是導致中年後患有脊髓型頸椎病的原因的重要因素。 2、年老體弱,肝腎不足,筋骨懈惰,可引起頸部韌帶鈣化,導致脊髓型頸椎病的發生。頸椎間盤、椎體、椎間小關節等的退行性改變,是頸椎病發生的主要原因。若頸椎間盤突出物突向椎體後方,則壓迫脊髓,造成脊髓型頸椎病。因此,這些都是導致脊髓型頸椎病的原因。 2
發布於 2024-03-13 07:04
0評論
這種多發於40歲以上人群的頸椎病,具有很強的隱匿性,加上不同個體間差異較大,發病的表現也會很不一樣,不容易被察覺。有些可能已經發展到很嚴重的程度,也只是有些手指麻木的輕微症狀,而有些可能像梁先生這樣,一發病就出現脊髓休克的症狀。 一般來說,脊髓型頸椎病表現為早期兩側或者一側的下肢麻木、發抖、無力等,繼而逐漸發展為上肢發麻、力量減弱,拿在手裡的東西容易掉。症狀加重時,可能還會出現便秘、排尿困難或者
發布於 2024-03-13 06:57
0評論
一、脊髓型頸椎病的治療誤區為有些年輕人轉頭時頸椎經常發出響聲,就會認為自己患了此病。之所以轉頭時脖子會發出咔咔的響聲,主要是因為頸部的韌帶和骨骼發生摩擦所造成的,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脊髓型頸椎病。畢竟,脊髓型頸椎病仍然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年輕人患病的比率也不是很高,但是年輕時不良生活習慣和長期伏案工作會增加患病的可能。 二、做瑜伽、倒走、做按摩等方法是有助於緩解脊髓型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的病因是頸
發布於 2024-03-15 19:5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