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萎縮是指橫紋肌營養障礙,肌肉纖維變細甚至消失等導致的肌肉體積縮小。病因主要有:神經源性肌萎縮、肌源性肌萎縮 、廢用性肌萎縮和其他原因性肌萎縮 。肌肉營養狀況除肌肉組織本身的病理變化外,更與神經系統有密切關係。
脊髓疾病常導致肌肉營養不良而發生肌肉萎縮。肌萎縮患者由於肌肉萎縮、肌無力而長期臥床,易併發肺炎、褥瘡等,加之大多數患者出現延髓麻痺症狀,給患者生命構成極大的威脅。
骨折後肌肉萎縮多因長期患肢制動產生下肢廢用性肌萎縮,並伴有肌力下降,因此骨折痊癒後肌肉力量的恢復需要進一步治療。下肢骨折經治療達到正常癒合,臨床一般需要4~8周以固定,病人在治療期間均為臥床狀態。
雖然手術內固定或特殊支架固定可早期進行功能練習活動,但因下肢不能負重或用力,所以都不可避免地發生下肢廢用性肌萎縮, 骨折痊癒後, 仍需要一定時間的康復治療和功能鍛練, 方能使下肢功能完全恢復正常, 所以增加了骨折疾病的完全康復時間。避免廢用性肌萎縮的發生,縮短肌力恢復時間是提高下肢骨折類疾病治療質量的重要問題之一。
針灸治療可以防治肌肉萎縮。我們臨床應用微創埋線聯合和電針的方法, 有效地控制了肌萎縮發生的程度, 並明顯縮短了肌力恢復的時間,取得滿意效果。微創埋線療法是應用一次性微創埋線針將生物可降解材料埋植入人體特定部位或穴位,通過材料對局部或經穴的長期作用進行疾病治療的一種針灸療法。
在微創埋線療法中,使用了埋線專用的一次性埋線針具, 不需要手術,材料採用了現代生物醫學材料,具有操作方便,治療安全的特點。
根據《黃帝內經》中“治痿獨取陽明”的理論,針灸治療以陽明經取穴為主,取肩髑, 曲池,合谷疏通經氣,調暢氣血; 取內關, 曲澤疏通厥陰經氣; 取後溪,腕骨疏通太陽經氣; 取足三里, 三陰交補益後天之氣。輔助以督脈穴位振奮陽氣,背俞穴調節臟腑,,使津血化生有源,筋肉得養,萎縮得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