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性闌尾炎
(1)腹痛 典型的急性闌尾炎最初疼痛在中上腹部或臍周,數小時後腹痛轉移並固定在右下腹部。當炎症擴散到漿膜層和壁腹膜時,疼痛固定在右下腹,而原來的中上腹或臍周疼痛減輕或消失。因此,沒有典型的轉移性右下腹痛病史並不能排除急性闌尾炎。
單純性闌尾炎常表現為陣發性或持續性腹脹和鈍痛,持續性劇痛常提示化膿性或壞疽性闌尾炎。持續的劇烈疼痛延伸至中下腹或雙下腹,往往是闌尾壞死穿孔的徵兆。
(2)單純性闌尾炎的胃腸道症狀不突出。在早期階段,由於反射性胃痙攣,可能有噁心和嘔吐。盆腔部位的闌尾炎或闌尾壞死穿孔時,可能會出現腸蠕動增加。
(3)發熱通常只有低熱,沒有寒戰,化膿性闌尾炎通常不超過38℃。高熱通常見於壞疽性闌尾、穿孔或已併發腹膜炎。
(4)壓痛和反跳痛 腹部壓痛是腹壁腹膜受到炎症刺激的表現。闌尾壓痛點通常位於麥氏點,即右髂前上棘與臍部之間中、外1/3線的交界處。反彈痛也被稱為Blumberg徵。在肥胖症或闌尾後部闌尾炎患者中,壓痛可能較輕,但有明顯的反跳痛。
(5)當闌尾化膿時,會出現腹肌緊張,特別是在壞疽性穿孔併發腹膜炎時,腹肌緊張尤為明顯。但是,在老年或肥胖的病人中,腹部肌肉較弱,必須同時檢查對側的腹部肌肉以進行比較。
(6)皮膚感覺過敏早期,特別是闌尾腔阻塞時,可出現右下腹皮膚感覺過敏現象,範圍相當於第10~12胸髓段神經支配區。位於右髂嵴最高點,右恥骨嵴和臍部構成的三角區,又稱Sherren三角區,它不因闌尾的位置而改變,如闌尾壞疽穿孔在此三角區的皮膚感覺過敏現象消失。
2.慢性闌尾炎
(1)右下腹疼痛,特點是間歇性隱痛或脹痛,時重時輕,位置相對固定。多數患者誘發腹痛發生在飽餐、運動、勞累、寒冷和久站之後。
(2)胃腸道反應 患者常有輕微至嚴重的消化不良和食慾下降。病程較長者可能出現消瘦和體重下降。通常沒有噁心或嘔吐,也沒有腹脹,但老年患者可能有便秘。
(3)腹部壓痛是唯一的體徵,主要位於右下腹,通常範圍較小,位置恆定,僅在重壓時出現。沒有肌痛或反跳痛,通常沒有腹部腫塊。
(4)體徵為各種特定壓痛點的陽性,如麥氏點、郎氏點和腰大肌徵、羅氏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