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學認為,刮痧可使局部皮膚充血,毛細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 另外,刮痧的刺激可通過神經——內分泌調節血管舒、縮功能和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強局部血液供應而改善全身血液循環。刮痧出痧的過程是一種血管擴張漸至毛細血管破裂,血流外溢,皮膚局部形成淤血斑的現象。 此等血凝塊(出痧)不久即能潰散,而起自體溶血作用,形成一種新的刺激素,能加強局部的新陳代謝,有消炎的作用。
刮痧的力度如何掌握
刮痧手法的力度,猶如中藥處方之藥量。中醫有話:“藥量為不傳之方”。如果有位老中醫傳你個秘方,只有藥名,但沒告訴你藥的劑量,這秘方最多隻算傳了一半。如一箇中藥方中麻黃與石膏按1∶3的比例使用,其主要功效是止咳平喘;但如果麻黃與石膏按1∶2或1∶4的比例使用,其主要功效就變成發汗解表、清內熱了。
所以,一箇中藥方中藥與藥之間劑量發生改變,其方劑的功能就可能大為不同。說明中藥方中不但藥物配伍重要,藥量也是很重要的。刮痧、 按摩也一樣,施術的部位(經絡穴位)好像方劑中的藥,其力度好像方劑中的藥物劑量。只知道經絡穴位,而力度掌握不好,其效果也相差甚遠。
有人問了,刮痧、按摩是不是力度越大越好?這是不正確的。力度太輕不行,達不到一定力度,起不了效果;但力度太重也不行,太重了會使人肌肉組織受傷。刮痧、按摩正確有效的力度應該是既要有一定力量,但又不能太重,在這之間找到一個合適的力度,用此力度進行保健治療才會有效。
用刮痧、按摩進行保健治療,具體到每個人其輕與重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合適的力度是對病人使用刮痧、按摩進行保健治療時,病人既能有酸、麻、脹、痛的感覺,又能忍受得住,這時的力度就是有效的,只有找到這種力度才會有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