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病理特点有:急性炎症的表现,大量中性炎细胞浸润,骨质破坏、骨髓组织溶解坏死,骨质坏死和反应性骨质增生同时存在。早期以骨质破坏为主,随后出现增生,后期则以骨质增生为主。 骨小梁变性坏死伴部分消失.骨髓腔内只有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灶状出血(HE×100)
急性骨髓炎的组织学改变:骨髓腔内可见到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细菌栓塞理论是目前经典的发病机制假说。小儿骨骺和干骺端骨生长最活跃,有丰富的血管网,但多为终末动脉,末端折成小袢状,再注入窦内较大的静脉,血流较慢,细菌栓子容易停留、沉积。感染是否发生及发生的程度,受患者抵抗力,致病菌毒力和治疗措施三方面的影响。
急性骨髓炎的组织学改变:骨髓腔内可见到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若机体抵抗力弱或细菌毒力大,感染始于静脉袢,然后扩展到营养动脉,产生细菌栓塞。局部骨组织发生炎症反应,血管怒张、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并形成脓肿。脓肿向外发展,突破密质骨,形成骨膜下脓肿,向周围软组织扩散,或直接进入髓腔。
骨坏死的形成,当骨膜被脓肿剥离骨面时,该部骨皮质表层失去血液供应而坏死,脓液进入骨髓腔和哈佛小管,这些管腔中经过的滋养血管受到感染侵袭,发生炎症反应,滋养血管被细菌栓塞,骨坏死更加广泛。与周围组织未脱离者为骨坏死,当炎症控制后,侧支循环建立,还有可能再生;与周围组织游离者为死骨,大小不等,如果侧支循环很难建立,再生的机会小。小儿骨骺板对感染有屏障作用,骨髓炎病灶直接蔓延进入关节腔的机会很少,但是,当干骺端位于关节囊内时(如股骨颈),脓肿可穿过干骺端骨皮质进入关节,成人骺板融合,屏障消失,脓肿可直接进入关节,形成化脓性关节炎。有时骨膜下脓肿,也可将骨膜附着处剥离,脓肿进入关节,形成化脓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也可引起关节面软骨下骨的坏死,并产生相应的病理改变和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