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是中医常用的有毒中药,药名:蜈蚣,别名:天龙、百家、五公、千仙子,其性味辛、温,入肝经,有解蛇毒、疮毒、止痉的功效。
医学家张锡纯认为,蜈蚣 "运行之力最速,内而入于脏腑,外而入于经络,诸疮诸毒皆可除"。古代医生用蜈蚣来治疗眼口歪斜引起的中风、手脚麻木、四肢挛缩和抽搐、头晕、癫痫、风湿和骨痹、小儿脐风和抽搐等疾病。
随着恶性肿瘤的高发,更多的中医师在临床上将蜈蚣作为毒药使用,但绝不是利用蜈蚣 "以毒攻毒 "的毒性。中医治疗疾病总是根据病情、病因和所用药物或方剂的疗效来进行。在《药典》中,蜈蚣的功效是疏风解痉、止痛、攻毒散结。初步的临床观察表明,蜈蚣配地龙、穿心莲可用于治疗脑瘤、脑转移癌引起的头晕、抽搐、头痛;我们用蜈蚣配山慈姑、全蝎、莪术等化瘀散结药物适量内服或外敷于骨转移的疼痛部位可减轻疼痛,改善症状。现代医学家朱良春也用蜈蚣治疗胃癌、乳腺癌、食道癌、肝癌、皮肤癌等有一定效果。
还有用蜈蚣解蛇毒的报道,《本草纲目》中记载:本品"最能伏蛇",是治疗蛇咬伤中毒的重要药物。将蜈蚣磨成细粉,每次服2~3克,每日4次,治疗蛇咬伤,用消毒过的粗针刺破咬伤的肿胀部位,引流解毒,可使肿胀逐渐消退而愈合。
其他应用,将蜈蚣加茶叶同敷患处,可治瘰疬。用蜈蚣加盐浸油,取其油擦小儿秃疮,疗效颇佳。对于结核病的潮热,服用本品也有缓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