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1-17 13:33

  需到高原地区工作的人员,应通过仔细的体检,检查是否患有不适宜在高原工作的疾病。

  从低海拔地区到高海拔地区要阶梯上升,逐步适应。

  必须快速到达3000米以上地区时应携带氧气装备及预防药物。如利尿剂、镇静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等。也可在进高原之前两天开始服用复方党参片,每天8片,可以使高原反应减少80%。

  饮食尽可能吃高糖的食品,结构调整为第一碳水化合物、第二脂肪、第三蛋白质,有条件的多摄入液体能量,如果汁、牛奶,还能补充一部分水分。奶茶是很好的一种食品,酥油茶更好,是高热量食品,并且脂肪多,对皮肤有保护、湿润的作用,里面的茶碱还可以起到利尿作用。

  到达高原地区后,体力活动要循序渐进,尽量减少并避免寒冷刺激及上呼吸道感染。

高原反应如何预防相关文章
第一:初到高原地区,不可疾速行走,更不能跑步或奔跑,也不能做体力劳动,不可暴饮暴食,以免加重消化器官负担,不要饮酒和吸烟,多食蔬菜和水果等富有维他命的食品,适量饮水,注意保暖,少洗澡以避免受凉感冒和耗体力。不要一开始就吸氧,尽量要自身适应它,否则,你可能在高原永远都离不开吸氧了(依赖性非常强)。 第二:可服用一些缓解高原反应的药品:高原安(至少提前1-2天服用,到达西藏后继续服用3-5天)、西洋
发布于 2024-01-17 13:07
0评论
部分初次进入高原的人,在海拔3000米的高度,24小时内出现头疼、头晕、眼花、耳鸣、全身乏力、行走困难、难以入睡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心慌、气短、胸闷、面色及口唇发紫或面部水肿等症状。出现这些症状,应在原高度处停留休息3~5天,或立即下降数百米高度,一般就可恢复正常。 有报道说,3500米以下的发病率占37%~51%,3600米-5000米的发病率达50%。这说明高度越高
发布于 2024-01-17 13:27
0评论
1.由平原快速进入海拔3000m以上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海拔更高地区,在数小时或1~3天内发病。2.有下列表现之一或一种以上者应考虑本病: ①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心慌气短、胸闷胸痛、失眠、嗜睡、食欲减退、腹胀、手足发麻等症状,经检查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者。评价症状的程度主要依据头痛及(或)呕吐的程度(轻、中、重度),并结合其他症状。 ②休息时仅表现轻度症状如心慌、气短、胸闷、胸痛等,但活动后症状
发布于 2024-01-17 13:13
0评论
1.接触高原的状况:是初次进入高原或回到平原居住一段时间后重返高原,或从高原至另一更高处。 2.发病地区的海拔高度。 3.从进入高原到发病经历的时间。 4.发病有无明显的诱因,如登高速度过急、体力活动过大、寒冷或气候改变、饥饿、疲劳、失眠、晕车、情绪紧张、上呼吸道感染等因素。 5.病后有无经吸氧或转往低处(3000m以下)病情自然好转史。 6.进入高原前或发病前有无类似症状发作。
发布于 2024-01-17 13:20
0评论
(1)吸氧:采取持续加压给氧,氧流量为2-4升/分,严重病人可间断加大到4-6升/分,直到病人清醒。若昏迷严重并伴有呼吸衰竭的病人,可给予人工呼吸机正压给氧和辅助呼吸。 (2)低温疗法:用冰水袋放置在病人的头颈、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使体温降低正常以下,这样可以降低机体的耗氧量,对缺氧的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3)脱水剂的应用:脱水剂可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脑循环。 常用的药物:①地塞米松
发布于 2024-12-25 21:46
0评论
去过高原的人,都体验或者听说过高原反应这种现象。常见的急性高原反应的症状有:头痛、心悸、胸闷、气短、厌食、恶心、呕吐、乏力,严重者会出现感觉迟钝、情绪不宁、失眠、精神亢奋、思维迟缓、记忆力减退、产生幻觉等,也可能发生浮肿、休克或痉挛等现象,更严重者甚至会因为肺水肿、脑水肿而丧失性命。无独有偶,临床上抑郁或者焦虑的来访者,常常也具有与此类似的症状。那么,在相似的表象背后,是否隐藏着同样的机理呢?我
发布于 2022-12-03 16:41
0评论
一般来说高原反应的大小和肺活量是没什么关系的,但和身体对氧气的需求量有一定的关系,如果身体对氧气的需求量较多的话,那么就容易引起高原反应,并且会比较大反应,所谓肺活量,只不过是肺通气量中的一种罢了,并不代表需要氧气的多少。 其实通常来说,肺活量大的人去高原的话其实高原反应反而更小,因为缺氧耐受力更强,因此对于高原的环境更能适应,不过这也不是百分之百的,还和血红蛋白携带氧气的能力有关。 在去西藏之
发布于 2023-09-27 17:51
0评论
对易感性的预测虽做了大量的探索,但尚未发现较理想的方法。笔者认为低氧通气反应、肺阻抗微分波、肺弥散能力、最大运动后的氧饱和度的变化等,对预测高原病有一定价值。进入高山前应对心理和体质进行适应性锻炼,如有条件者最好在低压舱内进行间断性低氧刺激与习服锻炼,以使机体能够对于由平原转到高原缺氧环境有某种程度的生理调整。目前认为除了对低氧特别易感者外,阶梯式上山是预防急性高原病的最稳妥、最安全的方法。笔者
发布于 2024-12-25 21:25
0评论
预防高原脑水肿具体措施如下: (1)乘车进入高原者,最好是进行阶梯式进入。 (2)在行进至高原途中,应注意保暖,防寒。 (3)刚进入高原环境,应加紧休息,不宜进行中等强度以上的体力劳动及剧烈运动,以免增加机体的耗氧量。 (4)加强卫生宣传教育,使进入高原人增加对该病的防治知识,消除紧张、恐慌的心理。
发布于 2024-12-25 21:32
0评论
宝宝接种疫苗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可能会发生。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如果出现低烧、头痛、轻度腹泻、偶尔有皮疹,往往在2-3天内可自行消失,是正常的反应,不用担心。但如果出现的是过敏性皮疹、过敏性紫癜、过敏性休克和晕厥等症状,被称为疫苗接种异常反应,需要采取紧急对症处理措施。 1、过敏性皮疹 过敏性皮疹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荨麻疹、皮疹大小不等
发布于 2023-07-09 10:49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