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1-17 13:20

  1.接触高原的状况:是初次进入高原或回到平原居住一段时间后重返高原,或从高原至另一更高处。

  2.发病地区的海拔高度。

  3.从进入高原到发病经历的时间。

  4.发病有无明显的诱因,如登高速度过急、体力活动过大、寒冷或气候改变、饥饿、疲劳、失眠、晕车、情绪紧张、上呼吸道感染等因素。

  5.病后有无经吸氧或转往低处(3000m以下)病情自然好转史。

  6.进入高原前或发病前有无类似症状发作。

高原反应检查相关文章
第一:初到高原地区,不可疾速行走,更不能跑步或奔跑,也不能做体力劳动,不可暴饮暴食,以免加重消化器官负担,不要饮酒和吸烟,多食蔬菜和水果等富有维他命的食品,适量饮水,注意保暖,少洗澡以避免受凉感冒和耗体力。不要一开始就吸氧,尽量要自身适应它,否则,你可能在高原永远都离不开吸氧了(依赖性非常强)。 第二:可服用一些缓解高原反应的药品:高原安(至少提前1-2天服用,到达西藏后继续服用3-5天)、西洋
发布于 2024-01-17 13:07
0评论
部分初次进入高原的人,在海拔3000米的高度,24小时内出现头疼、头晕、眼花、耳鸣、全身乏力、行走困难、难以入睡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心慌、气短、胸闷、面色及口唇发紫或面部水肿等症状。出现这些症状,应在原高度处停留休息3~5天,或立即下降数百米高度,一般就可恢复正常。 有报道说,3500米以下的发病率占37%~51%,3600米-5000米的发病率达50%。这说明高度越高
发布于 2024-01-17 13:27
0评论
1.由平原快速进入海拔3000m以上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海拔更高地区,在数小时或1~3天内发病。2.有下列表现之一或一种以上者应考虑本病: ①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心慌气短、胸闷胸痛、失眠、嗜睡、食欲减退、腹胀、手足发麻等症状,经检查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者。评价症状的程度主要依据头痛及(或)呕吐的程度(轻、中、重度),并结合其他症状。 ②休息时仅表现轻度症状如心慌、气短、胸闷、胸痛等,但活动后症状
发布于 2024-01-17 13:13
0评论
(1)吸氧:采取持续加压给氧,氧流量为2-4升/分,严重病人可间断加大到4-6升/分,直到病人清醒。若昏迷严重并伴有呼吸衰竭的病人,可给予人工呼吸机正压给氧和辅助呼吸。 (2)低温疗法:用冰水袋放置在病人的头颈、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使体温降低正常以下,这样可以降低机体的耗氧量,对缺氧的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3)脱水剂的应用:脱水剂可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脑循环。 常用的药物:①地塞米松
发布于 2024-12-25 21:46
0评论
需到高原地区工作的人员,应通过仔细的体检,检查是否患有不适宜在高原工作的疾病。 从低海拔地区到高海拔地区要阶梯上升,逐步适应。 必须快速到达3000米以上地区时应携带氧气装备及预防药物。如利尿剂、镇静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等。也可在进高原之前两天开始服用复方党参片,每天8片,可以使高原反应减少80%。 饮食尽可能吃高糖的食品,结构调整为第一碳水化合物、第二脂肪、第三蛋白质,有条件的多摄入液体
发布于 2024-01-17 13:33
0评论
去过高原的人,都体验或者听说过高原反应这种现象。常见的急性高原反应的症状有:头痛、心悸、胸闷、气短、厌食、恶心、呕吐、乏力,严重者会出现感觉迟钝、情绪不宁、失眠、精神亢奋、思维迟缓、记忆力减退、产生幻觉等,也可能发生浮肿、休克或痉挛等现象,更严重者甚至会因为肺水肿、脑水肿而丧失性命。无独有偶,临床上抑郁或者焦虑的来访者,常常也具有与此类似的症状。那么,在相似的表象背后,是否隐藏着同样的机理呢?我
发布于 2022-12-03 16:41
0评论
一般来说高原反应的大小和肺活量是没什么关系的,但和身体对氧气的需求量有一定的关系,如果身体对氧气的需求量较多的话,那么就容易引起高原反应,并且会比较大反应,所谓肺活量,只不过是肺通气量中的一种罢了,并不代表需要氧气的多少。 其实通常来说,肺活量大的人去高原的话其实高原反应反而更小,因为缺氧耐受力更强,因此对于高原的环境更能适应,不过这也不是百分之百的,还和血红蛋白携带氧气的能力有关。 在去西藏之
发布于 2023-09-27 17:51
0评论
1高原反应是高原地区特有的一种疾病,高原反应在医学上的解释是人的身体突然暴露在低压和低氧的环境中产生的反应就叫高原反应。一般在进入高原3000米高度的时候就有可能发生高原反应。 2高原反应的症状一般有头晕、头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一般正常人出现这些症状身体都会很不适,如果是高血糖患者的话,症状可能会比正常人的症状更加严重。 3高血糖患者在去高原地区之间,最好每天跑步锻炼来增强
发布于 2023-04-19 23:53
0评论
高原脑水肿的发病率与上山速度、海拔高度、居住时间以及体质等有关。一般来讲,平原人快速进入海拔3000m以上高原时约50%~75%的人出现急性高原病,但经3~10天的习服后症状逐渐消失。多数医者认为,该病的发生老年人低于青年人,女性低于男性;急性高原病的发生率与男性的体重指数(体重/身高2)呈正相关(p<0.05),与女性的体重指数无关,说明肥胖男性易感性大。 治疗 该病多半发生在特高海拔地
发布于 2024-12-25 21:39
0评论
检查发1:新生儿有瞳孔对光反应 手持手电筒,先遮住宝宝一侧眼睛,然后用手电筒光照射未遮住的另一侧眼睛。如果被光照射后瞳孔立即缩小,属正常视觉反应。同法测试另一眼,瞳孔若不能随光照缩小则为异常。 检查法2:2个月宝宝有固视反应和瞬目反应 把奶瓶或玩具放在宝宝面前,如果宝宝在看到眼前东西的一瞬间表现出眨眼动作,则属正常视觉反应,即瞬目反应;随后宝宝的眼睛会对眼前的东西盯视一定时间,这就是所谓的固视反
发布于 2023-08-25 21:42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