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5-25 04:01

概述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大家都不,对这种病情避而远之,谁都不想患有这种病。因为白血病不容易治疗,而且通常会花费大量的费用。白血病可能是由于遗传性的引起的,但是也有可能是现代生活环境所影响的,它的发病原因有很多。然而,白血病他会有并发症的产生。精神障碍就是其中的一种。有白血病而引发的精神障碍,这种鉴别还是可以鉴别的。

步骤/方法:

1、 首先,在白血病伴随的精神障碍中,意识障碍是最为多见的他占白血病急性期的77%。其中在表现的初期会呈现嗜睡的状态,以后可能发展成贪睡或者是睡眠状态中导致昏迷的状况,这样的状况在白血病并伴随的精神障碍中还是很常见的。

2、 此外还会有的患者出现兴奋的状态。具体表现为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躁动不安。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幻觉,甚至是妄想的状态。他们的具体表现会出现幻听幻视或者是妄想症的状态,他们妄想自己被迫害了。

3、 白血病引发的精神障碍还可能有抑郁的状态,患者出现长期的悲观状态,甚至严重时会有自杀的倾向。白血病在急性期时,这种精神障碍最多,常见病情也较为严重,精神病障碍这种,常以意识障碍为主。而慢性白血病时的精神障碍发病率比较低。

注意事项:

其中如果要确认是因为白血病而引发的精神障碍,一定是白血病先发短信,而精神状况发生在后,所以这样才能够确定是由于白血病而引发的精神障碍。医生会依据精神障碍的不同程度,而给予不同的治疗,患者要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

白血病伴发的精神障碍如何诊断鉴别相关文章
原发性高血压伴发的精神障碍(psychonosemacausedbyhypertension)是血管病伴发的精神障碍中最多见的一种。指患原发性高血压的同时,伴随其出现的精神障碍。原发性高血压伴发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神经症样综合征,也可出现抑郁综合征、幻觉、妄想状态等。当血压急剧增高出现高血压危象时,常表现有意识障碍。
发布于 2023-02-16 20:10
0评论
诊断 白血病是骨髓的病变,因此需要进行骨髓穿刺检查以及骨髓切片检查,才能够确定诊断,为了进一步确认白血病的种类,还需要额外的特殊检查,才能精确将白血病予以分类并给予最适当的治疗。 这些特殊检查包括:细胞生化特殊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查,染色体检查。 鉴别诊断 应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类白血病反应等病鉴别。 1、再生障碍性贫血。 2、骨髓增
发布于 2024-02-07 11:47
0评论
皮肌炎患者临床上常以肌肉、皮肤症状为主,肌肉以躯干、四肢为主,常伴有疼痛,皮肤损害主要出现头皮、四肢、躯干对称性出现水肿性红斑,全身症状可有发烧、关节痛及不同脏器损害,患者还可拌饭精神障碍。 其伴发的精神障碍主要是指在有丰富的疏松结缔组织的骨骼肌或皮肤和骨骼肌一起损害时,炎症性改变涉及各脏器和神经系统,而产生精神障碍和神经症状其炎症性改变涉及各器官和神经系统,可导致神经精神症状。 一般起病较急者
发布于 2023-02-15 20:18
0评论
诊断要点 1.符合神经症性障碍的共同特点。 2.以恐惧为主,同时符合以下4项症状: (1)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的恐惧,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 (2)发作时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紊乱的症状。 (3)出现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 (4)明知恐惧是过分的、不合理的、不必要的,但仍无法控制。 3.对恐惧的情景和事物的回避行为必须是或曾经是突出症状。 4.病程持续1月以上。 5.导致个人痛苦及社会功能损害
发布于 2023-12-05 03:16
0评论
多毛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表现(HCL) HCL的中位发病年龄为50岁,尚无儿童或青少年发病报道。约80%的患者为男性。 就诊时约1/4的患者主诉为脾脏肿大所致的腹部涨满或不适;1/4的患者有疲乏无力、体重下降;1/4的患者有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趋势或继发于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减少的易感染倾向;其他患者可能在查体时发现血细胞计数异常或脾脏肿大。 诊断时脾脏肿大可见于85%左右的患者,巨脾多见。浅表淋巴结肿
发布于 2022-12-29 03:51
0评论
诊断依据:以洁癖为主要症状的强迫性神经症。 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自行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相的焦虑性病症,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而难于应付的
发布于 2023-12-30 23:27
0评论
生物学因素:本病大多存在大脑发育缺陷,特别是右半球发育明显受阻。由于卵巢发育不全内分泌不足,可影响性腺-垂体-下丘脑轴功能,雌激素过低,促性腺激素偏高,黄体生成素和卵泡激素水平明显降低,这些都可以引发精神障碍。 心理社会因素:由于第二性征发育不良,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形成了特殊的个性,易出现社会适应困难,人际关系不良,内向、孤僻、行为被动、幼稚,缺乏抑制、易冲动,敏感、多疑易产生悲观、害羞及敌意
发布于 2023-02-09 08:20
0评论
1.正常人的恐惧:正常人对社交活动场合也会有一定的紧张、焦虑心理,关键看这种恐惧的合理性、发生的频率、恐惧的程度、是否伴有自主神经症状、是否明显影响社会功能,是否有回避行为等来综合考虑。 2.与其它神经症性障碍鉴别:恐惧症和焦虑症都以焦虑为核心症状,但社交恐惧症的焦虑由特定的对象或处境引起,呈境遇性和发作性,而焦虑症的焦虑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常持续存在。强迫症的强迫性恐惧源于自己内心的某些思想或观
发布于 2024-05-19 04:11
0评论
强迫症和洁癖有点相似,人们都会因为不习惯某一行为而持续重复的去干某一件事,那么,是否有此行为的人都患有强迫症呢?这可不一定。因而,想要判断是否得了强迫症,就要注意强迫症的鉴别诊断。下面呢给大家介绍。 首先需要鉴别正常的重复行为,以免草木皆兵、诊断扩大化。几乎每个人都会有些重复行为或有既定顺序的动作,比如离开家前会反复拉两三次门以确保门关上了;刷牙总是会按照先用左手拿杯子装水,再用右手取牙刷,接着
发布于 2023-02-10 07:58
0评论
1、精神发育迟滞:该障碍患儿可伴有多动和注意障碍,如能上学,学习困难也相当突出,因此易与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相混淆。但追溯病史,可发现该障碍患儿自幼生长发育较同龄正常儿童迟缓,社会适应能力低下,学业水平与智力水平多相当,智测智商低于70。以上有助于鉴别。 2、儿童孤独症:虽然该症患儿常存在多动、注意障碍,但患儿还存在儿童孤独症的三大类核心症状,即: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
发布于 2022-12-04 11:35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