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1-29 15:21

  随着乳腺癌生物学研究及循证医学研究的进展,乳腺癌单纯外科手术治疗模式已发展成为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中医治疗的综合治疗模式,乳腺癌的整体治疗水平有了飞速提高,但是通过规范化的西医治疗,仍有将近50%的患者最终治疗失败,尤其对于术后高危人群多数复发转移。中医药治疗乳腺癌多数是辩证与辩病相结合,同时兼顾患者既往及同时应用的其他治疗,在临床上,常有乳腺癌围手术期、围化疗期、围放疗期的中医治疗,上述治疗因与其它方法同用,很难确切评价中医的客观疗效,而在患者术后及放化疗后的康复期治疗中,因混杂其他治疗因素相对较少,中医药的治疗效果可以较好体现,即降低肿瘤的复发转移、改善生活质量、治疗相关并发症。本文针对乳腺癌康复期不带瘤患者的中医治疗进行综述。

  1中医辩证特点-----气阴两虚、冲任失调为主要证型

  刘胜等对407例乳癌术后患者进行了辨证分型,探讨其辨证规律,发现患者出现气阴两虚证占绝大多数,384例占94.35%,气血两虚证占少数,22例占5.41%,冲任失调证331例占88.57%,肝气犯胃证79例占19.41%,出现气阴两虚同时伴冲任失调证313例占76.90%[1]。吴雪卿等对10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中医症状采集,结果发现气虚证81例 (75.00%),阴虚证77例(71.30%),血虚证25例(23.15%),冲任失调证57例(52.78%),肝气郁结证37例(34.26%),肝肾阴虚证22例(20.37%);气虚证、阴虚证相兼60例(55.56%),气虚证、阴虚证、冲任失调证三证相兼34例(31.48%)。年龄、病程、雌孕激素受体表达、腋下淋巴结转移、服用三苯氧胺等均对辨证分型无影响。提示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辨证分型错综复杂,以气虚证及阴虚证或二证相兼为最常见;其次为冲任失调证或三证相兼[2]。周家明等观察了117例乳腺癌术后经过放、化疗的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肝郁气滞、气血虚弱、津亏内热和瘀血阻滞型,其中有不少患者身兼数证,以逍遥散为主方根据不同证型进行加减,患者生存率明显提高[3]。孙平等统计全国诸家有关乳腺癌报道提及证型、症状的文献80余篇,临床病例共153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的证型在临床病例中的分布频率则依次为气阴两亏型,冲任失调型,气虚血瘀水停型,肝郁型,痰瘀毒热型,气血两虚型,脾虚痰湿型,脾气虚弱型[4]。2000年成立了全国乳腺病学术网络委员会,包括了全国实力较强的12家单位于2006年1月15日在广东省中医院召开会议,一致肯定了由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林毅教授根据多年临床实践提出的乳腺癌分围手术期、围化疗期、围放疗期及巩固期的分期治疗体系。该理论体系认为巩固期多为气血(阴)两虚证、脾肾两虚证、冲任失调证及有病无证等[5]。

  2辩证论治

  2.1扶正祛邪,调整阴阳、气血、脏腑功能为总原则

  康复期的中医治疗应从整体出发,根据不同临床证候,扶正为主,祛邪为辅,辨证论治,调整患者机体阴阳、气血、脏腑功能。主要遵循“识病为本,辨证为用,病证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根据其病因病机,主张扶正与邪相结合,所谓“养正积自除,祛邪助瘤消”,明辨正邪盛衰、病变部位及病程阶段而确立不同的治法[6]。

  治疗中首重治本,扶正可祛邪、抑邪、防邪,扶正固本是防止乳腺癌复发转移的主要方法。扶正时尤重脾肾。朱华宇等临证时多以生黄芪、白术、茯苓、山药等益气养血,健脾和胃;生地黄、天花粉、枸杞子等滋阴生津;仙茅、仙灵脾、补骨脂、菟丝子等温阳补肾[7]。其治疗肿瘤作用机制在于:抑制TS活性;激活巨噬细胞活性;促进干扰素的产生;保护骨髓、肾上腺皮质和肝脏功能;与白细胞介素Ⅱ有协同作用;以及一些扶正中药有抗氧化和捕获自由基的作用等。

  此外,扶正亦不忘祛邪,常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加以辨病用药,随证选用有抗癌活性的药物,从而提高机体抑制肿瘤的能力,达到抗癌、抑癌的目的[7]。如活血化瘀类中药莪术、桃仁、王不留行、五灵脂、虎杖、土鳖虫等药物,具有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活性、促纤溶、抗血栓、消除微循环障碍等作用,从而发挥抗转移、化放疗增效、免疫调节等功效。而清热解毒类中药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鱼腥草、蚤休、蒲公英、冬凌草、金荞麦等,以及软坚散结类的药物如山慈菇、生牡蛎、海蛤壳、皂角刺、海藻、昆布等在临床及实验研究过程中被发现具有抗实验动物肿瘤的作用。而在患者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以毒攻毒法类的药物如全蝎、地鳖虫等因其对癌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和扶正法相结合运用于乳腺癌的治疗,有可能获得一定的疗效,但因其过用容易伤正,临床需谨慎使用[8]。

  2.2放化疗后的治疗

  贾喜花等认为,化疗可使毒邪积于体内,损伤气血、肝肾。放疗则易耗伤津液,出现阴虚内热表现。故放化疗期间,辨证为气阴亏虚、肝肾不足、脾胃虚弱型,治宜益气养阴、调补肝肾、健脾和胃。放化疗后,患者多属正虚邪恋,治以扶正祛邪、益气健脾、祛浊化痰为主[9]。

  2.3内分泌治疗期间的治疗

  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常规内分泌治疗至少5年,患者经常出现一系列类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比如月经失调,心烦易怒,潮热多汗,胸闷神疲,心情抑郁等,影响了生活质量。中药可以通过调摄冲任,活血祛瘀法等治疗以减轻抗雌激素药物引起的各种症状。王祥应用六味地黄合甘麦大枣汤加味治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出现的类似更年期综合征症状,基本方:熟地30g ,山药15g,山茱萸10g,丹皮15g,炒泽泻10g,茯苓15g,甘草6g,淮小麦30g,大枣10枚。随症加减,七天一疗程。42例中经过2一3疗程,治愈22例占52.4%,好转8例占19%,4疗程后6例好转占14.3%,总有效率85.6%[10]。

  2.4激素受体阴性患者的中医治疗

  激素受体阴性患者乳腺癌术后及放化疗后多为随诊观察,无更多的序贯治疗大多临床症状不多,甚至有的“无证可辨”,黄玲等认为可根据中医从体质,年龄,个性,既往疾病的影响等角度辩证论治,重在调理,改变肿瘤产生的基础即本虚标实,从而去实现抗复发、转移的目标。她们通过临床观察将患者分为3种类型,肝气郁结型:即气郁质,术后或放化疗后,或伴乳腺增生,情绪时郁或急躁,心烦,形体消瘦,苔薄白,舌质淡暗,脉弦滑,治法: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方药:柴胡疏肝散或逍遥散加味。如乳房胀明显,加王不留行、元胡、地鳖虫,乳腺结节加夏枯草、山慈姑、七叶一枝花。瘀血阻络型:即瘀血质,术后瘢痕形成或放疗后局部皮肤硬或肤色暗、时刺痛,或伴月经失调,舌质暗或有瘀斑,脉弦或涩,治法: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味。冲任失调型:即阴虚质,多为绝经后老年人,腰膝酸软,五心烦热,体倦乏力,口干咽燥,苔少,脉细数,治法:补益肝肾、调理冲任。方药:二仙汤合四物汤加减[11]。

  中医学认为人体脏腑之间,生理上存在着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生克制化关系;病理上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传变的乘侮亢害关系。一脏有病可以影响到相关脏腑。根据病邪之传变趋势,先于病邪变化而用药治疗,以达“先安未受邪之地”的目的,从而阻断疾病的传变途径,防止癌肿的转移,使疾病向着痊愈的方向发展。刘晓燕等认为激素受体(-)乳腺癌患者是内分泌治疗的盲区,而临床上绝大多数ER/PR(-)的乳腺癌患者较ER/PR(+)者预后要差。因此,针对ER/PR(-)乳腺癌患者群易于内脏转移的特点,应重于治本,从中医“五脏皆虚,独取中焦”出发,治以健脾益气之法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在预防这类人群的复发转移方面可能有一定作用[8]。

  3专方治疗

  党参、白术、黄芪、首乌、海藻、夏枯草、半枝莲、鹿衔草、白花蛇舌草、黄药子为主方,并结合临床随症加减,共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76例,连续服药2年,结果实际随访68例,随访时间2~8年,其中3例复发,65例健康状况良好,28例恢复工作[12]。吴钟政等治疗50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或化疗患者,以柴胡、香附、郁金各12g,,山慈菇、菟丝子、仙灵脾各15g,藤梨根、猫爪草各30g,组成专方随证加减,连续服药1年以上,其5年、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6%、56%[13]。王义程等将62例乳腺癌术后放、化疗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其中1组加用中药(黄芪、沙参、鱼腥草等13味)。于术后1周开始服用,持续用药5~6年,结果加用中药组5年以上生存率为74.2%,病人免疫功能全部正常;未用中药组5年以上生存率为32.3%,病人免疫功能50%正常。两组比较P<0.01[14]。陈前军等选择浸润性导管癌切除术后行化疗治疗的患者183例,分成2组,治疗组化疗同时服用乳宁Ⅱ号(由生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南沙参、枸杞子、仙灵脾、肉苁蓉、山萸肉、石见穿、蜂房)等药组成,对照组单纯化疗。用药后随访两组2年复发转移率。结果显示:原发肿瘤直径>5cm,患者2年复发转移率、腋窝淋巴结阳性≥4枚者2年复发转移率及乳癌Ⅲ期患者2年复发转移率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05)。提示乳宁Ⅱ号有助于控制复发转移高危人群的复发转移率 [15]。

  4、问题及展望

  目前,乳腺癌带瘤期或围手术期、围化疗期、围放疗期应用中药治疗相关报道较多,而单纯应用中药的康复期治疗的疗效评价研究报道很少。康复期的治疗是从另一个角度来体现古人的 “治未病”思想,具体为乳腺癌的“已病防变”, 即预防乳腺癌的复发转移[16]。康复期的治疗更能体现中医的客观疗效。在乳腺癌康复期中,虽然中医对于预防肿瘤复发转移、治疗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弥补激素受体阴影患者无药可医的不足等方面有其特点及优势,但目前中医在乳腺癌康复期的辨证分型上仍存在争议,对乳腺癌辨证论治与疗效评价缺乏统一标准,缺乏诊断、辨证分型的量化指标、在治疗乳腺癌的研究报道中,文献资料样本含量小,缺乏对远期疗效的随访。缺乏前瞻性、随机性、多中心、大样本的规范化临床研究,其疗效难以得到医学界的广泛认可。

  在今后的研究中,首先要对证型进行规范化研究,制定统一的证型标准,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通过大样本调查及科学统计,得出客观性、系统性、科学性、可重复性的结果用于指导乳腺癌的治疗。其次,采用循证医学手段,开展随机、多中心、大样本、长期随访的规范化临床研究,客观评价中医的疗效。建立乳腺癌康复期中医规范化诊疗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有可能在预防乳腺癌的复发转移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乳腺癌术后恢复期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相关文章
功能性便秘的研究进展功能性便秘(FD)是功能性肠病的一种,表现为持续的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且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IBS)的诊断标准。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FD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结合2014年美国DDW会议相关报道,就FD的发病机制、诊断检查、治疗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发病机制F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与结肠运动功
发布于 2022-11-29 18:51
0评论
概述 对于乳腺癌这种疾病来说,我们大家都知道,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一种很严重的疾病,在乳腺癌早期的时候,如果没有早发现早治疗的话,癌细胞就会扩散到全身的,乳腺癌的细胞还有一定的遗传性,如果你家族里面有人得了乳腺癌的话,那么下一代的女性也有可能得乳腺癌,按摩,下面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乳腺癌治疗的进展如何? 步骤/方法: 1、 关于乳腺癌的治疗,在早期的时候,如果早发现的话,可以用一些药物
发布于 2023-05-15 21:54
0评论
      两大研究:换用新方案或可改善部分患者疗效GeparTrio试验两个口头报告中比较重要的是vonMinckwitz介绍的GeparTrio试验结果,这是一项关于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在接受2个周期TAC方案新辅助化疗的患者中,根据TAC方案的疗效采取不同的策略。如果患者获得CR/PR(有效者),随机分组再行4个周期或6个周期的TAC方案治疗。如果2周期TAC方案后疗效为SD(无效者),
发布于 2023-02-06 23:17
0评论
    胰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胰腺癌在美国已占肿瘤致死亡的第4位,在我国,近20年来其发病率增长约6倍。胰腺癌很难早期发现,一旦发现,80%的患者丧失了手术机会。即使病变局限的患者虽经根治性手术切除,仍会出现复发和转移,5年生存率不足25.0%。而晚期胰腺癌患者1年生存率不足10%,中位生存时间仅为3个月左右。经过5-FU治疗,中位生存时间也仅为5个月
发布于 2023-03-21 17:36
0评论
一、输精管结扎术与输精管内节育装置精子在睾丸内产生,附睾内成熟,射精时经输精管、射精管、尿道排出体外。干扰或阻断此通路的任何环节就可达到节育目的。输精管结扎术与输精管内节育器正是基于上述原理进行设计的。据1987年统计,全世界共有5000多万人接受了输精管结扎术,仅中国就有3000多万。手术方法主要有:钳穿法输精管结扎术,直视钳穿法输精管结扎术,注射针头固定法输精管结扎术,穿针引线法输精管结扎术
发布于 2023-01-22 16:21
0评论
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是指精索的静脉回流受阻引起血液淤滞,导致蔓状静脉丛伸长、扩张和迂曲。VC为导致男性不育的最常见原凶,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5%,而在不育男性中的发病率可高达40%。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VC早在儿童或青少年即可发生,发病率亦很高,国外统计约为4.1%,而国内报道的发生率为5.7%,并且随年龄增长而升高。VC呈进展性,可导致睾丸发育障碍,进而影响精子生成
发布于 2023-01-29 19:42
0评论
1995年Brewitt将干眼症定义为:是由于外眼的天然功能和保护机制的障碍,导致瞬目时泪膜不稳定的一种眼表疾病。Sj&amp;ouml;gren(1933)将眼干、口干和关节痛三联症统称为Sj&amp;ouml;gren综合征。此病好发于40岁以上,女性多见。一、分类1、简单干眼症(SDE):血循环不含自身抗体。2、自身免疫性干眼症,但不是Sj&amp;ouml;gren综合征。3、干眼症合并
发布于 2022-11-23 02:31
0评论
概述 我是一个近视的人,觉得生活上很多事带着眼镜很不方便,不带又看不清别人,感觉这样很不礼貌,多年来,其实我的内心是崩溃的。之前看着别人家的孩子有出现弱视的情况,虽说弱视跟近视是不一样的,但是弱视更可怕一点,它是经过矫正却没有恢复视力的一类。感觉这些孩子好可怜,就想详细了解一下现在我们国家对于儿童弱视治疗的研究进展怎么样了? 步骤/方法: 1、 弱视是现在常常出现的儿童眼部疾病,它是通过视力
发布于 2023-09-07 16:46
0评论
脱髓鞘疾病研究治疗进展自身反应性T细胞疫苗治疗多发性硬化最近,以色列科学家发表用自身T细胞疫苗治疗多发性硬化的论文。他们采用双盲对比的方法,先将从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患者体内募集来的具有抗髓鞘特性的T细胞,通过体外培育、扩增,再用射线辐射降低其活性(类似于脊髓灰质炎和乙肝减毒疫苗),制备成疫苗,最后分次皮下注射回患者。1年后的观察发现:与“假接收疫苗”(对照组)治疗的7例患者相比,接收T细胞疫苗
发布于 2022-12-27 09:05
0评论
针对近期群众自述疑似感染“阴性艾滋病”的说法,钟南山院士领衔的团队6日下午发布了针对60例来自全国16个省市的自述疑似艾滋病毒感染人员系统临床观察及病原体检测的研究结果。钟南山说:“我们不认同‘阴性艾滋病’的说法,因为没有他们罹患艾滋病的证据。目前还没有找到未知的病毒,我们想通过这个研究结果解释的是,这群人所产生的症状,并不仅仅是‘恐艾’的心理因素,而就是有一些已知病毒的感染。”在钟南山院士的指
发布于 2023-02-26 01:41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