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输精管结扎术与输精管内节育装置精子在睾丸内产生,附睾内成熟,射精时经输精管、射精管、尿道排出体外。干扰或阻断此通路的任何环节就可达到节育目的。输精管结扎术与输精管内节育器正是基于上述原理进行设计的。据1987年统计,全世界共有5000 多万人接受了输精管结扎术,仅中国就有3000多万。手术方法主要有:钳穿法输精管结扎术,直视钳穿法输精管结扎术,注射针头固定法输精管结扎术,穿针引线法输精管结扎术,针挑法输精管结扎术,输精管夹绝育术等;非手术方法主要有:经皮输精管注射粘堵,穿刺输精管电凝绝育术等。其中直视钳穿法输精管结扎术因手术创伤小而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无切口或微型输精管结扎术;因手术时间短而被泰国人称为省时的结扎术。由于该手术安全、有效、可靠、术时短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1988年出版的节育技术指南,向全世界推广。近年,国内开展了一项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对直视钳穿法输精管管结扎术的有效性和并发症进行了评估。受术者总数为1240名,术后6个月有96.82%的人达到无精症;术后24个月,无精症发生率可达98.22%。这些人术后24个月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21%,其中痛性结节占0.24%,附睾淤积占0.97%
1。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人们开始进行可逆性输精管节育装置的研究。输精管节育装置分为管内和管外两种,管内装置又分为堵塞性和非堵塞性两种。堵塞性装置如栓子、串珠、钢栓等,1988年Zanaveld研制出一种叫shug的装置,但在临床上应用尚存在一些问题
2 。非堵塞性装置如瓣膜等,输精管内滤过装置也是一种非阻塞性装置,近年来研究进展较快。吴伟雄、陈振文等进行了125例输精管滤过装置节育术和125例直视钳穿法输精管结扎术的临床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输精管滤过装置节育效果可靠且能减轻附睾淤积
3。欧汝强等进行的输精管滤过装置免疫学方面的研究表明,接受输精管滤过装置组的抗精子抗体阳性率较结扎组为低,从而有利于生育力的恢复[4]。管外装置如输精管钽夹、银夹等,靠外部压力阻断输精管。管外装置在理论上放、取容易,但在实际应用时发现不少问题:如装置取出困难,装置导致输精管的挫伤有潜在不可逆性,且装置可能移位或滑落而导致避孕失败。
二、避孕套避孕套已成为当今最好的、切实可行的具有预防性传播疾病(STDs)(包括 爱滋病,AIDS)和避孕双重功能的避孕方法。现今世界约有5000万对夫妇使用避孕套,其中60%在发达国家,大多数发达国家5%~15%的人使用避孕套,发展中国家平均约为4%。1991年我国避孕套的使用率约为3.48%,其中天津、北京、上海的使用率分别为19.5%、14.2%、9.6%,明显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5];1998年我国的避孕套的使用率为3.5%[6]。避孕套在实际使用中最好的避孕效果为0.4~1.4妊娠/100妇女年;理论上如果加用体外杀精剂,则避孕效果可≤1妊娠/100妇女年,可与结扎术和激素避孕药相媲美。然而各家报道的避孕套实际妊娠率波动在2%~30%,第一年平均妊娠率至少在12%,明显高于其它现代避孕方法。其原因并非方法本身的失败,多数情况下是使用错误。破裂是避孕套使用失败的主要原因,破裂多与人为因素有关,如性交时间过长、润滑剂使用不够、使用错误及避孕套储存期过长等
7。降低性快感是避孕套的主要缺点。极少数人对乳胶避孕套发生过敏反应。尽管人们早就知道乳胶避孕套可引起过敏,但直到1979年人们才发现致敏原是乳胶中的蛋白质,虽然市场上推出了低致敏原的避孕套,但那些对乳胶过敏者也应完全避免使用。杨娟等研究认为:避孕套的可接受性与人们对STDs(性传播疾病)和AIDS的知识有关,发展中国家人们对STDs和AIDS的知识少,避孕套的使用率低,发达国家的人们对STDs和AIDS的知识多,避孕套的使用率高;避孕套的使用与人们对避孕套的信任程度有关;与避孕套的质量和易得性有关
8。目前避孕套的研究热点在于避孕套的形状、材料等方面。人们把避孕套设计成各种形状,如龟头形、凹凸形、异形等,这些改进有利于提高性快感,从而提高了避孕套的可接受性。1990年,人们开发出聚氨酯弹性材料;1995年10月Carter-Wallce公司在美国市场上推出以聚氨酯为原料的避孕套。1996年美国FDA对这种避孕套的主要测试结果为:聚氨酯避孕套滑脱和破裂的比例近似于乳胶避孕套;模拟实验中聚苯乙烯微球和噬菌体对聚氨酯避孕套的透过率也近似于乳胶避孕套;聚氨酯避孕套屏蔽有机生物的体积比爱滋病病毒的体积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