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1-30 04:01

标题。贝茨和胆汁淤积症

胆汁淤积症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其发病原因是胆管受损或破坏,导致有毒胆汁成分(包括胆汁盐)在细胞内滞留。如果不加以治疗,胆汁淤积会导致肝脏纤维化和肝硬化。

目前唯一有效的药物选择是熊去氧胆酸(UDCA),它可以减缓PBC的进展,特别是对I II期的病人。然而,有些患者对熊去氧胆酸的反应很差,有些甚至可能是无反应者。

在PSC患者中,UDCA治疗并不能提高他们的生存率,其推荐使用仍有争议。这就决定了需要寻求其他有效的治疗方法。位于肝细胞基底(肝窦)和顶端(管状)膜的肝脏转运蛋白决定了胆汁的形成和分泌,而核受体(NRs)参与了这些肝脏转运蛋白的管理,因此是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治疗目标。

这些核受体之一是过氧化物酶体激活剂附加受体α(PPARα),它在维持人体内部胆固醇、脂质和胆汁酸环境的稳定性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这一作用是通过调节胆汁合成和运输的基因的表达来实现的,包括细胞色素P450(CYP)亚型7A1(CYP7A1)、CYP27A1 CYP8B1、鸟苷5'。-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1A3、1A4、1A6,羟类固醇磺化转移酶2A1,多药耐药蛋白3(MDR3),以及肝窦顶端胆汁酸转运器。尽管这些基因的表达可以改变胆汁淤积性肝病,但只有少数基因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而且PPARα的作用机制也不清楚。

本研究总结了目前有关PPARα激动剂治疗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疗效的文献,发现非诺贝特除了有报道称PPARα激活肝脏的有效作用外,还可能通过MDR3的转录活性改善胆汁淤积性肝病。这一发现表明,使用PPARα激动剂,如非诺贝特,治疗成人胆汁淤积性肝病,特别是针对对UDCA治疗反应不充分的患者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槟榔树和胆汁淤积症相关文章
  在我国,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妊娠期常见病,那么,怀孕的准妈妈们对此病了解多少呢?实际上,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一些孕妇的认识并不正确。 误区一:孕期皮肤瘙痒仅是皮肤病许多孕妇在妊娠中晚期,甚至妊娠早期就出现皮肤瘙痒,最典型是首发于手掌和脚掌,然后逐步延及小腿,大腿,上肢,后背,前胸及腹部,除了抓痕以外还伴有皮损,瘙痒程度各有不同,可从轻度偶然的瘙痒到严重的全身瘙痒,个别甚至无法入眠,一些孕妇及
发布于 2023-07-16 15:37
0评论
在我国,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妊娠期常见病,那么,怀孕的准妈妈们对此病了解多少呢?实际上,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一些孕妇的认识并不正确。 误区一:孕期皮肤瘙痒仅是皮肤病许多孕妇在妊娠中晚期,甚至妊娠早期就出现皮肤瘙痒,最典型是首发于手掌和脚掌,然后逐步延及小腿,大腿,上肢,后背,前胸及腹部,除了抓痕以外还伴有皮损,瘙痒程度各有不同,可从轻度偶然的瘙痒到严重的全身瘙痒,个别甚至无法入眠,一些孕妇及家属
发布于 2024-01-06 09:40
0评论
婴儿胆汁淤积性黄疸是指结合胆红素升高引起的黄疸,它具有潜在的危险因素,意味着肝胆功能的异常。早期发现胆汁淤积性黄疸,及早、正确诊断黄疸的病因,对于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一、病因胆汁淤积性黄疸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区分患儿为胆汁淤积性黄疸还是非胆汁淤积黄疸具有重要意义。1月龄胆汁淤积性黄疸的最常见原因是胆道闭锁和婴儿肝炎,其它原因还有:a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肝外胆道阻塞,如胆总管结石、胆囊管囊
发布于 2023-03-28 05:26
0评论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症状: 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人当中,瘙痒常常是她们就医的原因。 瘙痒往往是首先出现的症状,常起于28~32周,少数在孕25周前发病。通常瘙痒开始于手掌、脚掌及肢体远端,之后向近端扩展,严重病例可累及面部、颈部及耳,但一般极少引起黏膜表面的瘙痒。 这种瘙痒一般用搔抓不能缓解,临床上处理较为困难,瘙痒可为持续性也可为间断性,可为全身性也可为局限性。程度可轻可重,轻者不影响日常
发布于 2024-01-06 09:20
0评论
胆汁酸是胆汁的重要成分,在脂肪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胆汁酸主要存在于肠肝循环系统并通过再循环起一定的保护作用。胆汁酸检测,其异常有何意义?1、胆汁酸在肝脏中由胆固醇合成,是肝脏分泌到胆汁中最大量的有机酸,为胆汁的主要成分。2、胆汁酸有促进脂类食物和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和维持胆汁中胆固醇的可溶性状态之功能。胆汁酸在血中与蛋白质结合。进食90分与120分后血中胆汁酸浓度可增高。3、血清胆汁酸是唯一可
发布于 2022-12-07 17:34
0评论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临床上以皮肤瘙痒和胆汁酸升高为特征,主要危害胎儿,使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该病对妊娠最大的危害是发生难以预测的胎儿突然死亡,该风险与病情程度相关。本病具有复发性,本次分娩后可迅速消失,再次妊娠或口服雌激素避孕药时常会复发。ICP发病率0.8%~12.0%,有明显地域和种族差异,国内上海和四川省发病率较高。       病因 目前尚不清
发布于 2023-07-16 15:24
0评论
1.血清胆酸(胆汁酸)测定 是诊断ICP最有价值的方法,也是ICP最主要的特异性证据。胆汁中的胆酸主要是甘胆酸(CG)及牛磺酸,其比值为3:1,测定孕妇血清甘胆酸是早期诊断ICP最敏感方法,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及时监护、处理,均有参考价值。 2.肝功能测定 大多数ICP患者的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轻至中度升高,为正常水平的2~10倍,ALT较AST更敏感;部分患者血清胆
发布于 2024-01-06 09:27
0评论
治疗: (一)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主要是缓解瘙痒症状,恢复肝功能,降低胆汁酸水平,注意胎儿宫内状况的监护,及时发现胎儿窘迫并采取相应措施,以改善妊娠结局。本病对孕妇影响不大,主要危及胎儿,可致早产及围生儿死亡。轻者局部应用具有润滑和止痒作用的洗剂,如炉甘石冼剂或含有0.125%薄荷成分的润滑剂。 (二)具体治疗方法 1.一般处理适当卧床休息,取左侧卧位以增加胎盘血流量,给予吸氧、高渗葡萄糖、维生素
发布于 2024-01-06 09:34
0评论
胆汁淤积性肝病是一组以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对该病的诊断治疗取得迅速进展。继《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治疗专家共识》2009版及2013版之后,近2年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治疗的资料进一步积累,经过对相关数据死亡总结分析。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诊断治疗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应在规范化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治疗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随着相关临床证据的不断积累,专家委员会现对《共识》的部分内容进行更新。20
发布于 2022-11-30 04:21
0评论
胆汁淤积(cholestasis)是由于胆汁分泌及排泄障碍引起的一种病理生理过程,表现为肝脏以及体循环内胆酸、胆固醇及胆红素等胆汁成分的过度堆积,造成对肝细胞及机体的损伤,长期持续的胆汁淤积将进展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胆汁淤积时,体内升高的胆酸、胆红素及其他胆汁成分激活胆汁酸代谢相关核受体,上调或下调其相关靶基因,使胆酸合成减少、输出增多,并增强肝脏对淤积成分的解毒作用。但机体本身的代偿作用有限
发布于 2023-01-07 18:11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