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6-19 02:14

  这属于退化性疾病,目前未有可以根治的药物,治疗的重点在复健治疗,可参照以下建议:

  1.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尽可能与别人多交往,保持愉悦的心理状态;

  2.培养运动习惯。选择适合自己体能状态的运动,以维持心肺耐力、肌力,使身体的柔软度处於最佳状态;

  3.注意饮食生活起居。不要固定在相同的姿势太久,常常活动手脚;

  4.接受物理治疗、职业治疗或言语治疗,用以舒缓病情。

  5.在患者亲人的爱心照顾下,可增强患者的生命力。

  务必使患者尽可能维持最高的生活自理能力,尽量保持与社会接触,争取生活平衡,同时配合小脑萎缩症需要的复健训练,持之以恒地练习,将有助延缓病情恶化的速度。

脊髓小脑变性症的治疗方法相关文章
本病病因不明,但大多有家族遗传倾向,20岁以前起病者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而20岁以后起病者则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国内外众多学者经过长期研究,将Friedreich共济失调缺陷基因定位于9q13~q21,将OPCA遗传基因定位于6p24~p23之间,同时发现与病毒感染,免疫缺陷,生化酶缺乏及DNA修复功能异常等诸多因素有关,但其确切病因尚不十分清楚, 病理方面,其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神经细胞
发布于 2024-06-19 02:07
0评论
1.初期 走路时步履不稳,肢体摇晃。动作反应迟缓及准确性变差。 2.中期 说话时发音含糊不清,无法控制音调。眼球转动不平顺,影像容易产生“重叠”。肌肉不协调感加重,无法写字。有时感到吞咽困难,进食时容易呛咳。 3.晚期 说话极不清楚,甚至无法语言。肢体乏力,不能站立,需靠轮椅代步。理解能力逐步下降,最后失去意识,昏睡不醒。
发布于 2024-06-19 02:00
0评论
小脑萎缩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小脑萎缩主要是小脑脑组织病变,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自主活动缓慢、躯干、肢体肌张力增高、站立不稳、步幅宽大、步态蹒跚、不能直线行走、呈“醉汉步态”,以及构音障碍、语言不利、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眼球震颤、持物不准、指鼻不能、头晕、失眠、晕厥、心悸、直立性低血压、排汗障碍、尿频、性功能减退或障碍等。 脊髓小脑变性症 本病病因不明,但大多有家族遗传倾向,20岁以前起病者多为
发布于 2024-06-19 02:27
0评论
Friedreich共济失调是脊髓共济失调的原型.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相关的基因定位于第9号染色体.在5~15岁之间出现步态不稳,继而出现上肢共济失调与呐吃.智力往往也有减退.震颤如有出现是属于次要症状.腱反射消失,并有大纤维传导的感觉(振动觉与位置觉)丧失.常见弓形足,脊柱侧凸和进行性心肌病变.血β-脂蛋白缺乏症(Bassen-Kornzweig综合征,维生素E缺乏症)和Refsum病都具有
发布于 2024-06-19 02:20
0评论
脊髓空洞、Chiari畸形1、什么是脊髓空洞症?是一种受多种致病因素影响,病理特征为脊髓内形成管状空腔,并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缓慢进行的脊髓病变。2、病因有哪些?分为先天发育异常性和继发性脊髓空洞症两类。前者多合并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后者常由外伤、肿瘤、炎症等引起。后者少见,是指继发于脊髓肿瘤、外伤、炎症、颈椎病、椎管狭窄等脊髓压迫症。先天发育异常所致者,有以下几种学说。一、先天性脊髓神经管闭锁
发布于 2022-12-02 17:11
0评论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又称为Arnold-Chiari畸形,主要由于后颅窝结构的先天发育异常,表现为小脑扁桃体向枕骨大孔以下疝入呈楔形。根据严重程度可伴有延髓下段、第四脑室下部移位至颈椎管内,导致舌咽、迷走、副神经以及高颈端脊神经受牵拉移位,严重时枕骨大孔蛛网膜下腔堵塞,脑脊液循环受阻,出现脑积水。由于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循环受阻,脊髓中央管受脑脊液冲击,进而形成脊髓空洞。临床症状:1、延髓及高位颈髓受
发布于 2022-12-27 16:50
0评论
在我们脊髓空洞症专科常可看到有这么一类病人诊断是非常明确的,第一有脊髓空洞症,第二有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可以说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属于先天因素,而脊髓空洞症是后天发展后天形成的。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打个比方:就像一棵种在石头地上的树一样,树根被石头卡住压住了,时间养分就不好了,再往后树心就空了。所以这个病既有先天原因又有后天因素,这是一个重要的结论。关于病情的程度,根据出现的症状。空洞的形态和发病时
发布于 2022-12-28 03:20
0评论
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是由于各种先天或后天因素导致产生进行性脊髓病的脊髓空穴样膨胀,临床表现为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节段性肌肉萎缩和传导束性运动、感觉及局部营养障碍。病变累及延髓者称为延髓空洞症。发病率约25~34/10万,高发年龄31~50岁,儿童和老年人少见。自MRI广泛应用于临床后,国内外报道病例数均明显增加。 交通性和非交通性两大类:交通性脊髓空洞症意指空腔与脊髓中央
发布于 2024-01-02 17:03
0评论
对于临床表现为慢性进展性小脑性共济失调的患者,推荐临床外显子测序作为遗传评估的方法。 小脑性共济失调可见于多种神经疾病,既有常见的获得性病因,也有少见的遗传疾病。很多遗传失常与慢性进展性共济失调有关,这对临床医生如何接诊这类异质性表型的患者以及如何选择基因测试提出了挑战。 另外,虽然基因检测的价值在早发性或家族性病例中似乎明确,但是许多散发性共济失调表现为成年发病,遗传变异对表型的影响尚未确定。
发布于 2023-11-22 09:17
0评论
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可分为先天发育异常性和继发性脊髓空洞症两类,后者罕见。 1.先天性脊髓神经管闭锁不全本病常伴有脊柱裂,颈肋,脊柱侧弯,环枕部畸形等其他先天性异常支持这一看法。 2.脊髓血液循环异常引起脊髓缺血,坏死,软化,形成空洞。 3.机械因素因先天性因素致第四脑室出口梗阻,脑脊液从第四脑室流向蛛网膜下腔受阻,脑脊液搏动波向下冲击脊髓中央管,致使中央管扩大,并冲破中央管壁形成空洞。 4.其他
发布于 2024-01-02 17:10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