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概 念
骨质疏松( OP) 是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一种病理生理现象, 也是引起骨折危险性增高的重要因素之一。"骨质疏松"的概念最早由欧洲病理学家Pommer 于1885 年提出, 1941 年, Albright 明确提出骨质疏松症的概念; 1999 年, 我国第一届骨质疏松诊断标准研讨会对骨质疏松症定义如下: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 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 骨皮质多孔、变薄为特征, 并由此导致骨的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其特点是骨矿物质和骨基质呈等比例减少。骨强度主要取决于骨矿密度和骨质量两个因素, 骨强度的降低使骨在遭受外力时容易发生骨折。
2、流行病学
20 世纪90 年代, 全世界约有2 亿人受到骨质疏松的威胁, 7500 万人患骨质疏松症。美国50 岁以上的男性和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 ~ 6% 和13% ~18%; 低骨量的男性和女性患病率为28% ~ 47% 和37%~ 50%。加拿大一项关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结果显示, 女性腰椎骨质疏松症和股骨颈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分别12.1%和7.9%, 总患病率为15.8%; 男性腰椎骨质疏松症和股骨颈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分别2.9%和4.8%, 总患病率为6.6%。骨质疏松症造成的严重后果是骨折, 以腰椎、髋骨和腕骨骨折多见。我国60 岁以上骨质疏松症患者约为2900 万人, 低骨量患者为1700 万人。50 岁以上人群骨折总患病率为26.6%,髋骨骨折患病率为1.9%, 前臂骨折为4%, 脊椎骨折为13.1%。
3、病 因
3.1、内分泌因素 与骨质疏松症发生相关的激素有性激素( 雌激素、雄激素和孕激素) 、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活性维生素D、甲状腺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和生长激素等, 前4 种激素, 特别是性激素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中起决定性作用, 尤其对女性的影响更为显著。雌激素具有抑制骨吸收、增强成骨细胞活性、抑制骨钙溶出及促进骨重建等作用, 可直接作用于肾脏, 提高1A-羟化酶活性, 促进1, 25-二羟维生素D3 产生及钙吸收; 可促进降钙素分泌, 增加其血清基础值; 作用于甲状旁腺, 降低甲状旁腺素分泌, 抑制骨吸收; 作用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阻止骨吸收。雄激素具有促进蛋白合成、促进骨基质合成的作用。老年人由于性腺功能减退, 雌激素及雄激素生成减少, 因而更易发生骨质疏松。
3.2、营养因素 在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动态平衡过程中, 钙、磷两种元素对骨骼的影响较大, 钙、磷代谢异常为骨质疏松症形成的主要原因。另外, 蛋白质、微量元素( 氟、镁、锌)、维生素C、维生素D 等的异常也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 1)钙: 成年人体内钙含量约为体重的1.5%, 其中95% 以上存储在骨骼内构成"钙磷库”, 成为骨量的主要原料。钙缺乏是引发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之一, 正常成年人每天骨钙丢失约10 mg, 每天钙的最少需求量为600~ 1000 mg。多项研究结果显示, 钙摄取在最大需要量以上时, 骨质疏松症及其导致的骨折发生率显著下降。( 2)磷: 磷是骨质无机成分中仅次于钙的第二大元素, 80% 的磷以羟基磷灰石的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其他20%以有机磷形式存在于软组织和体液中。磷与钙共同参与骨代谢, 低磷可促进骨吸收, 降低骨矿化速度; 高磷使细胞内钙浓度降低,促进甲状旁腺激素分泌, 骨吸收增加, 引发骨质疏松。( 3) 镁: 镁不但是促进钙吸收的关键物质, 而且可以促进维生素D 的羟化过程, 调节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的平衡。当镁缺乏时, 甲状旁腺素释放、降钙素受抑制而影响骨对钙的吸收。( 4)蛋白质: 蛋白质是骨骼有机质合成的重要原料, 摄入不足或过量都会对钙平衡和骨量起负性调节作用。目前已明确, 肠钙吸收与蛋白质摄入量成反比, 特别是酸性氨基酸可抑制肠钙吸收, 含硫氨基酸过多可酸化尿液、减少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促进尿钙排出。蛋白质过度摄取可影响人体内环境,干扰钙磷代谢平衡, 引起钙过多流失; 而摄入不足引发的负氮平衡, 则可引起胰岛素生长因子( IGF-I)缺乏, 阻碍成骨细胞建造必需有机基质、骨矿沉积受阻、骨形成降低而影响骨质量。正常成年人每天蛋白质需要量为70 g 左右, 蛋白质摄入增加1 倍时, 尿钙排出增加50%。(5) 其他: 维生素摄入不足、过量饮酒、吸烟、高盐、高咖啡因饮食等, 均容易导致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 从而引发骨质疏松。
3.3、性别及年龄因素 年龄是影响人体骨矿含量的主要因素之一。30~ 40 岁时骨量达到一生中的峰值,并维持相对稳定5~ 10 年。女性40~ 49 岁、男性40~64 岁时骨量开始缓慢减少。女性50 岁以后的5~ 10年, 特别是绝经期后, 由于血中雌激素等水平下降, 骨量急剧流失, 80 岁以上达流失高峰, 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可达100%。60 岁妇女每增龄5 岁, 骨折发生率增加1 倍, 80 岁亚洲妇女每年发生髋部骨折的危险性为1%。而男性的骨量丢失始终是缓慢进行的, 骨质的总丢失量较女性少,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也较女性低。
3.4、疾病及药物因素 部分全身性疾病, 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肝肾疾病、肠胃疾病、免疫性疾病等均可引发骨质疏松。长期使用某些药物(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抗癫药、避孕药、抗结核药、含铝抗酸药和肝素等) , 亦可影响钙的吸收, 使尿钙排泄增加, 加速骨量丢失, 从而引发骨质疏松。
3.5、遗传及免疫因素 相关家系调查发现, 46% ~62%的骨密度由遗传因素决定。因此, 遗传因素也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重要原因。免疫功能对骨重建有调节作用, 其功能改变与骨质疏松症有一定关系。
3.6、失用及环境因素 老年人因行动不便, 户外运动及日照减少, 维生素D 合成减少, 从而使肠道钙、磷吸收下降, 骨形成及骨矿化降低。因骨折或骨病而需长期外固定的患者或长期卧床瘫痪者, 极易引起骨质疏松症。气候的变化可影响人体的骨代谢及其营养状况; 环境污染物中含有对骨骼有害的铅、铝、镉等重金属, 通过呼吸或饮食进入人体后, 可影响骨骼对钙、磷的吸收, 成骨细胞少于破骨细胞, 导致或加重骨质疏松。
4、分 类
4.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由年龄增高、器官生理功能退化和性激素分泌减少引起,又分为I型和II型骨质疏松症。( 1) I型: 通常将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称为Ia 型, 男性骨质疏松症称为Ib 型。Ia 型骨质疏松症好发于绝经后5~ 15 年的妇女, 发病机制主要是以雌激素分泌明显减少为诱因、破骨细胞为介导, 从而引起骨吸收大于骨形成的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实验室检查反映骨吸收和骨形成的生化标志物大多高于正常值, 其特点是肠钙吸收减少, 骨丢失加剧, 其中以骨小梁丢失最为显著, 多先发生在中轴骨( 脊柱) , 逐渐波及周围骨( 桡骨远端、股骨上端、胫腓骨下端) , 骨折以胸椎、腰椎和桡骨远端为主。Ib 型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雄激素( 睾酮) 水平减少和活性降低所引发, 为男性骨质疏松症的常见原因。雄激素水平随年龄增加而降低, 大于50 岁男性中, 有近半数血清睾酮水平低于正常, 甚至降低50%, 睾酮水平下降程度与骨丢失的增加显著相关。当雄激素水平降低到一定程度时, 骨吸收和骨形成失去平衡, 表现为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 从而引发骨质疏松。其骨折多发生在髋部, 以股骨颈和粗隆间骨折为主。( 2) II型: 70 岁以上人群多发, 男女比例为1:2。该型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是由于维生素D 受体储备减少, 肠钙吸收障碍, 引起血钙水平下降, 骨丢失加快; 运动减少, 日照不足, 胃肠消化功能减退, 营养素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 也会影响成骨细胞活性, 使骨形成减少。其骨丢失主要发生在骨小梁, 也可发生在骨皮质。
4.2、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由于某种疾病或药物等诱因引发的骨质疏松症, 根据发病原因可归纳为下列几种: (1) 内分泌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甲状腺功能亢进性骨质疏松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骨质疏松症等。( 2) 药物性骨质疏松症。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影响肝酶药物性骨质疏松症等。(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致骨质疏松症。患有COPD 的中、老年人, 吸烟、治疗慢阻肺时使用激素治疗、维生素D 摄入不足、性功能减退、体重指数下降、室外和室内活动减少等均为引发或加重COPD 骨质疏松症的因素。( 4) 失用性骨质疏松症。以四肢骨和髋骨较为明显, 对中轴骨影响较小。骨质疏松症易引起骨折, 骨折后又可以继发骨质疏松症, 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4.3、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是指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不明原因的骨质疏松症。包括青少年骨质疏松症、青壮年骨质疏松症, 以及妊娠、哺乳期骨质疏松症。此类骨质疏松症并不常见, 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主要临床表现是不明原因的背部、腰髋部、足部疼痛及骨折, X 线摄片多为相应部位骨吸收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