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2-12 05:27

  1、内科治疗原则:内科治疗分为控制症状以及抗增殖两部分。控制症状主要是对症治疗,缓解由于肿瘤激素分泌导致的相关症状;而抗增殖主要包括生物治疗、靶向药物至治疗以及化疗。

  针对G1/G2的患者,应当根据其肿瘤负荷大小以及肿瘤侵袭性的强弱选择药物,对于生长缓慢且负荷较小的肿瘤甚至可以选择观察等待。针对G3的患者应当积极采取化疗为主的治疗。总之,应当综合原发灶,转移部位以及上述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控制症状:症状控制可首选生长抑素类似物(SSA)及干扰素的生物治疗。另外针对不同的激素可考虑相应的拮抗剂抑制其分泌,例如胃泌素瘤可使用PPI抑制胃酸分泌,ACTH瘤导致的库欣综合征可选择肾上腺阻断剂如酮康唑或美替拉酮治疗,胰岛素瘤可应用二氮嗪控制胰岛素分泌,还可选择维拉帕米、苯妥英及糖皮质激素等。除此外,局部治疗(如肝脏介入或射频治疗)也可达到较好的控制症状的效果。

  3、抗增殖:抗增殖的药物包括:生物治疗、靶向药物及化疗。首先,应当明确病理分级。对于G1/G2的患者,如果肿瘤负荷相对较小,生长较缓慢,可考虑生长抑素类似物的治疗。如果肿瘤负荷较大或者生长十分迅速,则首先考虑化疗,而介于二者之间的情况可考虑靶向药物。

  而对于G3的患者,应以化疗为主,即依托泊苷、伊立替康、铂类、替莫唑胺、氟尿嘧啶类、贝伐珠单抗等均是可选择的药物。对于奥曲肽显像阳性的患者,也可考虑联合SSA治疗。下面我们就对这几大类药物一一进行介绍:

  生物治疗:如前所述,生物治疗包括SSA及干扰素α,生长抑素类似物主要包括醋酸奥曲肽微球以及兰瑞肽。SSA可应用于所有的GEP-NETs,其特点为副反应小,患者耐受好,对于一般状况较差,脏器功能欠佳或者高龄的患者均可使用,并且当肿瘤出现进展趋势时可考虑加量或者缩短用药时间,对于一部分患者仍可达到继续控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干扰素目前国内应用不多,可单独使用或联合奥曲肽治疗,但通常被用于二线及以上治疗。生物治疗总体上有效率较低(<10%),但患者耐受较好。

  化疗:化疗主要应用于pNETs、转移性前肠NETs和NECs,而对于中肠的NETs化疗的疗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针对pNETs国外首选脲链霉素±氟尿嘧啶的方案,但由于该药我国没有上市,针对G2的NETs国内常用的方案为替莫唑胺±卡陪他滨,该方案目前尚无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数据支持,但多个小样本的研究证实尤其在pNETs中,可以获得较高的肿瘤缓解率(最高达70%),PFS可达到18个月。

  目前尚无有效的标志物筛选适合应用替莫唑胺±卡陪他滨的患者,对于标准治疗失败的GI-NETs也可尝试该方案。针对NECs,一线推荐铂类为基础的方案(EP或IP),二线则考虑替莫唑胺+卡陪他滨±贝伐珠单抗的方案,除此外也可尝试伊立体康及奥沙利铂为主的方案。

  靶向治疗:靶向药物包括舒尼替尼及依维莫司,目前均仅批准用于pNETs。这两个药物均有大型的III期临床研究证实其有效性,二药的PFS均近1年。靶向药物的有效率虽未超过10%,但治疗后肿瘤缩小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安慰机组,目前将RECIST标准用于评效靶向药物的疗效尚存在争议,期待今后推出更加科学的评价体系来评估靶向药物的疗效。对于标准治疗失败的GI-NETs,可考虑依维莫司±SSA的方案。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何治疗相关文章
自从1907年德国病理学家Oberndorfer首次提出“类癌”这一术语以来,人们逐步认识到,神经内分泌肿瘤(NET)根据发生在消化道或胰腺的位置不同,能产生5-羟色胺代谢产物或者活性肽,如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胃泌素、皮质类固醇。其中,分泌的激素能引起临床症状的肿瘤一般认为是功能性的,而不能产生激素、或分泌的物质不会导致激素样症状的肿瘤,尽管因为肿瘤大小和位置的差异可能产生症状,则认为是非功能性
发布于 2022-12-12 02:57
0评论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neoplasms,NENs)是一类非常复杂的疾病――全身所有内分泌细胞相关的肿瘤均可归在其中,故该疾病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也可以转移至任何部位。由于大部分NENs的生长是相对惰性的,早在1907年这类肿瘤就被命名为“类癌”,其中大部分NENs的生长是相对惰性的,但也有少部分发展十分迅速。目前研究最为透彻、治疗最为多样的即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也
发布于 2022-12-12 05:32
0评论
二十世纪初就有学者注意到一类生长相对缓慢的肿瘤,并将它命名为“类癌”,随后的研究证实这类肿瘤来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这些细胞具有调节功能,并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系统。绝大多数的神经内分泌肿瘤(NET)发生于胃肠道和肺,在胃肠道中发现的肿瘤现在被称为胃肠道-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T)。神经内分泌肿瘤一度被认为比较罕见,但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过去30年中其发病率增加了约5倍,目前发病率约为5/10
发布于 2022-12-18 15:45
0评论
神经内分泌肿瘤(NENs)是一类起源于胚胎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具有神经内分泌标记物的、产生多肽激素的肿瘤,可发生于胰腺、消化道、肺、肾上腺等部位,不同部位的症状、检查手段及治疗的差别较大。长期以来,NENs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少见病,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该疾病认识的不断提高,据统计NENs的发病率上升了5倍,例如我们熟知的苹果公司的前CEO乔布斯就是因胰腺NENs去世。所以虽然属于少见病,也应当引起医生
发布于 2022-12-12 06:02
0评论
EUS的结果可能同时反映肿瘤生长方式及恶性潜能,曾有研究表明,较大体积、病灶异质性及囊性变可能是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恶变的危险因素,这可能也适用于MEN1患者。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是MEN1患者重要的死亡原因,至今尚无相关标志物来预测其恶变。肿瘤的体积大小与转移可能成正比,也因此将其作为是否手术的重要考虑因素。指南推荐对≥1cm的病灶进行切除,但无确切证据表明最佳手术时机。 EUS能发现大部分病灶
发布于 2023-11-01 21:46
0评论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neuroendocrineneoplasm,pNENs),原称为胰岛细胞瘤,约占原发性胰腺肿瘤的3%。依据激素的分泌状态和患者的临床表现,分为功能性pNENs和无功能性pNENs。多为散发,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发病高峰为40~69岁。pNENs临床表现多样,诊疗措施较复杂且周期较长,建议在多学科协作模式下进行,并贯穿患者诊治的全部过程。根据患者的基础健
发布于 2023-11-01 21:20
0评论
胰腺内分泌肿瘤诊断与治疗近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以胰腺灌注CT及血管三维重建为代表的无创性定位诊断已基本完全取代了以往繁杂的有创方法,从而使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率逐年增高。胰腺内分泌肿瘤的生存期优于其他类型胰腺肿瘤,即使是伴有肝转移的胰腺内分泌肿瘤的中位生存期也可达48个月,5年生存率近40%。总之,早期诊断率的提高,积极的根治性切除肿瘤,广泛开展的药物治疗临床试验等综合治疗措施已使胰腺内
发布于 2023-11-01 21:33
0评论
苹果酸法米替尼是对一个高效、药理毒理特性更为优越的多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法米替尼在晚期实体肿瘤患者中显示出相对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不良反应可以耐受。该药物的作用靶点类似目前已批准上市的治疗G1/G2期的治疗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药物舒尼替尼(索坦)。该研究无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法米替尼治疗。凡符合以下条件的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患者均可以入组临床研究:1、病理为G1
发布于 2022-12-12 05:57
0评论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原称为胰岛细胞瘤,约占原发性胰腺肿瘤的3%。依据激素的分泌状态和患者的临床表现,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无功能性pNENs约占75%~85%;功能性pNENs常见的有胰岛素瘤和胃泌素瘤,胰岛素瘤一般位于胰腺,而胃泌素瘤多见于十二指肠或胰腺;其余的功能性pNENs均少见,统称为罕见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包括生长抑素瘤、胰高糖素瘤,生长激素
发布于 2023-01-07 20:26
0评论
     有一类直肠肿瘤被各医疗及研究中心称为罕见性疾病,但却有着与直肠癌同样的危害性。它们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方法尚未完全达成共识,预后个体间差异极大。其中以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及直肠间质瘤最为典型。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属上皮源性肿瘤,既往被称作“直肠类癌”,是一组起源于内胚层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肿瘤,相较消化系统其他部位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其少有神经内分泌活性。间质瘤属间叶源性肿瘤,因镜下形态
发布于 2023-01-29 09:52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