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2-13 20:30

间歇性导尿是通过定期(通常为4-6小时)的导尿方式将尿液从膀胱中抽出(无菌导尿或清洁导尿)

间歇性导尿的必要性?

间歇性导尿是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的一种主要方式,通过间歇性插入导尿管排空膀胱,使膀胱像正常人一样有规律地扩张和收缩。这种排尿方式可以实现最佳的膀胱训练,同时避免了长期留置导尿管和膀胱造口带来的多种并发症,是国内外高度推荐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方法。

间歇性导尿与留置导尿之间的区别?

间歇性导尿不需要在患者体内长期留置导尿管,大大减少了尿路感染、结石、息肉和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两次导尿时患者体内没有导尿管,有利于患者的活动或其他治疗,而且间歇性导尿能更好地保护肾脏免受损伤。

间歇性导尿有一定的并发症,如尿道损伤和尿路感染,但它比留置导尿管和膀胱造口术更安全、更可靠。

间歇性导尿会引起更多的感染吗?它对身体有害吗?

只要严格掌握间歇性导尿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掌握规范的导尿技术和操作要点,间歇性导尿是一种安全、简单、实用、有效的膀胱排空方法。

间歇性导尿的要点:

1.准备好导尿用品(一次性导尿包、尿垫等)

2.患者仰卧,两腿屈曲分开,合理暴露,尿垫垫在臀部下方,注意保暖

3、仔细消毒(清洁导尿只需清洁)会阴部皮肤和尿道口。

4.检查导尿管包装的有效期是否有破损,打开包装,操作者洗手并戴无菌手套(清洁导尿操作者清洁双手)。

5、选择合适尺寸的导尿管,充分润滑导尿管。

6.一手暴露尿道外口,另一手握住导尿管,轻轻将导尿管从尿道外口插入,女性4-6厘米,见尿后再插入1-2厘米,固定导尿管,排出尿液。男性患者将尿道导管插入尿道口20-22厘米,见尿后再插入1-2厘米,固定导管,排出尿液。

7.观察尿流和尿色,尿流停止后轻压小腹部,慢慢抽出尿道,在尿道口前夹住尿道,完全抽出尿道。

8.洗手并记录尿量

9.整理导尿用品,完成导尿工作。

间歇性导尿术一、二、三相关文章
一、什么是间歇导尿?间歇导尿是指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或根据膀胱的感觉,通过插入导尿管引流出膀胱内尿液排空膀胱的方法。二、间歇导尿的必要性?间歇导尿是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的一种主要方式,通过间歇插入导尿管排空膀胱,使膀胱象正常状态一样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这种排尿方式既使膀胱得到最好的训练,同时又避免了长期留置尿管和膀胱造瘘带来的多种并发症,是目前国内外高度推荐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使用的一种方法
发布于 2022-12-13 22:55
0评论
间歇导尿是最安全的膀胱引流方法,适用于膀胱全切术后可控尿囊成形术患者,神经原性膀胱扩大术后患者和神经原性高顺应性膀胱患者。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通常间隔4小时导尿一次,每次尿道量保持在300-500毫升之间,病人应同时多饮水,保持一定的尿量有助于防止感染。每天晚上睡觉前可导尿一次,清晨醒后导尿一次即可。2、具体方法为将所需的导尿用物品洗净晾干即可,一般采用16F或18F尿管,导尿时尿管蘸少许石蜡
发布于 2022-11-25 08:31
0评论
间歇性导尿是神经源性患者的福音神经性膀胱功能障碍:是指控制排尿的神经损伤导致膀胱和括约肌的功能受损。临床表现:尿失禁尿潴留;尿失禁+潴留。常见原因:脊髓损伤:创伤性、非创伤性;脑外伤、脑卒中、脑肿瘤多发性硬化症;老龄:张力性尿失禁;产后:张力性尿失禁。膀胱管理的目标:更好的膀胱排空计划和控制降低尿路感染的风险,防止尿液潴留预防长期并发症。膀胱管理方法:反射性排尿:是一种通过刺激发挥作用的膀胱治疗
发布于 2023-03-16 17:26
0评论
概述 间歇性精神病是精神疾病的一种,顾名思义,就是发病时间不固定,具有突然性。造成间歇性精神病的出现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外界环境的刺激,二是大脑的损伤,三是其他精神疾病没有及时治疗病变而成。患者在得了间歇性精神病之后,会出现躁动不安,精神亢奋,行为不受控制等,下面就让我来介绍一下关于间歇性精神病的知识。 步骤/方法: 1、 间歇性精神病其实就是精神疾病的一种,只是由于它的发病时间
发布于 2022-10-23 12:31
0评论
清洁间歇导尿法是在一定预设的时间内,将尿管由尿道口插入膀胱,将膀胱内的尿液排出,拔出尿管不需要停留在体内的导尿方法。此过程是每天重复数次,按患者排尿功能来定。此方法是用清洁方法进行,无需无菌技术。一、目的通过定时或发现膀胱有膨胀时适时导尿可排空膀胱,避免膀胱过度膨胀,从而减少并发症,如可降低感染率,减少尿路结石的发生率,促进逼尿肌的早期康复,避免膀胱挛缩,减少阴茎、阴囊的并发症,减少自主神经的反
发布于 2023-01-09 02:41
0评论
概述 间歇性外斜视是介于外隐斜与恒定性外斜视之间的一种斜视,视轴常常分开,当看远时,融合性散开幅度超过融合性集合幅度,即产生外斜;而看近视时可保持正位,间歇性外斜视发生之前大多先有外隐斜。其发病主要是外展和集合功能的平衡失调所致。当集合能力不足、融合能力低下时,不能对抗过强的外展能力,使眼位有向外偏斜的倾向。间歇性外斜视常常发生于儿童的早期,最初仅在看远时发生,随着病情进展,间歇性外斜视的次数与
发布于 2023-03-03 03:18
0评论
概述 间歇性外斜视是介于外隐斜与恒定性外斜视之间的一种斜视,视轴常常分开,当看远时,融合性散开幅度超过融合性集合幅度,即产生外斜;而看近视时可保持正位,间歇性外斜视发生之前大多先有外隐斜。其发病主要是外展和集合功能的平衡失调所致。当集合能力不足、融合能力低下时,不能对抗过强的外展能力,使眼位有向外偏斜的倾向。间歇性外斜视常常发生于儿童的早期,最初仅在看远时发生,随着病情进展,间歇性外斜视的次数与
发布于 2023-03-03 05:50
0评论
间歇性外斜视是最常见的斜视类型,在3岁以下的儿童的发病率约为2%,通常在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疲劳的情况下出现。大部分患者出现外斜的频率会越来越高,因此影响立体视觉的发育。既往关于间歇性外斜的治疗方法分为手术治疗以及非手术治疗两大类。手术治疗主要包括2种,单眼的后徙/截除或者双眼外直肌后徙。非手术治疗则包括遮盖、戴镜、集合练习以及肉毒素注射等。那么间歇性外斜视最佳的治疗方案是什么?英国研究者Kerry
发布于 2023-02-05 18:42
0评论
间歇性跛行,是一个症状学名词,在门诊就诊时可能常听到医生提及。相对而言,这种症状最常见于腰椎疾患,但胸椎管管狭窄症患者亦可出现此类症状,二者在细节方面有所不同,了解并关注其细微差别之后就可避免误诊或漏诊。下面,且听我徐徐道来:什么是间歇性跛行呢?出现间歇性跛行时该如何应对呢?从字面意思讲,“跛行”是指走路时一瘸一拐的步态,在下肢关节或肌肉损伤的患者常可见到,他们的跛行是持续的,而“间歇性跛行”就
发布于 2022-12-20 02:40
0评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一般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后导致血管管腔的狭窄或闭塞,临床症状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部分间歇性跛行也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引起),加重后可表现为静息痛,下肢皮肤变黑,溃疡或坏疽等。间歇性跛行是指患者在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肢体的酸胀和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再次行走可重新发作。下肢血管狭窄引起的间歇性跛行可经过介入治疗后好转,以下为我院治疗的病例,男性,62岁,间歇性跛行,走行距离为
发布于 2022-09-24 19:00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