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2-18 21:15

结节性多动脉炎(PAN)是一种非肉芽肿性血管炎,以中小动脉的节段性炎症和坏死为特征,与HBV感染有关。
本病易形成动脉瘤,心脏是主要受累器官之一,多表现为冠状动脉狭窄、闭塞和动脉瘤扩张。心包积液(甚至心包填塞)、冠状动脉夹层、传导阻滞、假性粘液瘤,以及在严重情况下的心脏破裂也有报道。临床表现可能包括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可反复发作),甚至猝死。治疗方案包括激素与免疫抑制剂相结合,也可采用血浆置换。
1990年ACR结节性多动脉炎的分类标准:
1.体重下降≥4公斤(发病后表现)。
2、网状发绀(四肢和驱动躯干)。
3、睾丸疼痛和/或压痛(非感染、外伤或其他原因所致)。
4, 肌痛、无力或压迫(非感染、创伤或其他原因)。下肢肌痛、无力或压痛。
5、多发性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炎单神经炎或多发性神经炎。
6、舒张压≥90mmHg。
7、血尿素氮>40mg/dl或肌酐>1.5mg/dl(非肾前因素)。
8、血清HBV标志物(HBs抗原或抗体)阳性。
9、动脉造影见动脉瘤或血管闭塞(动脉硬化除外,其他非炎症性病变如纤维蛋白异常形成)。
10.中小型动脉壁的活检可见包括中性粒细胞在内的炎症细胞浸润。
如果上述10项中至少有3项阳性,可考虑结节性多动脉炎。敏感性为82.2%,特异性为86.6%。

结节性多动脉炎的分类标准相关文章
巨细胞动脉炎:好发于分层良好且具有外膜固有动脉的中等及大动脉,如颞浅动脉、枕动脉、眼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远端、腋动脉、以及胸主动脉等。风湿性多肌痛:以肌痛,僵硬感为主,分布于颈、肩、上臂、盆带等部位;两者可相互伴随(可隐性伴随)或先后出现,也可于治疗后激素减量后出现;多发于50岁以上老年人,70-80岁为患病高峰,女性占60-75%;1、化验血沉增快(s/s:84%/30%),CRP增高(s
发布于 2022-12-01 22:31
0评论
一例79岁老年女性因颈部及双肩新发疼痛就诊,既往有巨细胞动脉炎病史,每天服用7.5mg强的松治疗。患者11个月前开始出现枕部压痛和复视,当时红细胞沉降率为78mm/h,颞动脉活检显示肉芽肿性动脉炎;经过每天60mg强的松治疗6天后,患者复视消失;随着糖皮质激素的逐渐减量,患者头痛或视觉症状均未见加重。该患者应如何处理?临床问题巨细胞动脉炎是一种炎症性血管病变,常见于壁层发达有外膜滋养血管的大、中
发布于 2023-02-28 01:06
0评论
1.变应性白细胞破碎性(坏死性)血管炎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过敏引起的一组血管炎疾病,主要累及细小血管,特别是毛细血管后静脉。以管壁及其周围组织内纤维蛋白沉积、变性及坏死,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及核破碎成核尘为特征。发病多较急,常有不同形态的皮肤损害。主要有变应性皮肤血管炎、变应性系统性血管炎、过敏性紫癜、低补体性(荨麻疹样)血管炎等。 2.结节性多动脉炎以中、小肌性动脉节段性炎症与坏死为特征的一种非肉
发布于 2024-04-02 15:03
0评论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大动脉炎,也称“Takayasu动脉炎”,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一级分支及肺动脉。心肌损害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为细胞毒素和免疫复合物介导的心肌损伤,而后者包括高血压、肺动脉高压、主动脉瓣膜病变、冠状动脉病变等继发性引起心肌损害。二、临床特点:除了主动脉及其一级分支血管病狭窄导致相应脏器缺血缺氧的临床表现(如头晕、头痛、晕厥、间歇性跛行等),还可出现胸闷、气短等心功能
发布于 2022-12-18 21:20
0评论
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的分类标准是: 1.关节及关节周围的晨僵至少1小时(≥6周)。 2.3个或者3个以上关节部位的关节肿(≥6周)。 3.腕关节、掌指关节或者近端指间关节至少有一个关节肿(≥6周)。 4.对称性关节炎(≥6周)。 5.类风湿结节伸肌表面或近关节区域的皮下结节。 6.类风湿因子阳性(效价≥1:32)。 7.手X线像改变后前位手、腕关节X线显示骨侵袭或明确骨质脱
发布于 2023-12-11 04:52
0评论
系统性血管炎是一组以血管炎症为共同病理变化、以多器官多系统受累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无论血管大小皆呈血管壁炎性坏死病变,故该组疾病又称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肾脏血管分布丰富,因此,它是系统性血管炎中最常见的受累器官。此外周围神经、肺、皮肤也是常常受累的部位。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又叫Churg-Strauss综合征,是一类原因不明、主要累及中小动脉的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患者常伴有哮喘或变应性鼻炎,主
发布于 2023-03-17 16:11
0评论
大动脉炎是指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与肺动脉或冠状动脉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变,引起不同部位的狭窄或闭塞,少数亦可发生动脉扩张形成动脉瘤,好发于年轻女性,一般于40岁以前发病,发现一侧或两侧肢体,尤其左上肢无脉或脉弱,两侧收缩压差大于1.33kPa(10mmHg),颈或腹或背部可闻及血管杂音,由于受累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亦不同,活动时常表现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阳性,发热,局部动脉疼痛等,故在诊断上必
发布于 2024-03-04 12:50
0评论
1、结节性甲状腺肿:以中年女性多见。在机体内甲状腺激素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垂体分泌TSH增多,甲状腺在这种增多的TSH长期刺激下,经过反复或持续增生导致甲状腺不均匀性增大和结节样变。结节内可有出血、囊变和钙化。结节的大小可由数毫米至数厘米。 2、甲状腺囊肿:绝大多数是由甲状腺肿的结节或腺瘤的退行性变形成的,囊肿内含有血液或微混液体,与周围边界清楚,质地较硬一般无压痛,核素扫描示冷结节。 3、结节性
发布于 2024-04-10 23:36
0评论
上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对脉管性疾病的认识较为模糊,缺乏科学而统一的分类标准。一些旧有命名不能准确反应病灶的性质,造成治疗上的混乱以及学术交流的障碍。1982年,美国哈佛大学波士顿儿童医院整形外科Mulliken教授提出了基于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分类方法,将血管性疾病分为血管瘤和血管畸形,认为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存在血管内皮细胞的异常增殖,成为现代分类标准的基础。1992年国际脉管性疾病研
发布于 2023-02-13 09:32
0评论
定义:伴哮喘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累及呼吸道,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血管外肉芽肿形成的,影响小到中等大小血管的坏死性血管炎。流行病学:发病率相对较低(2.5/10万/年),男女比例2:1,发病年龄15-70岁,平均年龄38岁。临床表现:呼吸系统1、过敏性或变应性鼻炎:常是初始症状,70%患者可以出现此类表现。主要症状为鼻塞,排出脓性或血性分泌物。偶有鼻中隔穿孔。鼻粘膜活检常见血管外肉芽肿形成伴
发布于 2022-10-22 03:39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