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2-20 15:45

病史

良好的病史可能是最重要的单一研究。病人会告诉你他们是否不得不用力排便。患者也能告诉你他们是否有间歇性的、相对正常的排便。如果病人有因排便困难而长期导尿的历史,那么选择进行结肠切除术要慎重。经腹直肠悬吊术后,在有缓和运动支持的病人中,便秘可能会加重。因此,如果发现结肠运动无能,可以选择回肠直肠吻合术的次全结肠切除术。同样,如果发现有症状的三度乙状结肠疝气而结肠传输正常,同时进行乙状结肠和结肠切除术可能是一种选择。

直肠切除术和固定术应引起注意。脱垂固定和乙状结肠切除吻合术可能控制脱垂或导致便秘的改善,但如果进行的左半结肠切除术过长,可能会有急性失禁的风险。大多数直肠脱垂患者的肛门相对开放,这与支撑力弱和压迫力降低有关。因此,直肠切除固定术将提供给术前有明确的便秘史而不存在括约肌减弱因素的患者。此外,临床检查和肛管测压将提供满意的结果。

因此,对于直肠脱垂患者,术前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确定结肠的传输功能和直肠排空功能的减弱,而且还在于评估括约肌是否足够强大,能够抵御结肠切除的后果。尽管这是一个重要的警告信号,但数据似乎表明,与单纯的直肠固定相比,损伤性直肠切除固定对支持或肛管压力没有有害的影响。此外,与单纯直肠固定相比,直肠切除固定引起的持续性肛门失禁的发生率并不高(表2)。事实上,术后便秘的发生率更低。两项前瞻性随机研究显示,直肠切除术固定比单纯直肠固定保留了更多的功能。具体来说,Luukkonen和他的同事对30名患者进行了前瞻性随机调查,让他们接受经腹直肠固定术与乙状结肠切除术,而不是单纯的直肠固定术。直肠切除术和固定术后,3名患者的便秘消失了,而单独进行直肠固定术的患者有2名。另外五名患者在单独进行直肠固定后有更严重的便秘,其中一名患者需要进行结肠切除。作者指出,尽管手术不能明显改变乙状结肠的数量,而且还可能增加术后发病率,但乙状结肠切除术确实可以消除术后便秘,特别是不太可能造成梗阻。在一项类似的研究中,Mckee和同事将18名全直肠脱垂患者前瞻性地分为乙状结肠切除组和未切除组。通过术后结肠传输研究,他们发现,与接受乙状结肠切除术和直肠固定术的患者相比,单独接受直肠固定术的患者术后传输延迟的患者明显更多。肛门直肠的生理学研究可能为这种差异提供一些答案。单独接受直肠固定的病人的直肠顺应性明显高于接受直肠切除和固定的病人。他们认为,正是多余的乙状结肠可能延迟了肠道内容物的信息传递,并在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造成扭结。

直肠脱垂患者的病史相关文章
直肠脱垂民间俗称脱肛,是幼儿、老人、久病后营养不良和经产妇及习惯性便秘者的常见病症。直肠脱垂患者的护理也是十分必要的,其护理包括生活护理及饮食护理。现介绍如下:如何护理直肠脱垂患者?直肠脱垂患者的生活护理1)病人首先应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引起直肠脱垂的各种因素,同时治疗慢性咳嗽、便秘等诱因,并改变营养不良状况。在本病早期幼儿患者只要消除病因,或排便时采用胶布把两臀部拉拢的方法,可助收紧肛门,脱垂
发布于 2023-01-10 22:45
0评论
直肠内脱垂的手术适应证和注意事项:(1)排粪造影检查诊断为重度直肠内脱垂,最佳手术适应证为直肠脱垂至肛管或双重内脱垂;(2)应从严掌握手术适应证,经过严格的非手术治疗无效后方可考虑手术;(3)术前行盆腔四重造影,可了解直肠内脱垂是否合并盆底疝、膀胱脱垂及子宫脱垂,以便了解盆腔整个形态改变,为手术方式选择提供客观依据;(4)肛肠测压测定能够了解肛门括约肌功能和直肠感觉功能,重点要了解有无盆底肌痉挛
发布于 2022-12-20 17:15
0评论
直肠脱垂手术方法很多,[1][2]大概有百余种,一种疾病治疗方法越多,疗效可能越差,归根结底,是对其病因不清。对其机理的研究及认识,能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仍然是“滑动疝学说”[3]和“肠套叠学说”[4]。在此基础上产生众多的治疗方式。自1999年至2012年5月收集治疗直肠脱垂的不同手术病例可追踪的30例,追踪随访1-5年,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本组病例,男,
发布于 2023-01-04 10:16
0评论
小儿直肠脱垂的表现及诊断 初期,小儿排便时有黏膜自肛门脱出,便后自动缩回,反复发作后,每次便后均须用手托回,并常有小量黏液,如哭闹、咳嗽、用力时,肠即脱出。如直肠全层脱出后很久未能复位,即可发生充血、水肿、溃疡,出血,以致复位困难。有时也可嵌顿,肠管呈紫黑色,局部肠管血运障碍,即使再复位也容易发生直肠狭窄。根据病史及外观即可诊断。便后能自行回缩地病例,嘱患儿于蹲位用力排便后观察,并行直肠指诊,常
发布于 2023-01-10 22:32
0评论
直肠脱垂又称脱肛,具体的发病原因不明,目前认为可能的发病机制有“滑动疝”学说和“肠套叠”学说,目前多数学者赞同肠套叠学说。但是,所观察的病例中,术中发现直肠前陷凹的腹膜反折过低,是直肠前壁受压而逐渐向肠腔内翻下垂的结果。所以,Ahermeier认为,两者都可能导致直肠脱垂,慢性“肠套叠”为“滑动性”疝的结果。随着盆底影像学检查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如盆腔造影结合排粪造影术、多重联合盆腔器官造影术及盆
发布于 2022-12-17 09:25
0评论
肠脱垂指肛管,直肠,甚至乙状结肠下端向下移位.只有粘膜脱出称不完全脱垂;直肠全层脱出称完全脱垂.如脱出部分在肛管直肠内称为脱垂或内套叠;脱出肛门外称外脱垂.直肠脱垂常见于儿童及老年,在儿童,直肠脱垂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可在5岁前自愈,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较严重的,长期脱垂将致阴部神经损伤产生肛门失禁,溃疡,肛周感染,直肠出血,脱垂肠段水肿,狭窄及坏死的危险,应以手术治疗为主.本
发布于 2023-01-10 22:59
0评论
直肠脱垂是指肛管、直肠,甚至乙状结肠下端向下移位。只有粘膜脱出称不完全脱垂;直肠全层脱出称完全脱垂。如脱出部分在肛管直肠内称为脱垂或内套叠;脱出肛门外称外脱垂。直肠脱垂常见于儿童及老年。 目前,临床上对于直肠脱垂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还是应根据导致该病的原因、脱垂的程度及其类型来进行治疗。 三种类型痔疮脱垂的治疗方法 1、儿童直肠脱垂 该类人群的直肠脱垂,由于其生理的特点,有自
发布于 2023-01-10 22:38
0评论
直肠脱垂指肛管、直肠甚至乙状结肠下端向下移位。只有黏膜脱出称不完全脱垂,直肠全层脱出称完全脱垂。如脱出部分在肛门直肠内称内脱垂或内套叠,脱出肛门外称外脱垂。直肠脱垂常见于儿童、老年人及经产妇。儿童型多在5岁前逐渐消失而自愈,因骶骨弯曲度逐渐形成,能有效支持直肠后壁。成年型只要产生直肠脱垂的因索存在,脱垂将逐渐加重。长期脱垂将致阴部神经损伤产生大便失禁。根据脱垂程度,分部分性及完全性两种:①部分脱
发布于 2022-10-06 03:01
0评论
直肠息肉以结肠功能紊乱、大便出血为主,而当直肠息肉处于较低位时,往往以脱出肛门外为主要特征。对于脱出肛门外的息肉和腺瘤,中医学形象地称为“悬胆痔”。 肛管直肠脱垂是直肠粘膜的脱垂或直肠全层脱垂,一般可见环形粘膜脱出,呈粉红色,表面可见多条环形粘膜折叠痕,有少许分泌物,时间较久表面呈暗红色,也可能因擦伤而有糜烂、坏死,引起轻度疼痛并少量渗血。 而直肠内肿物脱垂一般部分占据,可见有长蒂,直肠息肉表面
发布于 2023-09-18 23:31
0评论
直肠息肉以结肠功能紊乱、大便出血为主,而当直肠息肉处于较低位时,往往以脱出肛门外为主要特征。对于脱出肛门外的息肉和腺瘤,中医学形象地称为“悬胆痔”。 肛管直肠脱垂是直肠粘膜的脱垂或直肠全层脱垂,一般可见环形粘膜脱出,呈粉红色,表面可见多条环形粘膜折叠痕,有少许分泌物,时间较久表面呈暗红色,也可能因擦伤而有糜烂、坏死,引起轻度疼痛并少量渗血。 而直肠内肿物脱垂一般部分占据,可见有长蒂,直肠息肉表面
发布于 2023-09-18 11:48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