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骨不连是典型的由于伤口感染而导致深部感染的骨缺损骨不连,如骨髓炎。这种类型的骨不连容易发生再次手术,导致细菌感染复发,治疗失败。
其原则是分阶段治疗,第一阶段逐步治疗骨髓炎,完全愈合。第二阶段是治疗骨缺损性骨不连,不要指望一次手术就能治愈骨髓炎和骨缺损性骨不连。
该患者2年前因车祸造成股骨转子下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经清创后用DHS钉板固定,手术很成功,很满意。
术后约6个月,伤口破损、感染,常规治疗无效后拆除了钉板,断端留置。
伤口很快愈合,观察约8个月后,伤口无红肿,血细胞CRP正常,遂将重建钉内固定,在当地医院取髂骨移植。
术后10天伤口感染破裂,至今未愈合,手术伤口有脓液,体温37.5。
大肠杆菌经培养,有耐药性。
放射照片显示,术后左股骨转子下骨折,重建钉内固定,骨折不愈合,形成骨缺损,断端硬化,死骨。
主要问题分析:
1、两次内固定手术均有感染。
2.伤口内有死骨
3、骨折不愈合,形成骨缺损,断端硬化。
诊断。术后左股骨转子下骨折,骨折不愈合,慢性骨髓炎
治疗:
1.清除内固定物和死骨,彻底治愈骨髓炎。
2.用外固定器临时固定,保持断端位置和长度。
3、植入抗生素链,用敏感抗生素对病变处的脓液或分泌物进行培养
笔者的经验是自制万古霉素链珠。万古霉素可以杀死许多耐药细菌。在20克骨水泥粉中可加入2.0克万古霉素,充分搅拌后加入液体单体,进入面团期后制成黄豆大小的颗粒,用双股细钢丝穿入其中制备成链珠,待固化后植入病变部位的骨髓腔内。
4、在第2阶段再进行骨不连的植骨修复手术时,应先做必要的检查和刺激感染试验,确认手术不会引起感染复发后再进行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