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1-10 04:31

  【摘要】 目的 前瞻性探讨脑室-腹腔(V-P)分流术后分流管腹腔端位置的动态变化,确定腹腔端的简单、有效处置方法。方法 2007年1月~2010年10月期间采用V-P分流术连续治疗了40例脑积水患者,脑室端均采用额角穿刺,腹腔端采用剑突下4cm正中切口,腹膜切开3mm后将连接好并确认通畅的分流管腹腔端置入腹腔内。术后第1、3和7天常规复查头颅CT确定颅内状态,并同时拍摄腹部平片确定腹腔端分流管位置。对此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本组男性2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55±17岁;脑积水病因:颅脑创伤15例,自发性脑内出血7例,动脉瘤破裂出血6例,脑肿瘤5例,特发性4例,硬脑膜动静脉瘘2例,脑膜炎1例。动态头颅CT检查显示40例均分流效果良好。腹部平片显示术后第1天分流管腹腔端位于盆腔31例,下腹腔5例;术后第3天和7天,分流管腹腔端位于盆腔内分别为35和39例。本组1例术后5天发生对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家属放弃手术自动出院;其余的患者平均于术后11±4天出院。1例术后1年发生腹腔端感染,控制感染后改脑室-心房(V-A)分流术;其余患者术后随访1个月~2年,无分流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后剑突下正中小切口,可减少手术创伤并缩短手术时间并获得良好的分流效果;术后腹部平片动态观察分流管腹腔端位置的方法简单、实用,分流管腹腔端绝大多数在术后1天内降入盆腔内,无需特殊固定和处理。
  【关键词】 脑积水;V-P分流术;腹部平片
  脑积水是神经外科常见疾患之一,对有明显症状者采用侧脑室-腹腔分流术(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V-P 分流)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手术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分流效果好,但该术式的置管盲目、分流管梗阻、感染、分流管腹腔端引起腹腔、盆腔穿孔等并发症,影响手术疗效。为了保证V-P分流术后吸收效果,减少大网膜包裹、腹腔假性囊肿、肠粘连、肠梗阻等的发生率,有关学者采用多样化腹腔端分流管的处置方法,包括不同的腹部切口、肝脏隔面固定、小腹膜腔置管、盆腔内置管和腹腔镜辅助等的处置方法。
  为了探索简单、有效的V-P分流术中腹腔端引流管的处置方法,最近3年我们采用腹部X线平片定期观察的方法,前瞻性地观察对V-P分流术后腹腔端分流管末端在腹腔内的位置,并对术后疗效进行随访,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21~83岁(平均年龄55±17岁);导致脑积水病因:颅脑创伤15例,自发性脑内出血7例,动脉瘤破裂出血6例,脑肿瘤5例(2例星形细胞瘤、2例巨大垂体瘤、1例脑室内节细胞瘤),老年性4例,硬脑膜动静脉瘘2例,脑膜炎1例;病程:14天~3年,平均86±133天;
  2、临床表现:颅脑创伤的15例,均为颅脑出血或脑肿胀,采用单侧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者,术后随访发现脑室系统进展性扩大,伴随减压窗逐渐外膨;自发性脑内出血的7例,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后,逐渐出现减压窗外膨;动脉瘤性出血者的6例中,4例采用显微手术夹闭和去骨瓣减压术,康复期间出现为反应迟钝、减压窗外膨加重;2例行介入栓塞术,术后出现意识障碍加重;脑肿瘤的5例,表现为康复期间减压窗外膨;特发性脑积水的4例,表现为认知障碍、尿失禁和步态不稳的典型三联症;硬脑膜动静脉瘘的2例中(1例行栓塞治疗,1例行脑内血肿清除和动静脉瘘切除),术后出现意识状态好转后又恶化;脑炎的1例,表现为嗜睡和呕吐。术前Glasgow 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8分6例,9~12分24例,13~15分10例,平均11±3分;
  3、术前影像学检查:本组术前均经头颅CT平扫检查,均表现为脑室扩大,伴随脑室周围低密度渗出。特发性脑积水的4例,术前常规头颅MRI检查,除脑室扩大外,均有T2像上脑室周围高信号影。动脉瘤手术夹闭的4例,分流术前均行全脑DSA检查,显示动脉瘤夹闭完全;
  4、分流管的选择:特发性脑积水的4例患者中,2例采用可调压分流管,根据术前腰穿测定的压力,设定分流泵的压力为100~120cmH2O,另2例采用中压分流管;非正常颅压脑积水者中,5例选择前述的可调压分流管,设定压力为110~130H2O,其余的患者选用中压分流管。分流管的选择,由家属根据患者的经济状况最后确定;
  5、手术方法:本组采用全身麻醉,头部采用侧脑室额角穿刺部位的直切口(发迹内中线旁开2cm、长约4~5cm ),腹部采用剑突下3cm的正中切口(长约4cm)。常规消毒术野后,头部和腹部2组3人同时手术。头部钻孔穿刺脑室成功后,脑室端置管深度为5~5、5cm(皮层表面计算),连接固定分流泵和经皮下隧道引入的腹腔端分流管后,以明胶海绵和耳脑胶封闭颅骨钻孔处,分两层缝合头皮。腹部操作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后,暴露切口内前鞘,术野正中部位切开腹白线约1cm,分流腹膜外脂肪并将腹膜提起牵出,腹膜切开约2mm,将擦拭干净、且确认有脑脊液自动流出的分流管腹腔端置入腹腔内,分层缝合腹膜、腹白线、皮下层和皮肤。本组中5例去骨瓣减压术者,于分流术后同期再行对侧颅骨修补成形术;
  6、术后影像学检查:本组术后1、3和7天常规头颅CT扫描检查,观察有无颅内出血和脑室的状态;术后1天常规拍摄包括盆腔的腹部平片(不能站立者,拍摄卧位片),观察分流管腹腔端位置;腹腔端位置分类:Ⅰ类为平脐平面以上,Ⅱ类为脐平面至髂前上嵴平面之间,Ⅲ类为髂前下嵴平面以下。术后第1天平片显示分流管位置为Ⅲ类者,不再复查;为Ⅰ和Ⅱ类者,则第3天再次复查平片;如仍未达Ⅲ类者,则于第7天再次复查平片。术后1~7天内,6例行腹部CT薄层扫描后三维成像,均显示分流管腹腔端位置良好;
  7、术后主要治疗:术后当日给予止血药,停用脱水药物,并根据患者的个体化情况给予常规的综合治疗,本组术后常规给予甲硝唑治疗5天(100ml/次,2次/日)
  结  果
  1、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本组中1例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者,V-P分流术后神志转清,术后1和3天的头颅CT扫描显示脑积水改善,无颅内出血,但第5天晚饭后突然昏迷,分流侧瞳孔散大,急诊头颅CT扫描显示分流管侧等高混合密度的巨大硬脑膜下血肿,家属放弃治疗后自动出院。其余的患者,术后病情稳定好转,减压窗外膨于术后1~3天开始缓解,有意识障碍者意识状态也逐步好转。
  2、术后头颅CT扫描随访:术后动态头颅CT扫描显示,分流管脑室端的位置在同侧侧脑室前角内35例,对侧侧脑室前角内5例;穿刺道少量出血者2例;非正常颅压脑积水者,均见脑室缩小、脑室周围渗出减轻;正常颅压脑积水者中,脑室缩小者2例,均见脑室周围渗出减轻。同期颅骨修补的5例,未见修补侧出血和积液。
  3、分流管腹腔端位置的确定结果:术后第1天77、5%者分流管腹腔端已进入盆腔,术后7天97、5%的分流管进入盆腔内。术后3个月~1年期间,5例再次摄腹部随访,分流管腹腔端位置均为Ⅲ类(盆腔内)。
  4、出院时患者的状态和随访结果:本组平均于术后11±4天出院回家,或转入康复治疗;出院时GCS:≤8分1例,9~12分4例,13~15分35例,平均13±2分。采用门诊随访,随访时间为1个月~2年(平均8±4个月)。脑星形细胞瘤的2例,分别于术后1年和2年肿瘤复发,死于脑功能衰竭;2例巨大垂体瘤中的1例,术后6个月死亡垂体功能低下导致的全身衰竭;本组1例患者术后1年间歇发热,腰穿检查证实CFS中白细胞增高,再手术去除分流管,术中证实为腹腔端感染,炎症控制后改行V-A分流;未行同时颅骨修补者,分流术后1~3个月,10例再入院行颅骨修补术。除上述1例感染1例和术后5天发生硬脑膜下血肿外,其余的患者未发生分流相关的并发症。
  讨  论
  脑积水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吸收障碍或分泌过多,导致脑脊液在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积聚,使脑室系统部分或全部、对称或不对称扩大的,临床上表现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或/和视神经乳头水肿、颅骨减压窗外膨等颅内压增高综合证,或认知障碍、尿失禁和步态不稳三主证的正常颅压脑积水综合证。
  1908年Kausch首次应用、尤其是1952年引进带瓣系统分流管以来,因其适应证广、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疗效确定,V-P分流术已经成为临床上治疗各种类型脑积水的最常用方法。但该术式相关的多种并发症,如分流管堵塞、感染、脏器穿孔、分流过度或不足等,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也是神经外科临床面临的课题。为了避免和较少腹腔内大网膜包裹分流管引起的并发症,有关学者采用多种技术方法,包括固定于肝脏隔面、小网膜腔或盆腔内,腹部切口也有剑突下、右上腹、脐旁、左右下腹等,都缺乏对分流管腹腔端位置的影像学评估,疗效也各不相同。
  本组采用剑突下腹正中小切口,将分流管置入腹腔内后,前瞻性地通过腹部平片观察分流管的位置变化。本组40例的结果显示,分流管腹腔端置入腹腔内后,依靠自身肠蠕动的作用,即使是卧床状态,术后24h内,77、5%患者的分流管腹腔端进入盆腔内,3天内为87、5%,7天内为97、5%。而且3个月以上随访的5例,分流管的腹腔端全部在盆腔内。本组1例于术后1年发生感染,术中证实腹腔端末梢端管壁黄染,估计为穿透入肠腔内导致逆行性颅内感染;该例患者控制感染后,改行V-A分流后脑积水得到控制。其余的患者,未发生腹部相关的并发症,而且分流后都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本组1例术后5天发生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可能为穿刺部位出血或脑积水改善后皮层静脉出血引起。该例如同期行颅骨修补术,也许能避免颅内继发出血的发生。
  与其它部位切口相比较,本组采用剑突下小的直切口,避免切开或/和分离腹肌层的操作,手术操作简单、方便、出血少、开关腹腔快速,也缩短了手术的时间。根据本组的初步结果,我们认为V-P分流术中,腹腔端分流管无需固定于肝脏隔面、小网膜腔或盆腔的特殊处理,确认将其置入腹腔内即可,依靠自身的肠蠕动,远端可自行进入盆腔内而避免大网膜包裹的发生。
  为了避免术后腹腔端感染、梗阻和过长引起穿孔的发生,我们认为应该注意如下事项:1、术前消毒应严格,术中尽可能减少对分流装置不必要的接触;2、连接分流管前,测量脑室穿刺点至患者髂前上嵴平面下5cm的长度,确定为腹腔端分流管的长度,从近头端剪除过长的分流管;3、避免腹部切口的渗血进入腹腔,分流管腹腔端入腹腔前,要将管壁的血迹擦拭干净;4、切开腹膜后,确认为内壁光滑的腹腔,再向下方置入分流管,且保证顺畅无明显阻力。
  采用腹部平片观察分流管的位置,方法普遍、易行,即使患者不能站立,也不影响位置的确定。本组仅为初步的结果,需要更多的病例和更长的随访时间来确认,同时采用三维成像方法,确定分流管末梢端在盆腔中的三维位置关系,有助于更好地了解V-P分流术后的疗效。

为什么在脑室-腹腔分流手术中,脑室-腹腔分流的腹侧端不需要特殊处理相关文章
一、做好并发症的观察:脑室一腹腔分流术虽然疗效确切,但还是存在一些并发症,其以分流功能障碍及感染为常见,一旦发生如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危及患儿的生命。所以出院后家属应掌握并发症的观察知识和一般处理。 1、分流功能障碍:主要包括分流系统堵塞、移位、脱节、折断、套叠、打结等机械故障和分流装置本身设计不完善导致的过分分流或分流不足的功能障碍。(1)分流系统阻塞是脑室一腹腔分流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其
发布于 2023-01-14 17:28
0评论
1.手术前常规检查。 2.头颅CT和MRI,了解脑室扩大程度。CT显示脑室周围低密度区,MRI的T2加权像显示脑室周围高信号区;额角圆钝。 3.如果有脑室出血或感染,需要进行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检查。 4.如果有脑室外引流,建议手术前6~12h夹闭引流管,便于放置分流管。 5.手术前1d给予广谱抗生素。 6.分流管的选择。根据用途不同,分流管的品种很多,主要的有:①抗虹吸装置:防止病人直立时发生虹吸
发布于 2023-01-14 17:21
0评论
裂隙脑室综合征是脑积水患儿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迟发的颅内压变化的并发症。Epstein等于上世纪70年代首次报导。病因机制:裂隙脑室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多数认为,可能是分流虹吸所致的过度引流及脑皮质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流动阻力增大。裂隙脑室综合征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颅内感染或脑出血后继发的脑积水,分流术后颅缝早闭及狭颅症,Chiari畸形II型等;分流手术时的年龄越小,越易发生裂隙
发布于 2022-09-27 20:33
0评论
1、切口和导管所经处皮肤护理。由于婴幼儿不配合,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常搔抓伤口、污染敷料造成感染,在发现敷料污染、脱落后,应及时用酒精或碘伏消毒切口及周围皮肤、更换敷料,保持切口干燥及皮肤清洁,必要时可行一定的肢体约束。若切口有红肿、压痛等感染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2、婴幼儿由于皮肤较薄,分流系统可使皮肤受压坏死发生感染。要求定时更换体位,避免长时间压迫手术部位。 3、合理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
发布于 2023-01-14 17:34
0评论
1、治疗 1.药物治疗 (1)抑制脑脊液分泌药物:如乙酰唑胺(醋氮酰胺),100mg/(kg·d),是通过抑制脉络丛上皮细胞Na+-K+-ATP酶,减少脑脊液的分泌。 (2)利尿剂:呋塞米,1mg/(kg·d)。 以上方法对2周岁以内有轻度脑积水者应首选,约有50%的病人能够控制病情。 (3)渗透利尿剂:山梨醇和甘露醇。前者易在肠道中吸收并没有刺激性,半衰期为8h,1~2g/(kg·d)。该药多
发布于 2024-04-23 02:18
0评论
脑积水术后过度分流会有什么表现?要如何治疗好呢?脑积水术后过度分流能引起硬膜下积血、低颅内压综合征或脑室裂隙综合征。硬膜下积血是由于脑室塌陷,致使脑皮层从硬膜上被牵拉下来,桥静脉撕裂出血引起。虽然硬膜下血肿能自行吸收无需治疗,但是,对于有症状的或进行性增多的硬膜下血肿仍需手术,以利于脑室再膨胀。手术方法为钻孔外引流或埋置低压分流管于硬膜下内引流。脑积水患者过度分流会引起哪些症状表现呢?过度分流能
发布于 2022-09-27 21:03
0评论
基本概述外伤性脑积水多见于重型脑损伤并伴脑挫裂伤、SAH病人,是造成重型脑损伤昏迷病人高病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及时地行CT检查确诊,并采取有效的手术治疗有望挽救病人的生命。发病原因脑挫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较常见,大量的血性脑脊液对脑膜将产生强烈的刺激,可引起无菌性炎症反应,因此,可以在软膜与蛛网膜之间发生粘连,甚至堵塞蛛网膜绒毛,从而造成脑脊液的循环和吸收障碍。这与化脓性脑膜炎所造成的蛛网膜下腔梗
发布于 2022-12-21 23:40
0评论
松果体区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8%,多数伴有脑积水,病人就诊时往往因继发脑积水而进一步检查才发现松果体区肿瘤,由于松果体区肿瘤手术难度很大,很多病人在当地医院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以解决脑积水,以便于后期治疗。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可能因手术医师的习惯常采用右侧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本身分流手术并无错误,但右侧脑室腹腔分流手术(不论是侧脑室额角分流还是枕角分流)均占用了后期切除肿瘤的手术切口,因松果体区肿瘤
发布于 2022-10-21 00:49
0评论
脑挫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较常见,大量的血性脑脊液对脑膜将产生强烈的刺激,可引起无菌性炎症反应,因此,可以在软膜与蛛网膜之间发生粘连,甚至堵塞蛛网膜绒毛,从而造成脑脊液的循环和吸收障碍。这与化脓性脑膜炎所造成的蛛网膜下腔梗阻引起的脑积水相类似,即由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虽然可以流出脑室,但却受阻于蛛网膜下腔而在脑基底池、环池及侧裂池等处阻碍脑脊液经脑凸面循环至蛛网膜粒吸收。因此,病人往往出现颅内压增高症
发布于 2022-12-27 16:20
0评论
2010年的统计结果显示,交通事故伤位于全球性残疾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lifeyears,DALYs)排序的第十位,是青少年致死的首要病因,其中重型颅脑外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仍然是主要的致死因素。尽管快速院前急救和转运、快速影像学诊断普及、重症监护治疗的完善和TBI规范化诊治的推广,为TBI患者预后的改善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由于TB
发布于 2023-01-10 03:46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