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1-17 11:30

在严重破伤风患者中,除了频繁的抽搐外,还经常有反复发作的呼吸窘迫和发绀的情况。呼吸窘迫和发绀的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呼吸肌和腹壁肌肉痉挛

②喉部肌肉痉挛

③胃内容物反流阻塞气道

④喉部分泌物过多喉部分泌物

⑤严重抽搐导致的脑缺氧

⑥镇静剂中心过量导致的呼吸抑制

⑦肺部感染。

呼吸困难和抽搐是因果关系,严重时成为恶性循环,所以有此症状的病人多为重症病例。

为什么新生儿破伤风会出现呼吸困难相关文章
怀孕后新陈代谢加快,宝宝也在发育,所以加重妈妈的血液循环负担,没什么可担心的,注意运动和睡觉的姿势,最好是右侧卧,防止压迫心脏!定期做好孕期检查就可以了!
发布于 2023-05-03 00:26
0评论
孕期出现呼吸急促的现象这可能会让准妈妈感觉好像更难得到空气。呼吸变得更加困难,也是因为你的子宫扩大,占用更多的空间,导致对准妈妈的隔膜产生压力。 孕期有时候会出现呼吸急促是很常见的,因此没什么需要担心的。如果准妈妈不放心的话,最好去问问医生,因为导致呼吸短促还有其它的因素。怀孕后孕妇的呼吸可能会受荷尔蒙孕激素增加的影响,导致你呼吸更深入。 孕期出现呼吸急促的现象这可能会让准妈妈感觉好像更难得到空
发布于 2024-09-16 06:46
0评论
概述 家里那有的老人患上了胰腺炎,过去呢,有很多地方他去治疗,并且那一直很稳定,而现在要保持到了现在,因为家里老人得病很多年了,所以拿家里的生活饮食也一直非常的注意,上一个月拿去医院复查遇到同样的一个朋友,他那非常苦恼,不知道得了这种病应该怎么办?我就跟他谈了挺长时间,今天她也把我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步骤/方法: 1、 然后呢平时都应该多注意些少食多餐禁止喝酒,低
发布于 2024-06-05 14:17
0评论
婴幼儿肺炎时发生心衰及呼吸困难,表示心肺功能有障碍,患儿有生命危险,因此,要尽快用快速洋地黄类药物及吸氧等紧急抢救措施。但有时用药效果不佳、症状改善不明显,可能与下述原因有关: (1)年龄因素:婴幼儿肺炎易发生心肺功能不全。因婴幼儿期生理发育不成熟,机体的抵抗力较差,容易患肺炎。若病情较重,心肺功能易受到损害,发病较急。故婴幼儿肺炎合并心衰时,要用快速洋地黄类药物。洋地黄用量在新生儿、早产儿要偏
发布于 2024-12-08 17:32
0评论
主要表现为吸气运动加强,吸气深而费力,重者吸气时头后仰。其发生机制的解释是:声带上面较平坦,下面稍向外倾斜,当喉阻塞时患者用力吸气,将声门推向下方,两侧声带游离缘靠拢,使狭窄的喉腔更为狭窄;呼气时气流冲击声带下面,使之向两侧分开,声门较开大,故表现为吸气困难而呼气基本无碍。即吸气时呼吸肌非常用力,吸气时胸骨上窝、肋间隙、肋下及剑突下凹陷。时间稍久,体内缺氧,面色青紫,烦躁不安,需要紧急处理(如气
发布于 2024-07-20 20:23
0评论
夜间睡眠时,感觉呼吸困难,好象有东西压在身上,从睡眠中憋醒,出现这种现象,最多见的就是我们所说的“睡压”现象。出现睡压的原因有——睡眠姿势不良,如左侧卧、或是仰卧位时手压在胸口上、趴着谁、或者是被子蒙头等。造成睡眠中呼吸不畅,就会出现从睡眠中惊醒的情况。采取合适的睡姿,可避免睡压的出现。 第二种情况是可能有呼吸暂停综合症。成人鼾症是一种很常见的睡眠现象,因上呼吸道有阻塞,如鼻息肉、鼻甲肥大、咽腔
发布于 2024-09-14 03:47
0评论
新生儿破伤风是新生儿出生后脐部感染破伤风杆菌所致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以牙关紧闭和全身肌肉抽筋为特征。 破伤风杆菌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的粪便中。这种细菌抵抗力强,普通消毒药物对其无效,需要用高压消毒或含碘的消毒药物才能将其杀死。接生时如用被破伤风杆菌污染,而且没有经过严格消毒的剪刀、线绳剪断或结扎脐带,细菌即可从脐部进入血液引起疾病。 假如脐部感染了破伤风杆菌,大约在7天左右出现症状,故俗称“
发布于 2023-01-17 11:43
0评论
新生儿破伤风的潜伏期3—14天,以4—6天间发病最多,故俗称“四六风”。潜伏期越短。病死率愈高。哭闹不安,张口及吸吮困难,随后牙关紧闭,出现苦笑貌,伴四肢抽搐,呈强直性痉挛,甚至角弓反张。任何轻微刺激均可引起痉挛发作。呼吸肌和喉肌痉挛可引起窒息。患儿神志清,早期不发热。痉挛期可因全身肌肉强烈痉孪而致体温升高。可因继发感染而死亡。 痉挛期四肢肌肉呈强直性痉孪,腔直肌可强直如板,甚可表现角弓反张,如
发布于 2023-03-13 01:14
0评论
1.护理 将患儿置于安静、避光的环境,尽量减少刺激以减少痉挛发作。痉挛期应暂禁食,禁食期间可通过静脉供给营养,症状减轻后试用胃管喂养,脐部用3%过氧化氢清洗,涂抹碘酒、酒精。 2.抗病毒 只能中和游离破伤风病毒,对已与神经节苷脂结合的毒素无效。因此,越早用越好。 3.止痉药 控制痉挛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1)地西泮安定,缓慢静脉注射,5分钟内即可达有效浓度。但半衰期短,不适合做维持治疗,4~8小
发布于 2023-06-23 07:53
0评论
潜伏期3~14天,多为4~7天,此期愈短,病情愈重,病死率也愈高。早期症状为哭闹、口张不大、吃奶困难,如用压舌板压舌时,用力愈大,张口愈困难,有助于早期诊断。随后牙关紧闭,面肌紧张,口角上牵,呈“苦笑”面容,伴有阵发性双拳紧握。上肢过度屈曲,下肢伸直,呈角弓反张状,呼吸肌和喉肌痉挛可引起青紫之窒息。痉挛发作时患儿神志清楚为本病的特点,任何轻微刺激即可诱发痉挛发作,经合理治疗1~4周后痉挛逐渐减轻
发布于 2023-07-18 11:43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