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1-18 18:26

  摘要:本文针对中药治疗高血压病,总结了药理上具有钙拮抗作用、肾素-血管肾张素-醛固酮系(RASS)拮抗作用、利尿降压作用和中枢性降压作用的4类中药,通过对其性味、归经、功效的分析,探讨其规律,为临床使用此类中药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血压;钙拮抗剂,RAAS拮抗剂,利尿降压剂,中枢性降压剂;中药

  抗高血压药(antihypertensive drugs)又称降压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和防止并发症如脑卒中、慢性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的发生、发展。由于人体血压的生理调节极为复杂,在众多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中,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肾张素-醛固酮系统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离子浓度等起着重要作用。许多抗高血压药往往通过影响这些环节而发挥降压效应。合理应用这些药物,不仅能控制血压,而且还可以减少各类心、脑、肾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延长寿命。

  随着各类抗高血压药的广泛使用,其副作用亦与其治疗效果如影随形,如钙拮抗剂导致的便秘、恶心、头晕、头痛、眩晕、踝部水肿、心力衰竭加重、窦性心动过缓及低血压、窦房或房室传导阻滞等等;RASS拮抗剂导致的咳嗽,高钾,孕妇禁用(因可以引起胎儿畸形),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严重肾功能衰竭及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下降者避免应用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中药抗高血压药物属于天然药物、副作用小,而且中药经过长期的使用和检验,其疗效和安全性均有相对高的保障。同时,中药具有降压作用缓和、疗效巩固、改善各类症状,并可以有效减轻西药的副作用。

  然而,目前临床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过程中,存在简单的中药加西药的情况,使得两者的临床疗效非但不能获得协同,甚至出现了拮抗作用。因此,如何既能有效遵循传统中医学辨证论治精神,又能借鉴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使得辨证与辨病论治得到充分结合,更好的体再现个性化的治疗原则,从而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将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我们根据中药不同的药理作用,按功效不同总结了具有钙拮抗,RASS拮抗,利尿降压和中枢性降压的中药共计70种。本文通过对其性味、归经、功效的总结分析,探讨其规律,为临床和科研使用、开发此类中药提供更好借鉴。

  1、关于性味

  在药理上具有降压作用的中药性味依次为:寒凉药41味,温热药20味,平性药9味,寒凉药的比例要大于温热药。

  寒凉药分别是:黄芩,黄连,黄柏,莲子心,丹参,牡丹皮,白芍药,赤芍药,大黄,虎杖,玄参,金银花,桑叶,菊花,葛根,地龙,地骨皮,贝母,葶苈子,前胡,泽泻,益母草,车前草,q蓄,防己,钩藤,羚羊角,龙胆草,决明子,垂盆草,苦参,海藻,北豆根,西洋参,木通,甘遂,中国萝芙木,罗布麻,菊苣,莴苣,猪毛菜;

  温热药分别是:人参,黄芪,杜仲,淫羊藿,吴茱萸,当归,川芎,红花,三七,苍术,厚朴,五味子,远志,杏仁,姜黄,降香,白附子,蜈蚣,大蒜,小茴香;

平性药:茯苓,猪苓,莱菔子,玉米须,酸枣仁,青风藤,水蛭,银杏叶,红景天。

  李武等对寒凉药的药性特征及化学成分进行研究,认为寒凉药主要化学成分大致可归纳为生物碱和甙类两大类。陈素红认为寒性药大多能抑制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减弱呼吸、循环、代谢和肌肉活动功能,减弱机体对病原性刺激的反应能力。梁月华等通过对28例热证和12例寒证患者治疗前后植物神经平衡状态的测量及尿中CAs与17-OHCS的系统测定,结果表明,交感神经和肾上腺系统机能活动的减弱和增强分别是寒证和热证形成的重要因素。用寒凉中药和温热中药复方灌喂大鼠进行实验,观察对心率、CAs及17-OHCS氧消耗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寒凉药有减弱交感神经-肾上腺(皮质、髓质)系统机能活动的作用,并能使代谢过程降低。这些都为寒凉药治疗高血压提供了相应的佐证。

  2、关于归经

  在药理上具有降压作用的中药的归经主要依次集中于:足厥阴肝经38味,手太阴肺经26味,足太阴脾经23味,足少阴肾经21味,手少阴心经18味,足阳明胃经18味,手阳明大肠经11味,足太阳膀胱经11味,足少阳胆经6味,手厥阴心包经4味,手太阳小肠经2味,手少阳三焦经暂无。大部分有治疗高血压作用中药主要集中在六经中的阴经经脉,以肝经居多。

  足厥阴肝经:当归,川芎,丹参,三七,黄连,牡丹皮,赤芍药,北豆根, 白附子,钩藤,淫羊藿,白芍药,红花,姜黄,降香,益母草,水蛭,垂盆草,苦参,地骨皮,海藻,羚羊角,蜈蚣,大黄,苍术,吴茱萸,决明子,龙胆草,车前草,玉米须,地龙,罗布麻,杜仲,桑叶,小茴香,酸枣仁,菊花,猪毛菜;

  手太阴肺经:人参,黄芪,黄芩,北豆根,前胡,银杏叶,厚朴,五味子,西洋参,红景天,玄参,金银花,地骨皮,贝母,前胡,葶苈子,杏仁,大黄,莱菔子,大蒜,车前草,虎杖,桑叶,甘遂,桑白皮,远志,菊花;

  足太阴脾经:人参,黄芪,当归,防己,北豆根,厚朴,葛根,白芍药,西洋参,姜黄,降香,红景天,蜈蚣,茯苓,苍术,莱菔子,吴茱萸,大蒜,虎杖,地龙,小茴香,菊苣,酸枣仁;

  足少阴肾经:牡丹皮,莲子心,防己,五味子,淫羊藿,西洋参,地骨皮,海藻,蜈蚣,茯苓,吴茱萸,玉米须,车前草,猪苓,泽泻,杜仲,甘遂,小茴香,菊苣,远志,黄柏;

  手少阴心经:当归,丹参,黄连,牡丹皮,莲子心,银杏叶,五味子,西洋参,红花,益母草,金银花,垂盆草,贝母,羚羊角,茯苓,木通,远志,酸枣仁;

  足阳明胃经:三七,黄芩,黄连,北豆根,白附子,厚朴,葛根,玄参,金银花,苦参,大黄,苍术,莱菔子,吴茱萸,大蒜,小茴香,菊苣,莴苣;

  手阳明大肠经:黄芩,黄连,北豆根,厚朴,苦参,杏仁,大黄,决明子,甘遂,莴苣,黄柏;

  足太阳膀胱经:防己,益母草,苦参,葶苈子,木通,猪苓,泽泻,q蓄,玉米须,地龙,黄柏;

  足少阳胆经:川芎,黄芩,垂盆草,龙胆,虎杖,酸枣仁;

  手厥阴心包经:川芎,钩藤,丹参,大黄;

  手太阳小肠经:木通,车前草。

  《灵枢・阴阳系日月》云:“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阴中之少阴,肝为阴中之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灵枢・营卫生会》称“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太阴”之“阴”当指营气,“主内”则指行于脉中。十二经脉中的六条阴经分布于四肢的内侧和胸腹,其中手三阴经循行于上肢的内侧,足三阴经循行于下肢的内侧。因此“主内”同时也是对于全身阴经的位置的阐释。但从总体上讲,经典古籍中对于阴经的治疗作用的理解主要是集中于营血脉道范畴。

  俞仲毅等采用 4C-脱氧葡萄糖代谢测定等方法研究涵盖所有药性的60味中药,在一次用药2h、4h时,聚类分析不同归经对各组织器官机能的影响,得出归阴经(脏经)的中药主要影响大脑、间脑、心脏,部分影响小脑的结论。

  3、关于药物所属功效

  在药理上具有降压作用的中药的功效依次集中于:活血化瘀药12味,清热药12味,化痰止咳平喘药9味,利水渗湿药8味,补益药7味,平肝熄风药5味,温里药4味,祛风湿药3味,化湿药2味,泻下药2味,发散风热药1味。

  活血祛瘀药:川芎,丹参,红花,红景天,姜黄,降香,三七,水蛭,益母草,虎杖,大黄,当归;

清热药:黄芩,黄连,赤芍药,垂盆草,地骨皮,金银花,决明子,苦参,莲子心,龙胆草,牡丹皮,玄参;

  化痰止咳平喘药:贝母,海藻,前胡,桑白皮,葶苈子,杏仁,白附子,前胡,银杏叶;

  补益药:人参,黄芪,西洋参,白芍药,当归,杜仲,淫羊藿;

  利水渗湿药:茯苓,猪苓,泽泻,蓄,车前草,虎杖,木通,玉米须;

  平肝息风药:地龙,蜈蚣,钩藤,羚羊角,罗布麻;

  温里药:吴茱萸,小茴香,菊苣,莴苣;

  祛风湿药:北豆根,防己,青风藤;

  化湿药:苍术,厚朴;

  泻下药:大黄,甘遂;

  发散风热药:葛根。

  大多数研究认为高血压的病因病机主要以痰、瘀、热为主,随着疾病的发展和高血压病人年龄的增长,同时常常伴随存在着病久正虚的情况。李仕林等认为,痰瘀既是高血压的致病因素也是高血压病的病理产物,津液与血液生理上同源而生,病理上相因为患,痰浊是人体津液不归正化的病理产物,瘀血乃人体血运不畅或离经之血着而不去所成,故有“痰瘀同源”之说。张福利基于单纯舒张期高血压( IDH多见于中青年男性) 具有肥胖、吸烟、酗酒、高脂饮食、体力活动少等危险因素集聚的流行病特点, 以清热化浊祛瘀降逆法制定“条件通用方”, 治疗IDH。“通用方”系在温胆汤和半夏白术天麻汤基础上加味炒山楂、三七、黄芩、酒芍而成。总有效率高达92.86% ,清热化浊祛瘀降逆的使用受众主要集中在中青年男性。靳利利[11]等认为,老年高血压究其主要病机为气虚痰浊,因该类患者年老正气亏虚,脾胃虚弱,运化无力,致痰湿内生;肾气亏虚,温煦气化失常,则水湿内停;脾虚则神疲乏力,湿阻中焦则恶心、呕吐、胸闷、纳呆;脾肾亏虚,清阳不升则脑转耳呜,胫酸眩冒,痰湿上蒙则头重头痛,故气虚痰浊是其主要病机。

  长久以来,高血压从肝论治非常盛行,归于肝经的治疗高血压的中药数量也较多。叶亮[12]等采用关联规则和对应分析的方法对8828昧中药的性味归经进行统计分析,以发现性味归经的分布特点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归经”以肝经最多。然而笔者认为,在中药中归于肝经的药物总数较多,因此把治疗高血压的中药中出现归于肝经的药物最多作为高血压从肝论治的依据应当存疑。肝脏是代谢药物的重要脏器,药物在人体的循行过程中途径肝脏的机率高于其他脏器。在高血压的中药临床治疗中单纯使用平肝熄风药物往往不能得到比较好的疗效。

  在此总结的治疗高血压中药中,出现多味作用于多重高血压致病机制从而达到降血压目的的中药,如黄芪,当归,杜仲,川芎,丹参,三七,决明子,苦参,莲子心,钩藤,茯苓,葛根,吴茱萸等。从多重机制治疗高血压的角度来看,这些药物主要为在补益气血和活血化瘀药物中,因此在临床治疗高血压单纯使用平肝熄风药物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可与补益气血肾气,活血化瘀类药物结合使用。

  涂晓龙等认为,补益肾气法能使主动脉胶原含量减少,I型、Ⅲ型胶原表达减少,从而改善动脉弹性。高血压的治疗目标不仅是使血压降低,更重要的在于逆转靶器官损害。除血压因素外,其他非血压机制也参与影响高血压患者预后,如大动脉功能损害及胶原代谢的异常均为重要因素。对大动脉而言,血管顺应性的降低直接与管壁胶原含量的增多有关,而小动脉的重塑中也有胶原合成与分解过程的参与。血管壁胶原的主要成分为I型、Ⅲ型,分布于内膜下间隙、中膜及外膜。在高血压及其靶器官损害患者中,由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内皮素等胶原生成的刺激因素增强,胶原合成增多;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减弱,胶原降解减少,MMP抑制因子作用增加,导致胶原降解抑制增强,致使胶原在体内积聚,引起病理性纤维化。年龄增高,能导致大动脉中层弹力纤维减少,胶原含量增加,动脉管腔变窄,血管硬度增加,弹性下降。该法治疗老年高血压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改善动脉弹性功能起作用。

  殷文慧观察从虚辨证分型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将53例高血压分为脾虚痰湿型、气血亏虚型、肝肾阴虚型进行循证治疗,观察治疗情况。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辨证除常见的(肝肾)阴虚型外,尚有脾虚、气血亏虚证型。降压疗效总有效率为81.1%,症状疗效有效率为92.4%。同时认为,临床不应拘泥于西医学病名,动辄以清肝泻火之品,以免损伤肝肾之阴,对年老体弱患者使用西药利尿剂也要注意防止伤阴。

  在补益剂治疗高血压的同时与活血化瘀相结合也可增强疗效。高血压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高血脂、高血糖、高盐饮食引起的脂质代谢紊乱,过氧化物质过多,血流变学异常,以及自我调节功能失调,导致气血津液代谢紊乱,津停为痰,血留为瘀,痰瘀互结,损伤络脉,逐渐影响血管系统,使络脉系统受到损害而发生病变。因此,可以认为痰瘀阻络、肝肾不足是高血压病发生的核心病机。郭伟聪的实验显示,通过活血化瘀,补益肝肾法治疗高血压大鼠,经颈静脉取血作血液黏稠度、红细胞聚集率和红细胞变形性检测,血粘度,红细胞聚集率,变形性都有显著改善,可以达到降压作用。

  综上所述,治疗高血压中药主要以寒性药较多,普遍归五脏络属的阴经,病因病机主要以痰、瘀、热为主,随着疾病的发展伴随存在着病久正虚的情况,在使用过程中用补益剂和活血化瘀剂相结合使用可以达到更好的临床效果。本次通过对于中药降血压药的性味、归经,所属药类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也从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的归纳总结对于已往的高血压病治疗的以平肝熄风等方法为主提出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黄晓瑾,刘伟芳,夏淋霞,何立群,杨雪军.中药钙拮抗剂的研究进展[J].中医杂志,2011.9

  [2]刘伟芳,黄晓瑾,夏淋霞,何立群,杨雪军.中药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研究进展[J].中医杂志,2011.11

  [3]刘伟芳,黄晓瑾,夏淋霞,何立群,杨雪军.中药利尿降压作用的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1.45(9).

  [4]李武,周冬梅,黎跃东.寒凉药的药性特征及其配伍作用浅析[J]新疆中医药,2002,20(4):40.

  [5]陈素红 ,吕圭源.”性、昧结合归经”层面研究中药药性[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8;24(4):58-62.

  [6]梁月华,谢竹藩,中医寒热本质的初步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1979,59(12):705.

  [7]粱月华,王晶,谢竹藩.寒凉药与温热药对交感神经肾上腺及皮质机能的影响[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87,19(1):54.

  [8]俞仲毅,王博,陆敏.中药归经的形态学基础研究(二)[J]..中医药学报,2006,20(3):32-36。

  [9]李仕林,苏虹,雷亚玲,李军.李军教授从痰瘀论治高血压病的思路[J].现代中医药,2010,30(4):1-2.

  [10]张福利,宋博,马伯艳,张吉芳,王珊珊,宋聪.清热化浊祛瘀降逆法治疗单纯舒张期高血压56 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6:25.

  [11]靳利利,丁达 ,郭英普,黄培红,王清海.复方芪麻胶囊治疗气虚痰浊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6O例临床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7(3):27-221.

  [12]叶亮,尚尔鑫,范欣生,段金廒,唐于平.中药性、味、归经对应分析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0,23(1):75-80.

  [13]涂晓龙,孙建平,仇玉平,郭伟星.补益肾气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胶原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O09,7(ll):1309-1310.

  [14]殷文慧,刘姣林.从虚辨证原发性高血压循证治疗53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37(6):536-537.

  [15]郭伟聪,刘德桓,陈国英,陈文鑫.瘀浊清颗粒对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及其机制[J].世界中医药,2010,5(3):205-207.

具有抗高血压作用中药的规律探讨相关文章
概述 高血压发病率是非常高的重要黏人,平时不注意身体护理,会引起明显的血压升高或者血脂升高的现象,高血压的患者也可以选择饮食调理的方法来改善病情,有的患者如果患有了高血压定期使用降压药可以控制病情,通过食疗或者物理养生的方法能够改变高血压引起的身体不适的症状,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中药枕头对高血压管用吗? 步骤/方法: 1、 高血压的诱因是非常复杂的,一般都是由于过度劳累或者是长时间饮食不规
发布于 2023-10-14 02:22
0评论
根据老年高血压特点,在进行抗高血压治疗时应有别于中青年高血压,首选钙拮抗剂,如硝苯吡啶(拜心同、伲福达)、氨氯地平(洛活喜、压氏达)、非洛地平(波依定)等,这些药物可有效地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硝苯地平作用较强,适用于血压较高者,它有普通片、缓释片和控释片,其成分是一样的,普通片作用时间短,一日需服3~4次,硝苯地平缓释片和控释片作用持久,可维持24小时降压效果。这些优点正符合老年人的耐受特点,故
发布于 2023-02-18 20:10
0评论
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的功效。 1.镇静、镇痛作用细辛挥发油有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小剂量可使动物安静、驯服、自主活动减少;大剂量可使动物睡眠,并有明显的抗惊厥作用。细辛煎剂灌服也有镇痛作用。其较强的镇痛作用为其治疗头身痛、牙痛等的重要药理学基础。 2.解热作用细辛挥发油灌服对多种原因如温刺法、四氢β-萘胺、伤寒、副伤寒混合疫苗所引起的家兔实验性发热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对啤酒酵母所致的大鼠
发布于 2023-09-23 18:48
0评论
作为我们中国人经常食用的苦瓜,不仅有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最近又有科学研究表明苦瓜具有抗乳腺癌的作用。国际最著名的肿瘤学期刊“肿瘤研究(CancerResearch)”在2010年3月1日发表了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研究人员的论文。研究人员用榨汁机把新鲜的中国苦瓜榨出苦瓜汁,再将苦瓜汁离心得到上层的苦瓜提取物。然后将苦瓜提取物按不同浓度加入人的乳腺癌细胞株中培养。48小时后观察乳腺癌细胞是否死亡。结果
发布于 2022-12-22 05:10
0评论
总体来说,目前临床上抗高血压药物是安全的,但这并不是说任意一种抗高血压药物对每一位高血压患者都是合适的,患者必须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告之医生,请医生判断是否为抗高血压的副作用,如果是,应及时调整药物。正确认识抗高血压药物的副作用,对每位高血压患者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抗高血压药除了低血压、皮疹、胃肠道反应等共有的常见副作用外,不同类型的药物副作用有所差异,包括:1、咳
发布于 2023-02-18 14:51
0评论
概述 其实有很多疾病都是可以用中药来进行调理治疗的,中药相比较于西药而言更能够针对于病因进行调理,并且相较而言副作用比较少,所以在最近一段时间也受到了大家的推崇。中药的种类有很多,今天小编想要跟大家共同分享的是关于中药官桂的功效与作用。 步骤/方法: 1、 第1点,中药官桂具有一定的镇静的效果。对于现在的人们而言,平时的心理压力比较大,所以容易出现心情焦虑或者会有失眠的情况,这时候可以用官桂
发布于 2022-11-19 14:58
0评论
一、何首乌宋代《开宝本草》称之“久服长筋骨,益精华,延年不老”。研究发现,何首乌能够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对神经衰弱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并可调剂血清胆固醇,降低血糖,进步肝细胞转化和代谢胆固醇的能力,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二、黄芪中医以为“脾为后天之本”。以为黄芪“益而补三焦”,为“补气诸药之最”。研究发现,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进步免疫功能,而且能延缓细胞衰竭。
发布于 2023-01-08 14:23
0评论
1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呈正比; 2女性更年期前患病率低于男性,更年期后高于男性; 3有地理分布差异。一般规律是高纬度寒冷地区高于低纬度温暖地区。高海拔地区高于低海拔地区; 4同一人群有季节差异,冬季患病率高于夏季; 5与饮食习惯有关。人均盐和饱和脂肪摄入越高,平均血压水平越高。经常大量饮酒者血压水平高于不饮或少饮者; 6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呈正相关。经济文化落后的未“开化”地区很少有高血压,经济文化
发布于 2022-12-03 03:40
0评论
抗衰老的中药1、黄芪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胃派代表人物李杲认为黄芪"益元气而补三焦",清代的黄宫绣称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现代研究发现,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够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 抗衰老的中药2、何首乌 宋代《开宝本草》称之“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现代研究发现,何首乌能够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
发布于 2024-03-05 05:10
0评论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脑水肿是脑出血的重要并发症,其产生和发展是导致患者神经功能恶化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积极、有效地防治脑水肿是降低患者死亡率与致残率的关键。有关脑出血实验研究表明,脑水肿为血管源性与细胞毒性之混合性脑水肿。大量实验研究显示,中医药对脑出血后脑水肿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1、保护血脑屏障2、抗自由基损伤3、抗神经毒性作用评价与展望:脑出血后脑水肿能增高颅内压,造成
发布于 2023-03-21 11:31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