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1-26 15:22

  微创技术是外科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随着微创理念的深入人心,新的手术设备和微创器械的不断发明和改进,手术技术的成熟进步,近年来微创心脏外科手术尤其是微创瓣膜手术发展迅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至今已完成1000余例微创心脏手术,其中微创瓣膜手术800余例,居国内领先地位。
  一个完美的微创切口,能够在不牺牲良好的术野暴露、不降低心内操作质量和不增加手术风险的前提下减小对胸骨和胸壁的破坏、减小对机体的干扰和减小对患者心理的影响。目前已有多种微创手术径路应用于二尖瓣手术,其中右胸前外侧切口(4-6cm)完全保留了胸骨完整性,在胸腔镜或机器人辅助下瓣膜及瓣下结构暴露满意,切口较隐蔽、美容效果好,因此应用最为广泛。微创主动脉瓣手术应用最广泛的是胸骨上段切口(7-8cm)和经右胸骨旁第三肋间横切口(4-5cm)。
  微创心脏瓣膜手术的适应症尚无统一标准,取决于微创手术团队包括心脏外科医生、麻醉医生、体外循环医生的手术经验和对微创心脏手术的掌握与认可程度,对有美容要求的患者最为适合,有骨质疏松和严重糖尿病的患者也可从中受益。
  目前我院接诊的单纯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病变患者,除以下原因外,可考虑进行微创手术:

  1、有右胸手术或感染史患者;

  2、TEE无法置入患者;

  3、严重肺动脉高压患者;

  4、严重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或动静脉畸形患者;

  5、合并未经治疗的严重冠心病患者;

  6、术前心超发现二尖瓣瓣环或主动脉瓣瓣环严重钙化患者;

  7、术前胸部CT发现升主动脉严重钙化患者;

  8、严重肥胖等。
  微创瓣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优于传统手术。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微创二尖瓣手术术后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平均恢复时间等均较胸骨正中切口手术缩短。我们认为这与微创瓣膜手术对心脏牵拉切开等损伤较小、对患者呼吸功能影响较小、出血量较少、更好的保留了胸骨完整性和胸壁稳定性等因素相关。
  根据我们的经验,采用微创径路在胸腔镜辅助或直视下可完成大部分单瓣膜手术,可实施多种复杂的二尖瓣成形技术,可同时完成房颤消融手术,选择合适病人也可完成双瓣膜或Wheat手术,主要适用于有美容要求的患者、有胸骨愈合不良高危因素的患者和部分既往有心脏手术病史的患者。微创瓣膜手术安全有效,与传统手术相比不增加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且能缩短ICU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减少血制品的使用,加快患者术后心理和生理康复,值得临床选择性应用。

微创心脏瓣膜手术介绍相关文章
微创心脏手术通常使用特殊的手术器械经较小的体表切口施行。常规的心脏手术切口长度通常在15-20厘米之间,而微创手术的切口长度通常只有7-10厘米左右,有些微创手术的切口甚至更小。微创心脏瓣膜手术,包括瓣膜的成形术和人工瓣膜的置换术,是最常见的微创手术类型。在国外的一些大的心脏中心,该类手术占全部微创心脏手术的80%以上。微创心脏瓣膜手术的优点:1、手术切口小;2、切口疤痕小;3、其它的好处还有;
发布于 2023-02-06 12:52
0评论
全世界心血管疾病现状进入21世纪,心血管疾病给人类带来了新的严峻挑战。世界卫生组织就当前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的重大疾病分析,心血管病的死亡率最高,全球每年因心血管病死亡约1700万人,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心血管疾病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人的心血管病的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每5位成年人中有1人患心血管病。全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病约350万人。2011年中国城乡居民主要疾病死亡构成比中,心血管病死亡
发布于 2023-01-26 15:07
0评论
传统心血管外科手术,多采用胸骨正中切口,部分采用左胸后外侧切口,随着心血管手术的安全性不断提高,术中创伤切口的美观等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微创小切口手术逐渐受到广大爱美患者的青睐。传统的瓣膜置换手术采用正中开胸手术换瓣,最新疗法为小切口心脏瓣膜置换手术,这种疗法中胸壁仅有钥匙孔样小孔进行手术,病人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安全,胸壁无大的切口而且美观。微创小切口系指手术入路切口长度6~10cm
发布于 2023-02-20 13:46
0评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改善生活质量、美容、心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心脏手术大都以正中切口为主,这就需要锯开胸骨,对患者造成了较大的创伤。由于破坏了胸骨的完整性,术后患者往往疼痛较明显,整个恢复过程相对较长,甚至一段时间后遇到阴雨潮湿天气时仍会隐痛。而对于一些年轻患者而言,胸部正中的明显疤痕造成的心理阴影长期挥之不去,严重影响其未来的生活和社交。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际上逐渐开展
发布于 2023-01-26 13:07
0评论
自从上世纪中叶首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完成之后,至今心脏外科领域已能完成从婴儿到老年、从复杂先心到后天性病变、从冠脉搭桥到大血管手术、从瓣膜置换到心脏移植等各类手术,并且手术方式也日益成熟。但一直以来,为了充分地暴露,手术大都以正中切口为主,这就需要锯开胸骨,对患者造成了较大的创伤。由于破坏了胸骨的完整性,术后患者往往疼痛较明显,整个恢复过程相对较长,甚至一段时间后遇到阴雨潮湿天气时仍会隐痛。近十几
发布于 2023-01-26 13:12
0评论
心脏外科手术历来以创伤大、风险高、操作复杂闻名,手术患者不仅要经历身体组织损伤所带来的痛苦,同时还要承受莫大的精神压力。对于心脏外科手术的惧怕,导致许多患者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机,甚至不乏有患者丧失了手术的机会留下终身遗憾。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心脏外科领域也在不断的改进发展。体外循环管理的改变、胸腔镜的应用等等都为心脏微创手术搭建了平台。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本着对患者的“爱伤观念
发布于 2023-03-24 10:16
0评论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其结构精巧复杂,一旦受损往往难以自行修复,常需手术重建。但由于心脏周围受到胸骨、肋骨和脊柱的严密保护,因此传统心脏开刀需胸骨正中锯开,切口长达30厘米左右,创伤大,出血多,恢复慢,而且可能带来术后胸骨愈合不良、胸廓稳定性降低甚至纵隔感染的风险,不少病人还不得不面对输注血制品带来的不良反应。另外对于年轻患者而言,胸部正中切口影响美观,对他们日后的生活和心理带来一定的负面
发布于 2023-01-26 15:27
0评论
在浩如烟海的现代医学殿堂中,心脏外科学被誉为“外科皇冠上的明珠”。由于极度复杂的生理特征和在人体生命维持中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心脏曾一度被视为外科手术的禁区。就在100多年前,现代外科学的奠基人之一TheodorBillroth还曾断言:“在心脏上做手术,是对外科艺术的亵渎,任何一个试图在心脏上做手术的人都将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随着医学知识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曾经的禁区一再被突破。在体外循
发布于 2023-02-20 12:26
0评论
自从1987年法国医生开展了腹腔镜技术之后,逐渐出现了微创外科这一概念。微创手术是与传统手术比较而言的。微创外科概念的提出深刻地影响了外科学的根本理念,并渗透于外科学的各个具体专业,微创心脏外科(MinimallyInvasiveCardiacSurgery,MICS)实际上是微创外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微创心脏外科主要在2个方面减轻手术创伤:1、减轻或免除体外循环给机体带来的创伤。免除体外循环的
发布于 2023-01-26 13:57
0评论
近年来,心衰外科治疗出现了许多新技术和新进展,心脏功能减低患者已经不是外科手术的禁区,像冠状动脉搭桥技术、瓣膜修复、置换手术等治疗,在目前已经和心脏移植处于相同的地位,成为了心力衰竭的一线外科治疗方法。微创主动脉瓣膜置换术:高龄老人也能手术换瓣以前,高龄的心衰老人(多数大于80岁)由于无法进行传统外科瓣膜置换术,只能进行保守治疗。现在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术应用到了临床,这种手术主要就是针对于那些高龄
发布于 2023-01-15 11:46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