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1-28 06:57

  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延长,由于胰岛素抵抗及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的加重,多数患者需两种或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才能将血糖控制在比较理想的范围内。由于各类口服降糖药的降糖机制各不相同,合理的联合用药不仅可以减少单药使用剂量,降低可能出现的药物毒副作用,而且不同口服降糖药可以取长补短,更加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口服降糖药的联合使用一般要遵循以下几个总的原则。一是尽量联合使用降糖机制不同的药物,避免联合应用作用机制相同的同类药物。因为同类降糖药的联合应用导致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不同降糖机制药物的联用却可以产生更好的降糖效果,而且由于药物剂量的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也大大减少;二是单一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时应尽早联合用药,不要等到单一药物达最大剂量仍无效时再考虑联合用药;三是联合用药的种类不宜过多,一般联合应用2种药物,必要时可联用3种药物,尽量避免联用四种及以上药物;最后,口服降糖药联合使用时要考虑到药物经济学因素,避免将价格昂贵的降糖药联合使用。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口服降糖药主要包括磺脲类降糖药物、双胍类降糖药物、餐时血糖调节剂、噻唑烷二酮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临床上比较常用的口服降糖药联用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磺脲类+双胍类
  磺脲类和双胍类降糖药的联合是十分常见的,肥胖者首选双胍类药物,非肥胖者首选磺脲类药物,但是当单药不能满意控制血糖时,就可以考虑两者的联用,对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有良好效果,而且花费低廉。但是在两者联用中,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老年患者尤应注意。此外由于两类药物大部分都由肾脏排泄,会增加肾脏负担,应定期检测肾功能,出现肾功能损害应及时调整方案。
  2、  磺脲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当单用磺脲类药物不能有效控制餐后血糖时,应考虑加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使餐后血糖得到控制,由于该药能持续抑制餐后高血糖而降低胰岛素的需要量,故可减少联用的磺脲类药物剂量,且不增加体重。虽然单用α-糖甘酶抑制剂不会引起低血糖反应,但与磺脲类合用时会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如果发生低血糖,应选用葡萄糖纠正。
  3、  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此两类药联用可以产生显著的协同作用,能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餐后血糖,对于改善患者脂质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也有一定作用,比较适合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但应引起注意的是两类药物联合应用可能会增加恶心、腹部不适等胃肠道反应。
  4、  磺脲类+噻唑烷二酮类
  对于单用磺脲类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尤其是伴有高胰岛素血症的患者,可以加用噻唑烷二酮类,两者联用可以减少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发生,使血糖获得满意的控制。在联合使用要注意可能会出现低血糖,应减少磺脲类药物的剂量,另外,如果患者已出现胰岛功能衰竭,此时再加用噻唑烷二酮类,常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5、  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
  两者均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适用于单用双胍类药物血糖仍控制不佳的患者,尤其是重度肥胖伴明显胰岛素抵抗而血糖轻中度升高的患者更加理想。有研究证实两者联用在降低高血糖方面有互补作用,两者联用比单一用药可使糖化血红蛋白平均降低0.7%-0.8%。
  6、  餐时血糖调节剂+双胍类
  餐时血糖调节剂可快速刺激胰岛素分泌,更有利于餐后血糖控制而低血糖发生率较低。由于餐时血糖调节剂在进餐时服用,不进餐则不服用,因此更加适合饮食不规律的患者如司机,可以避免低血糖的发生。餐时血糖调节剂与双胍类联用有协同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使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对体重也无明显影响。
  7、  其他联用方案
  以上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口服降糖药联用方案,在实际工作中,还可以根据病情选择其他联用方案,例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联用,适用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且餐后血糖较高的患者。另外,当联用2种口服降糖药仍不能使血糖控制满意时,可考虑3种药物联合应用,如磺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但在选择联合应用方案时,既要考虑到联用不同降糖作用机理的药物,又要考虑到每类药物的特性、毒副反应、药物经济学以及患者的依从性。这样,才能使联合用药方案获得最佳的疗效。

如何合理联合应用不同口服降糖药相关文章
糖尿病是并发症危害巨大、医疗费用负担沉重的慢性病之一,发病率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增长,近期研究表明,中国某些地区糖尿病发病率在过去20年中增长了3倍,预计到2025年患病人数将达到3800万人。人们对糖尿病的恐惧并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由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对人的长期健康有害,影响生活质量与预期寿命,且对一些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很大影响。很多大规模的临床研究结果提示:早期诊断,早
发布于 2022-11-24 16:26
0评论
患者提问:尹医师您好,请问格列齐特缓释胶囊与格列美脲和格列奈类一样吗?副作用哪个小点?都是控制餐前血糖的吗?同时拜糖平还要继续吃吗?医院中医科:降糖药物各有优缺点,哪种药物好哪种药物不好这样的说法不客观科学,所有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于患者具体情况的药物,格列齐特缓释片和格列美脲都属于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格列奈类也属于胰岛素促泌剂,所有总体的作用机制和适用人群相似,均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
发布于 2022-10-18 17:54
0评论
法则一:正视降糖药的副作用 磺脲类和格列奈类的不良反应主要是低血糖,有时也会出现皮疹及肝肾功能损害。相对而言,格列奈类出现低血糖的几率比较低,副作用也相对小一些。双胍类主要是胃肠道反应以及乳酸酸中毒,还有一部分病人会有肝肾功能损害和过敏性反应以及大细胞性贫血反应。α糖苷酶抑制剂最主要的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胰岛素增敏剂最大的副作用是肝损害以及增加血容量,从而加重心脏负担。 法则二:选择适当服药时间
发布于 2023-06-01 04:01
0评论
概述 我的爷爷身体一直都很好吃饭个放面都比较好,牙口好吃什么都可以,可是前几天妈妈打电话说爷爷生病了,我就比较纳闷,后来听了我妈详细的说了一下,才知道我爷爷得了糖尿病,一般情况下我们如果得了糖尿病的话都是需要口服降糖药,可是不是所有的人,和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可以口服降糖药的。实际上,有好些特殊的情况下,不能口服降糖药哦。 步骤/方法: 1、 患有胰岛素领先型糖尿病的人不能口服降糖药。还有,得
发布于 2024-06-03 16:25
0评论
1.低血糖: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主要原因是降糖药物的应用。磺脲类、格列奈类促泌剂、胰岛素可以增加低血糖风险;而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等药物单用一般不发生低血糖。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老年、病程长、饮食不规律等。 2.体重增加: 多项研究显示,体重增加是胰岛素、促胰岛素分泌剂和TZD类药物治疗的常见副作用。引起体重增加的机制包括药物的胰岛素同化作用(促进脂肪、蛋白质和糖原合成,引
发布于 2023-06-01 03:48
0评论
概述 我们知道糖尿病对于患者的伤害是非常严重的,对于患者来说,积极的进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糖尿病绝对是不能大意的,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是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唯一方法,要想控制好血糖,只是饮食调节以及运动疗法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只能是起到辅助作用,要想很好的控制血糖,还必须通过药物来治疗,但是有很多糖尿病患者是不能口服降糖药的。 步骤/方法: 1、 首先一个就是一型糖尿病患者,这类的患者
发布于 2024-06-03 16:49
0评论
概述 胸膜是一层非常薄而且非常光滑的浆膜,可以吸收液体还可以进行分泌,当结核杆菌,细菌感染后出现肺结核,肺炎的时候就很有可能会导致胸膜炎的出现。结核性胸膜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胸膜疾病,是由于结核杆菌通过原发病灶直接侵入我们的胸膜而导致的,也有可能是通过血行感染而导致的。跟大家分享一下结核性胸膜炎要怎样进行治疗,如何用药。 步骤/方法: 1、 我们可以把结核性胸膜炎分为三种类型,包括结核性脓胸,
发布于 2023-11-13 19:04
0评论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抗生素是临床的常用药,近几年抗生素的乱用问题严重,卫生计生委关于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面做了3年的规划,要合理使用抗生素,目的之一要降低医疗成本,之二是预防和控制菌群失调,一旦培养出难治菌,无药可用难治菌将是全球的灾难。总结了如下,对以后的临床工作是个指导和规范。目前卫生部按医院的规模将抗生素的种类有了大幅度的删减,3级医院使用的抗生素是50种,二级医院的抗生素是30种,社区医院降低
发布于 2022-12-13 08:13
0评论
提起“二甲双胍”几乎没有糖友不知道的,它是最常用的口服降糖药,在近年的国际和中国的糖尿病诊疗指南中,二甲双胍的定位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线首选药,并且推荐为能与其它各类口服药及胰岛素联合应用于糖尿病全程的唯一药物,医学专家如此看重的这种药您了解吗,用过吗?二甲双胍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像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青蒿素来源于蒿草一样,它也是源于植物牧草山羊豆的提取物衍生而来。1957年作为降血糖药首次在临床
发布于 2022-12-19 04:00
0评论
双胍类 双胍类药物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而降低血糖,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双胍类药物主要是盐酸二甲双胍。这类药物包括降糖灵(苯乙双胍、DBl)、二甲双胍(二甲双胍片、美迪康、迪化糖锭、格华止)。 磺脲类 磺脲类药物属于促胰岛素分泌剂,主要药理作用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的胰岛素水平。磺脲类如果使用不当可以导致低血糖,特别是在老年患者和肝、肾功能不全者,磺脲类药物还可以导致体
发布于 2023-06-01 04:08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