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1-30 04:47

       患者,女,30岁,发现鼻塞、鼻子出血2月来诊。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左侧上颌窦内巨大肿瘤、侵犯眼眶内、翼鄂窝、颞下窝、中颅窝底、咽旁间隙。当地活检是腺样囊性癌。这是起源于腺体的恶性肿瘤,其特点是易于沿着神经纤维侵犯,因此较早发生颅内的侵犯。由于患者本身健侧眼睛(右)视力不佳,家属对于患病侧眼睛(左)的保留意愿极其强烈。因此采用内镜下辅助内眦部切口行眼眶内、上颌窦、颅底区域的肿瘤切除。术后患者在眶下神经中段以及近圆孔处(三叉神经第二支出颅处)活检,均未见肿瘤侵犯。术后患者回复好,患侧眼视力正常。行辅助的质子重离子治疗。目前在随访中。如下图1,手术前影像。


       手术后见颅底颞下窝以及咽旁间隙的肿瘤完全切除,局部的低信号影来自于局部的可吸收敷料。

内镜切除上颌窦来源中颅窝咽旁颞下窝的腺样囊性癌相关文章
     鼻咽部的肿瘤。以低分化癌为主,治疗首选放射治疗。但有放疗后复发病例,再放疗,效果不好,相关的并发症成倍增加、加重。因此,此时建议施行挽救性的手术治疗。目前,我们多采用经鼻内镜下的挽救性手术。(本人在国内重要会议已经国家级重点学科举办的会议上多侧报道内镜下鼻咽癌的挽救性手术技术)。在导航系统指引下,能够做到在规避颅底区域重要的血管神经基础上,将T3及以下的肿瘤全部切除。     该病例,
发布于 2023-01-30 05:17
0评论
       患者,女,60岁。近2年前在当地地方医院行鼻部息肉切除术。术后病理报软骨肉瘤。于是到省会大学医院再次行手术治疗。一年后再次复发。再次到主诊医生处就诊。发现肿瘤位于蝶窦,侵犯斜坡、翼突(右侧)、翼鄂窝、颞下窝,靠近右侧中颅窝底。如下图当地医生建议转诊。患者求诊到我处。我们在完善检察后,采用经鼻内镜下完全切除蝶窦内、斜坡、双侧翼突以及中颅窝底的肿瘤。       术后患者很快恢复,一周
发布于 2023-01-30 04:52
0评论
     患者,女,江苏人,60岁,由于头痛3个月,在当地,诊断发现一个鸡蛋大小的肿瘤位于鼻腔、眼眶尖及颅底区域。肿瘤的上外方与视神经毗邻;外侧抵近中颅窝内侧,靠近颅底圆孔位置,与三叉神经的上颌神经关系密切;肿瘤上方抵入海绵窦,肿瘤上方可见颈内动脉与肿瘤相贴。如图1.      患者在当地就诊时被告知手术风险极大,可能造成神经、血管不可逆的损伤,手术时有生命危险,建议到上海求医。我接诊后考虑诊断
发布于 2023-01-30 05:12
0评论
       鼻腔鼻窦恶性种类繁多,也包括来自于鼻腔鼻窦黏膜的恶性黑色素瘤。此类肿瘤号称癌王,恶性程度极高,极易发生远处的转移。以往发生于鼻腔鼻窦区域的恶性肿瘤常常需要切除上颌骨、牙槽以及眼眶,对面部造成极大的损毁。但是近年来,由于患者日益重视术后的生存质量以及回归社会后有尊严的生活,因此患者保留眼眶、眼球,保留颌骨以及牙槽的的意愿普遍提高。我们针对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手术中采用内镜技术,在影像导
发布于 2023-01-30 04:32
0评论
鼻窦囊肿在鼻科疾病中占相当部分的比例,鼻窦囊肿可以分为粘液囊肿和粘膜潴留囊肿。鼻窦粘液囊肿一、发病机制和成因主要原因:由于导管内的炎性改变;在额鼻管附近额窦外伤、手术和额窦内骨瘤的生长造成鼻额管阻塞。窦内粘膜粘液腺导管阻塞与腺体之增生也为重要原因之一。鼻窦粘液囊肿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目前原发性粘液囊肿的原因不清。继发粘液囊肿被认为鼻窦口阻塞,鼻窦引流受阻。额窦由于其引流经过长的鼻额管,沿途被阻塞
发布于 2023-03-08 14:26
0评论
       患者,男,68岁,1.5月前于西南某省当地医院行鼻息肉手术手术。术后病理回报是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再于省内大学医院行补救手术,术后肿瘤未被有效延缓复发,很快鼻腔内长满肿瘤,阻塞鼻腔。并且时常出血。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处。在入院后进一步发生出血。行填塞鼻腔之后尽快安排手术。低度分化的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高,侵袭力强,很难控制。应当采用以手术、放疗以及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我们在阅片后发现
发布于 2023-01-30 04:42
0评论
患者:2011年做了鼻中隔腺样襄性癌手术、放疗、化疗,2012年又复发这种情况还能治吗?怎么治?冶愈率有多少?上海长征医院耳鼻喉科廖建春:您好,鼻腔鼻窦的腺样囊性癌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是彻底的手术切除,放化疗对腺样囊性癌不敏感,复发后最好去医院彻底检查一下鼻腔CT和鼻腔镜了解一下肿瘤生长的范围,另外全身检查一下有无转移,腺样囊性癌容易淋巴转移及肺转移,我们现在采用微创的鼻内镜辅助下面中揭翻术进行鼻
发布于 2023-02-22 01:26
0评论
本文作者在此探讨了应用神经内镜对部分颅底脊索瘤病人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方法和相关问题。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在2000年6月至2006年6月间,我们应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30例颅底脊索瘤的病人,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在18~55岁,平均30.5岁。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张亚卓2、临床表现:头痛26例,其他临床表现包括,视力下降和视野异常7例,颅神经麻痹(外展神经和动眼神经)5例,鼻衄2例,
发布于 2022-10-20 03:44
0评论
上颌窦癌发病率约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1%~2%,由于早期缺乏特异症状及体征,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且上颌窦局部解剖关系较复杂,肿瘤扩展常累及邻区诸多重要组织器官,是头颈部较难控制的肿瘤之一,至今,其远期疗效仍不能令人满意。鉴于其特点,手术易影响功能和美容,因此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对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近10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原发癌采用了多种治疗对策,包括手术、放疗、化
发布于 2022-12-16 01:53
0评论
颅咽管瘤手术治疗一直是对神经外科医生的一大挑战。手术治疗的目标是全切除肿瘤,妨碍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因素有:病人的年龄和健康情况,肿瘤的生长方式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以及手术者的经验。良好手术效果的获得,更取决于神经外科医生的治疗决策和手术技术。一、手术入路的策略与技术颅咽管瘤手术治疗有多种手术入路可供选择。常用的有额下入路、前纵裂入路、翼点入路、经胼胝体入路和经碟窦入路,手术入路的选择取决于肿瘤的
发布于 2022-10-19 19:54
0评论